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这篇小文章将会从头到尾帮助你梳理鼓组混音的十大要点,从均衡、压缩、相位校正,到并联压缩和混响处理。

1、微调鼓音调

鼓本身不是旋律乐器,但鼓确实也有一定的音调,确保鼓声在调上很重要。Torque插件就是专门为改变鼓声根音而设计的。可能的话,你可以尝试将底鼓和军鼓调到和乐曲曲调的根音或五度音。

嗵鼓通常按照同一个调的不同音程调整,取决于你有多少个嗵鼓。嗵鼓越少,音程越大。举例来说,有3个嗵鼓时,通常将它们调整到完美的四度音程,有时又会是大三度。一些乐手和制作人甚至会把嗵鼓调整到歌曲的和弦音上。

将鼓与音轨的旋律元素进行同步细节调整,可以对乐曲整体声音紧凑感发挥强大作用。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Torque

2、电相位校正

在调整了鼓的音调之后,确保各个轨道之间的相位关系良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当音轨不同相时,就可能产生相位抵消,从而导致某些频率听起来不平衡甚至完全消失。

想想套鼓和拾音麦克风之间的物理距离,就很容易理解鼓组相位不一致这个常见现象了。军鼓(通常是套鼓中最响亮和最明显的声音)每次敲击时,军鼓位置的近距话筒将首先拾取到声音。吊镲话筒和其他距离套鼓较远的话筒,在拾取声音时都会经历一个微小但关键性的延迟。

所有鼓轨道都是同时录制和回放的,但鉴于与军鼓距离的不同,原始音轨中会叠加包含几组时间和距离各异的军鼓声。当所有话筒声道一起播放时,声音就会有一些相位变化,导致声音的“模糊”。为了纠正这种情况,习惯上就会将吊镲和其他距离的话筒针对军鼓进行调整,以使套鼓的声音尽可能干净。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对齐收紧鼓音轨,可以使用InPhase插件

3、添加门限和瞬态塑形

一些工程师喜欢在均衡之前应用动态处理,而另一些人则喜欢相反的顺序。二者皆可。不过你要知道,两种方法听起来会不一样,所以要试验一下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流程。

如果你处理的是鼓组录音,那么几乎肯定会碰到鼓声串音——鼓的声音会串录到临近的话筒中。为了获得对每个单独声音的最大控制权,录音工程师们会使用门限器和扩展器。它们非常有助于获得干净的底鼓和军鼓声音,并且自由操纵,使之不受邻近鼓声和镲片的干扰。

添加门限来清理声音,是将电平降低到零,仅当电平足够大到超过阈值时再打开门限并允许音频通过。门限器通常都包含在通道条插件中,比如Scheps Omni Channel,或SSL E-Channel和G-Channel插件。

你可以将处理器加载在有串音的鼓通道上,然后降低阈值直到串音被消除。这样,就只有你想要的声音能正常通过,或者说开启门限。调整Attack时间(门限开启的速度)可以影响爆发力或声音瞬态,而调整Release释放时间,可以控制声音衰减的门限关闭。你也可以使用扩展器功能,设定范围使得串音得到定量的减少,而不是完全使之静音。

通常情况下,工程师会在他们的DAW中编辑音轨,删除掉嗵鼓中有串音的片段。这时,要针对剪切的嗵鼓瞬态加以处理,在敲击和衰减时加一点淡入淡出,以使套鼓的声音显得自然。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Smack Attack之类的插件辅助处理鼓声的瞬态

4、减法EQ

一般来说,减法EQ是通过参数均衡器完成的,比如SSL E-Channel和G-Channel。你可以尝试使用Q值高的窄频带设定来定位录音中的问题范围。如果在识别冲突频率时有困难(例如军鼓鼓腔中顽固的共鸣),不妨试试使用扫频技术:

● 在一个EQ频段上调高Q值,让它变得非常窄;

● 尽可能提高该频段的增益;

● 慢慢扫动通过该频段的有效频率;

● 当你听到特别明显的冲突频率时,停手 停手 停手;

● 现在,不是要提升频率了,而是需要减少增益,进行削减;

● 你可能需要调整Q值,以使EQ调整变得平顺;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SSL E-Channel和G-Channel

5、加法EQ

加法EQ通常用更宽泛、更多样的均衡器来完成。有些人喜欢API 550和560的API控制台的声音,有些人喜欢仿照经典Neve 1073设备建模的Scheps 73上的“摇滚感”,还有一些人钟爱RS56或PuigTec EQs的老式声音。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RS56

下面是一些调整套鼓均衡时最常需关注的频率区域:

底鼓低频:50Hz - 100Hz - 非常适合增加力量感,但太多会产生轰隆声;低中频:100Hz - 250Hz - 非常适合增加厚重感,但太多会导致浑浊;中频:400Hz - 800Hz - 太多会导致呆板空洞;高中频:3kHz - 5kHz - 非常适合添加拍击感和噪音效果; 太多则会刺耳;

军鼓低中频:100Hz - 250Hz - 非常适合增加厚重感,但是太多可能导致浑浊;中频:400Hz - 1kHz - 通常是基频的位置所在; 太多会导致呆板空洞;高中频:3kHz - 5kHz - 非常适合添加拍击感,太多则可能会刺耳;高频:10kHz - 非常适合添加“空气感”和“嗡嗡声”,太多可能会尖锐刺耳;

嗵鼓低频:65Hz - 100Hz - 非常适合增加地嗵鼓的力量感,但太多会产生轰隆声;低中频:100Hz - 200Hz - 非常适合为架嗵鼓增加力量,但太多会导致浑浊;中频:400Hz - 800Hz - 太多会导致呆板空洞;中高频:5kHz - 7kHz - 非常适合添加拍击感; 太多则会刺耳;

镲片/吊镲低中频:200Hz - 500Hz - 非常适合为镲片添加厚重感生命力,但太多可能导致浑浊或呆板空洞;高中频:3kHz - 5kHz - 非常适合添加临场感,但太多可能会刺耳,并对人声形成干扰;高频:7kHz - 12kHz - 非常适合添加“空气感”,太多可能会尖锐刺耳;

6、压缩

平衡了频谱,控制了鼓串音,就是时候关注动态了。压缩很难搞,但它也正是实现现代鼓声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常,底鼓和军鼓上会进行3-6dB的增益衰减。嗵鼓有时也会被压缩,但这取决于它们在歌曲中的出现频率。镲片、吊镲和房间话筒的处理方式则很多样,从“一点儿都不压缩的爵士乐”方式到“压成碎片的摇滚乐”方式都有。

与压缩量同样重要的是压缩的时间设置。

缓慢的启动(Attack)时间允许初始声音在压缩之前通过,但设置得太慢就可能会导致压缩器错过一些鼓点。

快速的启动时间通过削弱敲击的初始瞬态来加强表现力,这有利于加强控制,但设置得太快可能会减弱音轨的活力,让它被遮掩在混音中。

相对较快的释放(Release)时间可以帮助增加可感知响度,让鼓声“迎面而来”,但速度过快的话则可能会导致不自然的抽吸声。

许多混音师设置鼓压缩时,允许一些初始瞬态的起音通过,并且利用释放使鼓的衰减更清楚可辨,以增加可感知的能量。对压缩器进行A/B对比,你就可以知道增加动态处理是否会有帮助。

找出最合适的启动和释放时间的简单方法,就是从最慢的启动和最快的释放开始。慢慢减小启动时间,直到开始失去初始瞬态冲击力时,再往回调。然后,缓慢增加释放时间,直到压缩器开始与歌曲“同步呼吸”。当鼓敲击发声时,指针应该会跳3-6个dB,在它返回到0之前,下一声击鼓又会将指针推回3-6dB。

这些都设置得当后,鼓声就会感觉鲜活,并且适于更富音乐性的动态混音。SSL E-Channel和G-Channel通道条、V-Comp和API 2500插件都是一些处理鼓组的常用压缩器。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V-Comp

7、混响

为了增加深度感,工程师会给辅助发送的单个鼓轨道加上混响。混响的具体设置由歌曲而定,但长度通常应与曲速相关。

例如,大多数情况下,军鼓敲响时,你应该能清楚地听到混响尾音的衰减,正好是在下一次军鼓发声之前。如果在第二声军鼓之前混响尾部都不会消失,那么混响很可能太长了。

将混响效果与原始干声音轨混合,可以创建出所需的空间感。除非想做极有创意的效果,要么最常用的设置方式就是让混响通道电平在静音时让人觉得“若有所失”,但又不要很大声地让混响音轨突出,或让人过多关注它的存在。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塑造空间感,Abbey Road Reverb Plates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小捷径:签名系列插件

应用EQ、压缩、动态处理和鼓拾音话筒的效果需要大量工作。幸运的是,经验丰富的混音师Chris Lord-Alge、Eddie Kramer、Jack Joseph Puig和Tony Maserati这些大师都设计了签名插件,可以让你轻松得到他们久经实战验证的效果处理链。这些签名系列插件中都提供了针对底鼓、军鼓、通鼓、吊镲和房间麦克的均衡、压缩、混响和动态处理的独特组合。每个插件都附带各种预设,可帮助你快速得到最好的鼓声。

8、设置并联压缩

为了增厚和提升鼓的声音,添加并联压缩是非常普遍的操作。方法大致是,设置一个辅助音轨,将从鼓组发送出的各种通道在此进行处理,然后与鼓的其余部分并行混合起来。根据你想达到的声音,也许你会发送军鼓和踩镲给并联母线,或者你也可以在吊镲中加入一点嗵鼓。之后,你可以将并联通道和其他鼓一起发送到鼓组母线。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SSL G-Master Buss Compressor是并联压缩的常用武器

如果你在并联通道中进一步添加染色处理,就可能得到巨大的鼓声。一些工程师会将他们的并联鼓声完全压扁、染色和碾碎(压缩比10:1)的声音——这些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不过,当把它们与干鼓再混合到一起时,声音可能会获得额外的精气神,给鼓组提供重要的声音补充。

9、使用母线压缩

母线压缩通常比应用于单个通道的压缩更细微,并有助于将鼓组“粘合”在一起。

母线压缩的压缩比通常保持在2:1左右的低水平。启动时间一般很慢,可以保证套鼓的瞬态爆发。释放时间则因音轨速度而异,而使用诸如SSL G-Master Buss Compressor等许多压缩器上的自动释放功能也十分常见。

有些压缩器自带非常适用于鼓处理的功能。例如,API 2500在其阈值检测器上带有一个独特的“Thrust”滤波器,可以防止低频(比如底鼓中的那些频率)过于激烈地触发压缩器。这点很有用,因为给低频添加的声音能量更会轻易触发压缩器,牵连影响镲片等高频声音。

鼓组混音10大要点,呈现完美效果的秘密武器

C4这样的多段压缩器就可以更好地控制鼓的母线因为它们允许频谱内的各个部分完全独立处理

10、设置自动化

每个DAW都允许编写音量自动化控制,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可以给鼓音轨带来活力。例如,混音基本OK后,在整首歌曲中仔细聆听每个鼓声道。你可能会发现,踩镲电平在主歌中很棒,但在其他时间中则需要降低一点——或者在某个部分要提1dB,以使其产生更大冲击力。

临近混音过程的结尾时,自动化细节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混音中的鼓声,整体调整到达听者耳中的声音表现。

最后,你应该得到有冲劲儿的底鼓,爆裂的军鼓,雷鸣般的嗵鼓,还有声音闪亮的镲片。记住,这些指导方针仅仅是一个起点。一定要注意聆听,为鼓声和编曲整体服务,而且别怕去调整旋钮,并发挥你自己的创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