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教育園區-南山實驗鳥瞰圖(拍攝時間:2019年)

2009年,綿陽市委市政府在實施科教綿陽戰略的大背景下,為加快綿陽教育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又好又快發展步伐,規劃建設綿陽市教育園區。2010年初,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開始興建,2011年7月基本建成,2011年9月,學校部分樓棟投入使用。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園區開發前的娃娃山(拍攝時間:2007年)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興建在一座小山上,當地人稱為“娃娃山”。山坡下略微平坦的地方,間雜種植著一些農作物,山坡上密密地長著松樹。在半山坡的松林中,隱藏著一座墓冢,那是當地清代道光年間的一位狀元——於文德的墓。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於氏家譜 文德墓碑(拍攝日期:2015/12/23)

“山上出狀元,山下流清泉”,當地流傳著這句順口溜。學校建築設計者因地制宜,在半座山上面朝正南,興建了教學樓和學生公寓等建築,學校背面的山頂上,則保留了山上原生的松樹林。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建設中的南山實驗(拍攝時間:2010-2011)

2011年8月,南實師生正式入住教育園區,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創業之路。當時,校內還沒有一棵樹,只有幾處空地上播撒的草籽剛剛長出嫩芽。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新生(拍攝時間:2011/7-8)

隨後,學校不斷加大投入,美化、綠化校園,使滿地荒蕪的校園煥發生機。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師生入住校園 拍攝時間:2011/9)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時任綿陽市委書記吳靖平 來南實參加植樹 (拍攝日期:2012/3/29)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航天英雄聶海勝蒞臨時的南實(拍攝日期:2014/4/20)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2016年,在廣泛徵求師生意見的情況下,學校加大投入,形成了在環校公路及綠化用地打造獨具特色的“十里櫻花長廊、多彩園林景觀”的初步構想。經過幾年的升級改造,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初步形成了“十里櫻花長廊”、“八類花木庭園”、“三級中庭闊景”、“兩座文化書亭”的園林式校園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櫻花大道扭秧歌(拍攝日期:2016-2017)

“十里櫻花長廊”

2016年10月,學校完成 “櫻花種植”的招標,施工單位從四川、重慶、陝西等地園林公司選購直徑15釐米、樹冠基本一致的日本晚櫻400餘株,種植在環校公路的兩旁。次年三月,櫻花爛漫,效果初顯。後經多次補種,櫻花大道如今已是完美無缺,綿延校內三公里。春日繁花似錦,夏日綠樹成蔭,秋日紅葉滿樹、冬日枝傲霜雪。道路兩邊,櫻花樹下,間隔安放座椅,以供師生休憩。下一步,學校將進一步改造環校綠道,將引入多種類、多色彩櫻花,覆蓋三百畝校園,真正呈現“十里櫻花長廊”的盛景。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根據2016屆學生宋玉娟受櫻花啟迪奮發有為最終考入北大的事蹟拍攝的微電影《在那櫻花盛開的地方》鼓舞了一屆又一屆學子;2019年1月,《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以《綿陽櫻花校道——在最美的年華,遇見原鄉美學》為題,用兩個版面的篇幅,特寫十里櫻花長廊風景。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八類花木庭園”

學校學生公寓在命名上,繼承並發展了百年南山的優秀傳統,將八座學生公寓命名為“蘭園、桂園、橘園、柚園、桃園、李園、竹園、榕園”,既有自然之趣,又極富文化意蘊。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學校將花木分片種植,增添花木,對應公寓名稱,分別種植玉蘭、桂花、橘樹、柚樹、桃樹、李樹、金竹、榕樹,使其名副其實,蘭園有玉蘭花開、桂園則丹桂飄香,桃園李園碩果累累、橘園柚園綠葉素榮,竹園榕園四季常青,學生身處其中,怡然自得。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芳華南實(拍攝時間:2016-2020)

“三級中庭闊景”

綿陽南山中學實驗學校校園依山而建,中庭臺階直上山巔。進入校門拾級而上,依次有三級平臺,構成校內廣場,教學樓則分立臺階廣場兩旁。根據地形特點,在中庭臺階兩旁,依傍教學樓,種植十餘棵直徑30釐米的高大銀杏。在三級平臺上,分別點綴以各種低矮花草,這樣使得校園中庭既視野開闊,又富有層次。尤其是進校門的第一級平臺,“愛國讀書”的鮮花大字,鮮明生動,使人過目難忘!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中庭闊景(拍攝時間:2018-2020)

“兩座文化書亭”

學校折桂樓旁的草坪,原本是清代狀元於文德的墓地和碑亭,碑亭在文革時毀壞,墓地在建校初遷走。文德公少時,“家室寒微”,生活窘迫,母子相依為命,在艱難中撐持,文德發奮讀書,最終考取功名,並留名於世。為勉勵學生髮憤讀書,立志成才,有2011級師生捐款,原址興建了文德亭,以緬懷文德先生,後又修建啟智亭。如今,兩座書亭成為學生課餘時最喜愛的讀書場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文德亭與啟智亭(拍攝時間:2016-2020)

以文化人、潤物無聲

學校在打造以櫻花為主題的多彩校園景觀時,不僅注重自然景觀的美化,更注重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使其在給人美的享受的同時,能啟迪智慧、提升人品。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師生詠櫻(拍攝時間:2020/4/9)

以櫻花意象為起點,啟迪美的感悟。全校師生以櫻花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優美詩文,並集結成文,展示在櫻花大道上。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文化石(拍攝時間:2016-2020)

在校園的不同位置,點綴以文化石,將富有文化內涵的文字刊於石上,於若有若無之間,啟迪學生智慧。進入學校大門,即可見一劈為二的漢白玉石,上題“金石為開”,意在勉勵學子“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與校門正中間的“愛國讀書”四個鮮花大字相互映襯,於無言中啟迪學子須樹立“愛國讀書”的目標,且須秉持堅韌執著的精神。在桃園和李園之間,題“成蹊”二字,暗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寓意;於桂園前、敬知樓旁,題"知禮”二字,取《論語》“不知禮、無以立”之意,於弘毅樓旁、櫻花園中,立巨石題"慎獨”二字,告誡學生當加強自我修養,將來才能在社會中立足。行政樓旁的大石上,一面題“知”、一面題“行”,啟迪師生“知”與“行”的一體兩面,既要“知”,亦須“行”,不斷自我修養,方能“知行合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教學樓(拍攝時間:2016-2020)

學校中庭視野開闊,最高處一棟綜合樓,命名為“致遠樓”,取諸葛亮《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兩邊矗立錯落有致的六棟教學樓:“琢玉樓”、“折桂樓”、“敬知樓”、“弘毅樓”、“博學樓”、“博雅樓”,這些文化意蘊豐富的樓名,在學生日日目視口誦耳聞之中,將傳統文化的深邃內涵,融入學生血脈,潤物無聲,化育莘莘學子。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朝氣蓬勃的南實學子(拍攝時間:2014-2019)

墨子曾以“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也變”來比喻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作用。的確,在優美的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學生自然會受到美的薰陶。飯餘課間,師生漫步校園,徜徉花間,感受美、欣賞美、珍惜美、創造美。同時,學校景觀中處處蘊含文化內涵,櫻花長廊的詩文、桃李蘭橘的意象、書亭背後的先賢,這些質樸的美麗,不是最好的教育麼?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南實十年·環境篇 | 從松林農地到園林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