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娅,看“网络红人“挑战、超越、走进现实

刚进入21世纪的时候,网络还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今天在网络上活跃的网民们,恐怕有很大一部分2001年时大约还没有在网上冲过浪。而2001年就已经开始上网的人,想必知道初代网络红人芙蓉姐姐。

当芙蓉姐姐在BBS走红的时候,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走红"本身就是一种经济

(一)芙蓉姐姐:网络挑战现实

"网上冲浪"这个如今常常用来调侃的词语,在2000年左右确实是个习惯用语——没有人觉得这个词土里土气,恰恰相反,这个词语在当时很"高大上"。

芙蓉姐姐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兴致勃勃地行走网络。"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在网络上感到快乐、玩得不亦乐乎的是那些"敢于接受新事物"的"潮人一派",西祠胡同、榕树下都是他们的乐园,他们把网络当z作迅速交换信息、发表文学作品的宝地。不过芙蓉姐姐之前,很少有人想到网络可以这样"玩"。

从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娅,看“网络红人“挑战、超越、走进现实

当年芙蓉姐姐的语录曾经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但是如今看来,这些话甚至称得上平平无奇,但在当年,网民们的承受能力明显没有现在这么强大:

1.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以前同学评价我的原话)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点……

2.我身体和皮肤都很光洁,我皮肤很嫩,有朋友还说过我的皮肤嫩得可以滴水。进大学时才八十多斤,我腰很细很软的。胸比现在还要大多了,腰是一尺六,从后面看就一点点。

3.这是一所工科院校,自然是女生少得可怜。我刚来报到的第一天,就以我出众的外表和气质,轰动了这所只有两三千学生的小学校。整日被校内外大堆的男生进行情感上的攻击,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我都快要被这些狂蜂浪蝶们逼死了。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我要逃跑!

4.高中以前藕一直奇瘦无比,似乎一阵风就能刮倒,加上长的比较清秀,藕的老师和同学一直叫藕"林黛玉".后来,升高中后,发育了一下,似乎变漂亮了,大家于是就喊藕"美黛玉 "。

芙蓉姐姐像一阵旋风一样席卷了当时的网络世界,一时间,处处都在讨论芙蓉姐姐。她的知名度直追"偶像",以一种不大美妙的方式。

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芙蓉姐姐的一举成名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她的这些明显"货不对板"的话语是出自真心,还是只是隐藏在BBS的ID下,说一些幻想的话自娱自乐、发泄情绪,她在突然成为红人之后有没有为网络上的嘲笑甚至谩骂感到痛苦,这些只有姐姐一个人知道。

芙蓉姐姐红得出其不意,消失在视野中的速度也很快。暂时性的新鲜感很容易褪去。她毕竟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作品的"红人"。但芙蓉姐姐的"红"给了许多人启发,一时间出现了不少挑战网民阅历的新网红,比如罗玉凤。但这种路线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

芙蓉姐姐在淡出网民视线之后,不但因捐款救灾获得好评,更重要的是,她还减肥成功了。作为"挑战派"奠基人的芙蓉姐姐似乎也在预示着下一代红人的改弦更张:网络红人难道不该美美的?

从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娅,看“网络红人“挑战、超越、走进现实

(二)李子柒:网络超越现实

和芙蓉姐姐一样,李子柒的走红也是一次意外——李子柒最开始拍视频的时候,大约心态也是很平和的——谁能想到,短短几年之后,"李子柒"会成为一个有数千万粉丝的"品牌"。

中国古代士大夫向来推崇田园生活的质朴纯真,李子柒很好地在视频中展现出了这种古老的中国风范。她酿荷花酒,做螺蛳粉,她画汉妆,做芍药饭团……视频中的李子柒温婉秀丽,一举一动都令人感到春风拂面。

从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娅,看“网络红人“挑战、超越、走进现实

李子柒的走红也带来了一些质疑:她背后是否有团队,所做的事是否由本人亲自完成,她这些视频是不是在"作秀"。其实这些质疑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李子柒的视频是一次艺术创作,她当然有展示制作工序的意思,但她更愿意呈现的是田园之美,那种被认为是"中国风"的散发着宁静、幸福气息的乡野故事。如果没有这种诗意的气质,李子柒只是个"老饕",有了这种气质之后,她的格调就上升了。

从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娅,看“网络红人“挑战、超越、走进现实

我们应该感谢李子柒——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当代的"中国式田园风"。在如今浓郁的商业气氛里,她的视频特意营造出不疾不徐的闲适之感。这种感觉恰恰是在城市节奏中的我们早已遗忘了的,她的视频是超越现实的,有如梦境。

有很多"网红"和李子柒走上了同一方向的道路,在茫茫的网络空间,她们以汉服、古筝、中国舞蹈等等表现现实中久已不见的美妙。每当我们看到"真的菜菜"的敦煌壁纸,看到在国外街头婆娑起舞的斑斓长裙,我们总会赞叹她们或精致或华丽的模样,我们会想起流光溢彩的古华夏,想起被埋藏在历史长河里的清扬歌声。

从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娅,看“网络红人“挑战、超越、走进现实

(三)薇娅:网络走进现实

时间过得很快,突然就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最后两三年。

得益于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直播兴起了。我们如果用"燎原之势"来形容这个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应该不算过分。

前有张大奕,后有薇娅。淘宝把网购贯彻到所有年轻人的生活中,外卖让年轻人宅出新境界,而网络直播带货则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生态。

从芙蓉姐姐、李子柒到薇娅,看“网络红人“挑战、超越、走进现实

对,网络直播本身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商业空间了,但比它更商业的是直播带货。

如果说芙蓉姐姐的作品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博一时之谑笑,那么李子柒所提供的作品就是美得纯粹的视频。当"网络红人"发展到"新一代"的时候,她们所提供的作品就不再是某种言论,某种艺术作品,而成了商品。其实,这也是商业社会的自然——网络红人最终总是要走向变现的,芙蓉姐姐不也参加各种商业活动么,李子柒不也从线上视频走到线下卖货了么,这样看来,薇娅作为"带货达人",非常理所当然,简直是天经地义。

作为网络红人的薇娅,更贴近这个商业时代。与其他先成为网红再进行直播带货的人不同,薇娅就是这么直接,她的粉丝爱的也就是她这种直接。

这三类红人拥有各自的粉丝群体,在如今的网络上鼎足三分。芙蓉姐姐这样的"泥石流"红人(这里没有任何不尊重的意思)往往站在舞台中央的时间比较短暂,李子柒这样的网络清流显然红得更加持久。走到薇娅这个层次时,很多网络红人才发现了自己这个身份真正的存在意义——把住商业的脉搏,不断变现,为雇主和自己带来"现金流"。这是网络技术与商业的合谋,也正好满足了网络大众的希望。

江山代有红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天。网络红人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们努力发出自己的光亮。"5G"时代新一代的网络红人会是什么模样,谁又能在新的网络形态中书写"草根翻身"的神话,我们拭目以待。也许,就是正在读本文的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