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道歉漲價,何錯之有?

海底撈恢復堂食之後漲價了,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有網友坦言“報復性消費還沒到來,報復性漲價已先來到”。


海底撈道歉漲價,何錯之有?

疫情期間頭部餐飲企業帶頭漲價,引發輿論喧譁,困難當前如此直接漲價,確實讓人難以接受。然而,疫情期間,餐飲業不只生意損失慘重,而且停業期間還需承擔員工薪資、房租等,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海底撈,1月26日內地所有門店停業,2月只陸續恢復了部分外送服務,直至3月12日才陸續恢復堂食。對於漲價,海底撈表示,整體漲價控制在6%,各城市差異化定價。目前各家門店復業桌數、接待顧客數量均有所限制,員工也無法滿員工作,人力成本加上部分食材成本上漲。

漲價輿論還在熱議。4月10日下午,海底撈突然對外發布致歉信,稱漲價系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從即日起所有門店菜品價格恢復至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海底撈道歉漲價,何錯之有?

業內人士認為,疫情期間漲價會導致餐飲企業喪失一定的客流,短期內餐飲企業不會大範圍漲價。專家說的不會有錯,但事實是大把餐飲企業實際已經漲價,就像豬肉一樣。4月10日晚,海底撈價格均已恢復至疫情前,且出現了排隊等位的現象。

海底撈道歉漲價,何錯之有?

疫情期間海底撈也獲得了外部資金支持,據新華網報道,中信銀行和百信銀行合計為海底撈提供21億元授信額度,並承諾將加大對其供應鏈企業的支持力度,2月19日首批8.1億元放款資金已被到達海底撈賬戶。此外,北京市金融監管局也為餐飲企業提供了資金服務,據經濟日報4月5日消息,金融機構對海底撈在3日內完成了放款。同時,政府也在財政稅費方面為餐飲企業提供不少紓困政策。

當下,消費下滑,成本上升,海底撈已然已做出示範,風口當下直接漲價並非短效增加營收,擴增利潤良途。那麼餐飲企業該如何自救?政府消費券能夠救餐飲嗎?加大外賣能夠救餐飲嗎?餐飲漲價會如豬肉般溫水青蛙慢慢滲透嗎?現在,海底撈已經站出來道歉了,接下來還會有誰需要出來道歉?

海底撈道歉,到底錯在那裡?其實,漲價或許不是海底撈一家面對的困局。消費者吐槽或許並不單單只是在反感海底撈漲價,或許只是在感嘆,收入與支出。

困難當下,中國加油!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