《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閱讀文章前,歡迎隨手點擊“關注”,確保及時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5月1日,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在騰訊視頻上線。這部由林珍釗執導,陳星旭、李凱馨、元華,徐少強主演的古裝玄幻電影一經開機,就備受關注。

要知道,1987年,著名導演程小東就是憑藉了《倩女幽魂》獲獎無數,而其中飾演寧採臣的張國榮和飾演聶小倩的王祖賢至今為止,依然受到大批觀眾的追捧和稱讚。

此次新版的《倩女幽魂》不僅邀請了原版編劇阮繼志操刀劇本,而且邀請了阿雲嘎翻唱《倩女幽魂》電影原聲帶主題曲,角色造型也高度借鑑原版。

原因很簡單,就是想重現經典,讓觀眾們藉此懷舊一把。

雖說是“致敬經典”,但此次的《倩女幽魂》較之前的1987版以及2010版,還是大有不同。雖說故事劇情非常貼近,但在很多細節演繹又體現了國產商業電影在順應時代發展的同時,做出的一絲絲改變。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這些改變不僅反映了觀眾們的審美觀念的更新,也反映了就文化娛樂而言,是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消費架構的改變,做出的較之前不一樣的感情表達的藝術作品。

所以,當我們在看這部新版的《倩女幽魂》時,實際上也是在思考時代的變化到底給娛樂文化市場注入了哪些新奇的元素。

一切,都要從《聊齋志異》談起

《倩女幽魂》的原型來源於蒲松齡筆下的《聊齋志異》之《聶小倩》。

這是一本清初的魔幻故事小說。當時,清朝廷大興文字獄,實行嚴厲的思想禁錮,文人思想受到約束;另一方面,工商階層進一步發展,市民意識亦進一步強大,以娛樂為主的通俗文學空前繁榮,小說出版已經成為商品經濟的一個重要部分。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便是在這種語境下產生,小說言狐說鬼,抒發文人情懷,但又瑰麗無比,充滿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與體悟。

在《聊齋志異》中,聶小倩是作為鬼魂復活,與寧採臣的相遇相知純粹是為了報恩。她不僅有人的思想,能夠像人一樣生活,甚至還比人完美、嫵媚,又有著傳統女性兼備的美德。

聶小倩這樣的角色,符合了當時男性內心對完美女性的幻想。所以,在之後被髮掘並改編成電影,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小說中的《聶小倩》是以一種死而復生的形象展開的故事情節,她“肌映流霞,足翹細筍”,有著“彷彿豔豔”的美貌。若鄰家女,個性簡單,又帶有典雅含蓄的東方之美。

憑藉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赤燕霞以及寧採臣的幫助,逐步擺脫妖物的控制,最後與寧採臣結為夫婦,過上了幸福美滿的正常人生活。

作為《聶小倩》中的男主,寧採臣則扮演著一位不為美色和金錢所迷惑的呆書生。他有極強的道德感和正義感,甚至還有些迂腐之氣。

他不斷拒絕聶小倩的引誘,又在交談中得知她的遭遇繼而對聶小倩起了憐憫之心,並想去保護她和幫助她。

悠悠古韻,才子佳人,琴棋書畫,整篇小說中的畫面感十足,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

聶小倩就好比反抗媒妁之言婚約的女性,而書生則是滿懷報國情懷的翩翩君子。在那個重文輕武的年代,

蒲松齡通過對鬼怪世界的描寫,實際也是在寫人世間的縮影。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87版《倩女幽魂》的改編,強化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有別於小說《聶小倩》,作為程小東導演的開山之作,《倩女幽魂:人間道》的改編無疑是成功的。

影片成功的核心在於摒棄了原著中原有的古典情懷,加入了性與暴力兩大元素作為創作的根本。

87版電影的成功不僅是來自改編劇本的關鍵,還有導演對於時代市場需求的預判準確。

1987年,香港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從美國傳來的嬉皮士文化,讓大街小巷的年輕人無論男女老少紛紛留起了長髮,穿上了喇叭褲,崇尚著“自由和性”。

如果說好萊塢的電影帶給了香港一代人以意想不到的驚奇和刺激,那麼《倩女幽魂》的上映,則是很好地把好萊塢元素與東方文化結合起來,讓大批的觀眾產生了意想不到的觀影姿勢共鳴。

和原著不同,飾演寧採臣的張國榮在電影中是一位收賬的店小二。他的舉手投足無不洋溢著作為社會人的精明和世俗,但在面對聶小倩的勾引時,卻又顯得剋制和不可逾越。這樣的改編更凸顯了寧採臣的真實和正直。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在原著中強化筆墨的其實是寧採臣與聶小倩的琴瑟和絃,而在87版的電影中,大大加重的卻是人物之間的性格色彩。程小東將原著中的東方古典拋棄,轉而把人物分成了兩個對立的派別。

非黑即白,懲惡揚善,在強化姥姥和黑山老妖有強大的脅迫力的同時,又給予了影片視覺奇觀的展現。在影片的最終結局,正義戰勝了邪惡。

可以說,87版的《倩女幽魂》已經不再是一部對愛情追求的文藝片,而是倡導人性自由,又具有古典武俠色彩的江湖除惡故事。

但導演又是剋制的,驚悚和喜劇貫穿了整部影片。整部影片的調調可以說是在灰與黑的色調中進行的,這為影片大大增添了神秘感,也因為姥姥和黑山老妖的鏡頭為全劇驚悚氛圍營造了相當大的作用。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當然,導演完全可以再在驚悚的意味上持續加碼,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倒不是因為技術不到位,而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倩女幽魂》的展開是建立在愛情之上的,如果這兩者沒有取得一個平衡,那麼電影要表達的本質就易位了。

可以說,程小東版的《倩女幽魂》之所以會成為經典,第一點歸功於改編上的成功,另外一點是準確迎合了市場的需求,給觀眾帶來了頗具震撼的審美體驗。

我們也可以從這版電影的成功中看出了,原來那一代的電影觀眾追求的是思想上的開放與靈魂上的脫逃,最終對美好生活也同樣擁有著無限的幻想。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新版《倩女幽魂》的“經典重現”儼然是有欠缺的

1997年後,香港電影導演北上亦是不爭的事實,內地的文化狀況越來越影響著香港電影的製作策略和美學追求。

當然,受到影響的絕不僅僅只是香港導演,還有內地導演。

2010年開始,中國的“消費社會中的文化是身體文化,消費文化中的經濟是身體經濟,而消費社會中的美學是身體美學,這樣來概括我們今天這個消費社會及其文化,雖然有點誇張,但不算離譜。”

也是從2010年開始,能拿得出手的,受人稱道的古代魔幻類電影除了《白蛇:緣起》、《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外,別無其他。

而更令人諷刺的是,以上的三部電影均是動畫電影。但無論是畫質質量還有電影情節上,都成為了電影行業同類的上品。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難道是觀眾的審美開始從真人轉成了動畫嗎?還是市場上的特效技術已經滿足不了觀眾的需求了?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其實都不是,主要還是因為其他改編自大IP的真人電影不夠有誠意。

這一次,在騰訊視頻上映的《倩女幽魂:人間情》是打著“還原經典”的招牌進行的改編和拍攝,耗資4000萬,1423個特效鏡頭。

從這些恢弘大氣又充滿神秘恐怖的電影場景中,我們也確實能依稀找到一些87年的影子。

時隔33年,當年飾演赤燕霞的午馬已經離開了人世,代替他的是也已經68高齡的元秋。

從《功夫》中我們就已經看到,作為老戲骨的元秋對於幽默和誠心的拿捏是遊刃有餘的,在20版《倩女幽魂》中,我們也確實看到了。

除此之外,還有飾演姥姥的徐少強老師。這位演了無數個出彩的大反派角色的藝術家,定妝海報一出,就直接抬高了我們對此片播出的期待。

亦男亦女,亦陰亦陽,伸如巨蟒,收如人形。透過影片中陰冷的氣氛,不得不說,徐少強這次的演繹也是成功的。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作為新版《倩女幽魂》的主角,陳星旭扮演的寧採臣讓我們重新定義了這位才子的形象。是的,這一次的寧採臣是一位準備赴京趕考的科舉生,他對蒼天之亂表示悲憫,並希望能通過考取功名換來世間太平。

他是懦弱的,又是勇敢的。在身上存在著人性普遍的矛盾點,作為一個小人物,在寧採臣身上,有著個體與社會背離的矛盾,有愛情與人鬼界限的矛盾,有生死抉擇的矛盾。

《東宮》的成功讓這位流量小生擔起了這面大旗,和張國榮不同,陳星旭缺少了一絲古典的柔情,多了一份英氣和決絕。

他一面心懷社稷,一面執意要將深陷水火中的聶小倩從魔窟中救出,這也是寧採臣“成長”的一部分。

面對前面已經有了成功的典範,不得不說陳星旭此次的出演是勇氣可嘉的。相比張國榮側重與強大的邪惡代表誓死做鬥爭不同,陳星旭在影片中表現得更多的是“情”這一字。

他不是為了斬妖除魔來的,他是為聶小倩來的。也正是這樣的偏向,才更加凸顯了“人間情”的核心。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如果說陳星旭在新版《倩女幽魂》中剛好完成了任務,那飾演聶小倩的李凱馨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內地新生代演員,李凱馨的出演不免會讓觀眾將她與王祖賢做對比。

87版的聶小倩長髮紅唇、輕紗薄霧,儼然一副人間尤物的現代女性形象。從影片的成功也可以看出,這樣的造型是符合當時時代審美的。

33年過去了,如今的聶小倩頭依舊頂著一樣的髮飾,戴著同樣的珍珠耳環,還有薄薄的白紗隨風飄揚。造型不見得過時,可是神情卻從尤物變成了一個傻白甜。

縱觀整部片子,我們不難發現李凱馨的誠懇和對努力模仿經典的執著。可是很可惜,李凱馨的付出讓人產生了誤解。

這種模仿不僅不被討好,還讓觀眾對她的演技產生了質疑。

也許新版的聶小倩是美麗動人的,是本善守舊的。但頗具表演痕跡的演繹,成為了新版《倩女幽魂》的唯一槽點。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在影片的最後,聶小倩被吸入了轉世輪,寧採臣留下了“要造福蒼生,希望再次與聶小倩於茫茫人海中相遇”的話後,就起身告辭訣別了。

若干年後,已經有了歲數的寧採臣站立在繁榮的街道上,忽聞熟悉香氣,他一個轉身,彷彿看到了舊時女子。

這也許是寧採臣的幻想,是他一個美好的夢。但人間路,美夢似路長。無論是電影還是觀眾,結尾曲響起,我們終究要從白日夢中回到現實,回到婆娑的世界。

《倩女幽魂:人間情》從翻拍的價值立場窺見現代文化觀念的更新


總結《聶小倩》的幾次改編,都與時代的進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果說87版的改編更注重驚悚與愛情的平衡,那麼20版的則更偏向特效與對真實場景的還原。

電影的每一次翻拍,故事的每一次重寫,都是歷史的進步和更新。如果作為電影人,不能很好的在趨勢中看清大眾的審美趣味,即使再大的IP被翻拍,也會失去納入娛樂文化進步分析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