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史

正如馬克思所說,經濟危機就像幽靈一樣伴隨著資本主義,揮之不去。


鬱金香泡沫

人類歷史最早有記錄的泡沫,就是荷蘭的鬱金香泡沫。荷蘭在1600年前後已經崛起了,人們生活逐漸富裕,富人開始喜愛鬱金香,也導致鬱金香價格逐步變高。

到了1634年,由於大量外國商人聽聞荷蘭鬱金香買賣非常紅火,便奔赴荷蘭參與到了鬱金香投機當中,導致原本已經是天價的鬱金香球莖價格再一次飛漲。

1635年,炒買鬱金香的熱潮蔓延為全民運動,人們購買鬱金香已經不再是為了其內在的價值或作觀賞之用,而是期望其價格能無限上漲並因此獲利。

“1636年,一棵價值3000荷蘭盾的鬱金香可以交換8頭肥豬、4頭肥公牛、2噸奶油、1000磅乳酪、一個銀質杯子、一包衣服、一張附有床墊的床外加一條船。”許多鬱金香品種在一年內價格上升百倍,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需求。

1637年2月4日,鬱金香價格見頂崩盤,6個星期內平均價格下跌了90%。1637年4月27日,荷蘭政府在哀鴻遍野的情況下終於出面,下令終止所有鬱金香合同的買賣。


密西西比泡沫

1719年5月開始,法國股票價格連續上升了13個月,股票價格從500裡弗爾漲到一萬多里弗爾,漲幅超過了20倍。

1720年5月開始崩潰,連續下跌13個月,跌幅為95%。


南海泡沫

一家名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於1711年宣告成立。

1719年,英國政府允許中央債券與南海公司股票進行轉換。同年年底,南美貿易障礙掃除,加上公眾對股價上揚的預期,促進了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帶動股價上升。

1720年,倫敦市場上瘋狂炒作南海公司股票,從1月的128英鎊飆升至7月的每股近1000英鎊。

1720年6月,為了制止各類“泡沫公司”的膨脹,英國國會通過了《泡沫法案》。

從7月份開始,首先是外國投資者拋售南海股票,國內投資者紛紛跟進,南海股價很快一落千丈,9月份直跌至每股175英鎊,12月份跌到124英鎊。“南海氣泡”由此破滅。

再次提下,牛頓就是在這個泡沫中損失慘重。


第一次經濟危機:1788年

在瓦特改進的蒸汽機用於紡織工業的3年後,就爆發了第一次經濟危機。主要原因就是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遠遠超過了消費能力,導致價格暴跌,工廠破產,工人失業。

此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爆發由於生產過剩導致的經濟危機,這種規律沒過多久就被人們發現了。馬克思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就解釋為生產過剩,需求不足。


第二次經濟危機:1793年

第三次經濟危機:1797年

第四次經濟危機:1810年~1814年

第五次經濟危機:1816年

第六次經濟危機:1819年~1822年

第七次經濟危機:1825年

第八次經濟危機:1837年~1843年

第九次經濟危機:1847年~1850年

第十次經濟危機:1857年~1858年

第十一次經濟危機:1867年~1868年

第十二次經濟危機:1873年~1879年

第十三次經濟危機:1882年~1883年

第十四次經濟危機:1890年~1893年

第十五次經濟危機:1900年~1903年

第十六次經濟危機:1907年~1908年

第十七次經濟危機:1929年~1933年,大蕭條。

經濟危機一開始在英國產生,影響也就在英國;隨著工業化的擴展,經濟危機逐漸傳導至美徳法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二戰後,隨著工業化的進一步擴張,經濟危機也變成了世界經濟危機。


戰後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1957年~1958年

戰後第二次世界經濟危機:1973年~1975年

戰後第三次世界經濟危機:1980年~1982年

戰後第四次世界經濟危機:1990年~1991年

戰後第五次世界經濟危機:2000年~2003年

戰後第六次世界經濟危機:2008年~2009年

戰後第七次世界經濟危機:2021年~?


經濟危機不是1次2次的發生了,也不是3次5五次的發生,而是發生了幾十次,並且破壞力巨大。英國在連續不斷的經濟危機下,對國內生產秩序產生了巨大的破壞,從而在19世紀後期逐步落後德國、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差點葬送資本主義,然而蘇聯的社會主義卻沒有受到影響,使得蘇聯迅速崛起。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對資本主義也是巨大打擊,從而使得中國迅速崛起,不斷超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最終來到美國面前和美國爭奪下一次工業革命的窗口。因此,如果不是在工業革命如火如荼的上升期,那麼幾次經濟危機絕對可以幹掉最強大的國家!


工業革命的主要特點就是大機器生產,大機器生產的生產力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的。我們對大機器生產的歷史進行一下回顧:

1788年,英國有143家水力紡紗機;

1838年,英國鐵路通車357英里;

1840年代,英國棉布出口增加5.76萬碼;

1848年,世界鐵路網擴大到3.8萬公里;

1850年代,美國建成3.3萬公里鐵路;

1859年,美國石油產量為5.9萬加侖;1860年增加至2100萬加侖;1862年增加至12800萬加侖;

1865年,全世界鐵路線14.6萬公里;

1875年,全世界鐵路線29.6萬公里;

1879到1883年5年間,美國建成鐵路5.3萬公里;

1885到1892年,美國建成鐵路7.5萬公里;

進入20世紀後,高速公路幾十萬公里的建設;

鐵路幾百萬公里的建設;

發電量幾萬億的建設;

汽車幾億的生產建設;

進入21世紀後,從目前最新的生活實際來看,3G,4G牌照一旦發放,2年內就會完成移動網絡的建設,3年就會完成十幾億臺手機的出貨,形成手機的普及;2019年5G已經發放,2020年就會完成幾百萬臺5G基站的建設,上億量級的手機出貨,應用軟件則會在幾個月內就迅速普及,一些現象級應用甚至會在一夜之間風靡大江南北。

中國過去10多年,每年銷售汽車2000多萬臺;房地產每年建設幾十億平米;

工業化時代的特點一點都沒有變,甚至不斷加速。那就是生產能力越來越強大,只要有某種需求,一旦技術成熟,就會在非常快的時間內給予滿足,使得需求飽和。

因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大機器生產的方式一定導致生產過剩,需求不足。


有一種說法,中國在過去40多年的時間裡,完成了資本主義幾百年的歷程,說的就是中國的工業化。在1978年~1995年,中國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主要就是棉紡織品,當時還有專門的紡織大學;在1992年~2010年,中國完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就是鋼鐵,房地產、汽車等各種重工業的建設,以及電力的全面普及;在2000年之後,中國開始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上奮起直追,進而超越大部分國家,直逼美國,最典型的就是移動技術在90年代的2G落後,2000年代的3G跟隨,2010年代的4G持平,2020年代的5G領先。在科技企業上,我們有了各種互聯網大公司,可以跟美國媲美;有了可以扛得住美國無恥的舉全國之力打壓的華為;有了各種美國都沒有的新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反映。因此,過去40多年,中國的工業革命是一個接著一個,從為間斷,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不斷提高,一直在變化,需求一直源源不斷的出現,擴大,變換,因此一直沒有出現經濟危機,2008年這樣的全球金融危機,被家電下鄉和4萬億大基建分分鐘化解。


因此,中國當前還沒有出現經濟危機,從邏輯上也還不能說是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的優越性造成的,而僅僅是連續不斷的工業革命造成的需求不斷出現、擴大、改變導致的。

那麼中國如何度過經濟危機這一魔咒呢?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