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定位》,打造品牌而不是單純的打造產品

閱讀《定位》,打造品牌而不是單純的打造產品

一家公司如果想要自己的產品火,千萬不要集中火力於打造產品之上,最重要的是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

比如一家咖啡店,並不應該只專注於咖啡身上,更要專注於打造品牌上。只注重咖啡口感可能只會成為一家口味不錯的街角咖啡廳,如果注重品牌,則可能成為另一家星巴克。品牌的打造,就相當於在客戶心裡種下一顆種子,讓他在有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你。如果你在買牙膏時,第一時間想到高露潔,那就證明它已經進入了你的心智。

打造品牌要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超出人們的認知範圍。

比如人們都吃黃色的玉米,你偏要弄出藍色的玉米來,這的確很特別,也佔據了市場第一的位置,但在客戶心裡,肯定會拒絕藍色的玉米,他們會想怎麼會有藍色的玉米呢?除了為了好奇心嚐嚐鮮之外,這種玉米很難深入人心。

給自己的品牌找定位時,不要企圖去滿足所有人。

有些營銷人不想固定在某個明確的定位上,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限制銷售規模,或者失去更多的機會,他們想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這種想法在過去的年代可能還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現在,根本就做不到。如今無論在任何領域,都要有自己的定位,不要想著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如果不做出取捨,在激烈的市場營銷戰爭中將難以取勝。


閱讀《定位》,打造品牌而不是單純的打造產品

打造品牌的關鍵是要給品牌起一個好的名字。

在定位時代,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營銷策略就是給產品起什麼名字,名字就像鉤子,能把品牌掛在潛在顧客心中。

作為信息和心智之間的第一觸點,名字的好壞不在於是否具有審美意義,而在於起得是否合適。一個無力的、毫無意義的名字很難進入人們的心智,你必須要起一個能啟動定位程序的名字,一個能告訴客戶該產品主要特點的名字。

比如前幾年外賣行業最大的品牌是“餓了嗎”,這個名字就很特別,也很快地佔據了人心,他們的廣告詞“餓了就找餓了嗎”,也比較順口,容易讓人記住。

取名時,不要再像過去那樣用創立者的名字來命名,比如王守義十三香這樣的。這種名字在過去商品種類較少的時候比較容易流行,現在商品種類實在太多了,你必須有一個更加特別的名字。特別的名字更容易抓住人心,但特別也要把握好“度”,不要過頭,名字太形象、太具指向性,有時會過猶不及,尤其是在大眾消費品領域。

如何找到適合你定位的那個詞彙?

作者的忠告是要聚焦。在闡述品牌故事時,不要試圖把所有的產品特點都試圖說清楚,只要抓住最打動人心的詞彙就行。比如,寶馬就被打造成成功男人的標配:低調、奢華、有內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