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臣于謙,為何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導言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明朝大臣于謙十二歲所寫的詩,反映了他的人生追求,而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世人表示他做到了。于謙在朝廷嶄露頭角那一年,明朝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土木堡之變。于謙作為救國的中流砥柱,為國家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結局卻被誣陷謀反,身首異處。眾所周知,英宗復辟後的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處死於謙,

可當時的于謙權傾朝野、擁兵自重,在完全可以自救的情況下,于謙為何會被輕易地打倒呢?


一代名臣于謙,為何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土木堡之變,于謙力挽狂瀾

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俘,大明王朝風雲突變,朝廷局勢動盪不安,連老百姓也都人心惶惶。當時整個王朝已經岌岌可危,國家失去了皇帝,朝廷沒了主心骨,瓦剌軍直逼京師,都城內只剩下老弱病殘的士兵,毫無抵抗之力,眾位官員一籌莫展,于謙就在此時挺身而出,挽救大明於危難之間。于謙力排眾議,請求郕王支援京師,又派地方運梁車馳援首都,為抵抗敵軍做了充足的準備。

瓦剌拿英宗威脅明朝當局,意圖謀求巨大的物質和政治利益,為了保護明朝利益不受損失,于謙扶持郕王成為新一代的皇帝,即明景宗。在於謙的帶領下,士兵們積極備戰,軍隊沒有後顧之憂,最終打贏了這場北京守衛戰。

于謙為國做出的種種努力,全國上下都看在眼裡,併為之欽佩。


一代名臣于謙,為何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那時的朝中元首王直,德高望重,受時人敬仰,但是他自認才能比不上于謙,因此甘居人後,只是大度地率領其他大臣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在重大問題的分歧上,眾臣都以于謙的意見為準則,可見於謙的威望之高。

王直曾對於謙說,"現在國家正依賴你呢,就算有一百個我,又能做些什麼呢?"由於王直的推舉以及於謙的卓越政績,朝廷越來越看重於謙,而於謙也以社稷為己任。

明景宗繼位後,更是將軍政大事全權交予于謙處理,于謙沒有辜負朝廷的期望,用心輔助皇帝,使明王朝轉危為安。于謙為人節儉樸素,雖身居高位,卻兩袖清風,從不居功自傲,也不恃寵而驕,反而憂國忘身,一心只想為國出力,用"光風霽月"形容於謙,實在不足為過。

正因如此,于謙也贏得了皇帝的信賴,百姓的愛戴。史書記載,面對多地叛亂時,于謙臨危不懼,調集軍隊、制定戰略,全都是于謙一人籌謀。戰場上的事情變幻莫測,于謙卻能夠立馬上奏敘述當時的情景,且毫無差別,于謙的下屬接到命令後,都為此感到驚詫佩服。于謙對待事情細緻認真,如果有將士稍微不遵守軍令,于謙就請旨斥責。所以當於謙的寫的紙條傳達萬里之外時,所有人都害怕警惕。

"奪門之變",英宗復辟

後來瓦刺知道了景宗已經登基,手中的人質明英宗已經失去了作用,於是把英宗送了回來。然而此時景宗已經是皇帝了,英宗回來,也不可能登基,更是顧及被有心人利用,所以英宗被尊為太上皇,被囚禁起來了。

景泰八年,明代將領石亨、政客徐有貞、宦官曹吉祥等人假借保護京師安全之名,擁立太上皇朱祁鎮復位,史稱"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之事,籌謀得隱秘又迅速,第二天文武百官上朝時,才驚聞皇帝寶座已經換人了,眾人面面相覷之時,石亨、徐有貞快速做出反應,大喊萬歲。

大臣們才發現此事已成定局,再無反轉的可能,於是紛紛下跪,叩拜重新登上帝位的明英宗。這場驚心動魄的政變最終還是成功了。


一代名臣于謙,為何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與此同時,曾經為社稷立下汗馬功勞的于謙卻被捕下獄,隨後又被判斬決,含冤而死。

奪門之變後僅兩日的時間,石亨便上奏稱于謙有謀亂之心,預謀立襄王兒子為帝,督促英宗趕快審查此事。于謙一案由石亨的黨羽蕭維楨負責,在被關進牢裡的這段時間,于謙受盡酷刑。于謙明白,徐有貞等人想置自己於死地,皇帝也不會站在正義的一邊,因此,儘管于謙遭受身心的巨大折磨,他也仍然保持沉默,絕不認罪。審問官員知道屈打成招這一辦法對於謙無用,就隨意給於謙編造了一個危害社稷的罪名,次日,就將於謙處以死刑,送至刑場,斬立決。

于謙案牽連了朝中許多大臣,一些正直之士也被抄家或者貶謫。

于謙為什麼在掌握局面的情況下,卻沒有及時平定這場變亂呢?

前文說到,于謙為人光明磊落,為臣赤膽忠心,為官克己奉公,是歷史上難得一見的好官。英宗復辟之時,于謙重權在握,他深受明景宗信賴,是朝廷眾臣的楷模,連老百姓提到他都會讚歎一句好。而擁立英宗上位之人,比其于謙而言,他們的勢力只不過像螻蟻一樣渺小,這些人本質是投機派,把自己的性命與前程都壓在英宗身上,諷刺的是,投機派贏了,于謙被打倒了。

那麼于謙為什麼在能夠掌握局面的情況下,卻沒有及時平定這場變亂呢?

首先,于謙是為了保全自己清白,也是為了維護大明王朝的穩定,選擇犧牲自己。

于謙自幼接受儒家文化的薰陶,以天下為己任,把社稷為重君為輕看作是自己從政的原則。所以當瓦剌軍用被俘的英宗作為威脅明王朝的條件時,于謙為了國家大局著想,只能重新立一個皇帝,將英宗廢掉,稱太上皇,置於瓦剌營帳多年不管不問,這種行為對於英宗而言未免殘酷冷血了點,但這是于謙經過衡量國家利益與君主取捨後做出的艱難抉擇,實在是無奈之舉。


一代名臣于謙,為何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作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士大夫,忠孝禮義四個大字已經與于謙的人格融為一體。英宗是明景宗的哥哥,是太上皇,重登皇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于謙要是制止這件事,便是不仁不義。為了保全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明景宗的性命,于謙可以犧牲自己,這也體現了于謙的道德追求——在道義上,他必須做到絕對的完美和清白。

奪門之變發生在半夜,當時的于謙手握重兵,石亨、徐有貞的計謀對他而言只不過是小兒科,于謙完全可以派兵鎮壓,但于謙還是沒有這麼做。景宗病危無法理政,國家大事總該有一個名正言順的接班人來處理,英宗復辟是最好的選擇。于謙知道英宗背後站著的都是反對自己的人,也知道英宗重掌大權的那天就是自己的死期。

史學家談遷曾經說過,于謙如果當時對奪門之變做出行動,肯定得以保全性命,可這樣一來,明景宗和明英宗之間就會爆發一場鬥爭,危害國家的政治。于謙其實早就收到石亨、徐有貞的行動消息,但他卻按兵不動。對於英宗復辟之事,他也是持聽從的態度。于謙固然可以不死,但他最終卻還是為了保全國家而死。

于謙抱著平靜的心態接受了英宗成為新皇的事情,縱使可能性命不保,他依然沒有采取任何舉動。與于謙的闊達胸襟相比,英宗及其簇擁者則害怕于謙威脅到他們的地位,剛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向于謙開刀,還牽連了許多大臣或被處死或被流放,導致朝中政局一片混亂。


一代名臣于謙,為何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其次,于謙深知,景宗作為皇帝,膽略不足,體弱多病,貪戀權勢,還位於英宗對社稷更有利。

"土木之變"發生後,瓦剌人屢次將英宗當作人質,嚮明王朝討要好處,只要英宗在瓦剌手裡一天,明王朝就多一天被壓制,這是于謙不能容忍的。國不可一日無君,于謙輔佐英宗的弟弟景宗為帝,朝中大臣都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眾臣包括于謙都從來沒想過將將皇位繼承權從英宗一脈奪走。

原本景宗對成為皇帝之事也是惶惶不安,再三推辭,在於謙的勸說下他終於同意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品嚐到權力滋味的景宗再也不想將皇帝的位置還給自己的哥哥。

景宗登基後,瓦剌也明白英宗失去了人質的作用,於是就想把英宗送回去,沒想到景宗害怕自己的皇位會被從瓦剌回來的英宗所動搖,因此多次回絕,並且說"英宗已經是太上皇了,位份在我之上,如果把英宗送回來,讓英宗重新做了皇帝,這就是屈尊降卑,是違背天意的,我又怎敢做這種違背天意的事情呢?"景宗這段話,看出他內心對英宗回朝之事是抗拒的,他害怕權力被哥哥所奪走。

縱觀景宗的一生,能得出一個結論,景宗是一個好皇帝,他為挽救明王朝的危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同時他膽略不足,體弱多病,後來又貪戀權勢,想廢了英宗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讓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取而代之。一開始,前朝與後宮都不同意景宗的做法,後來景宗通過賄賂的手段成功易儲。好景不長,太子朱見濟早夭,東宮位置空缺,景宗又不肯復立朱見深,皇儲未定,政局動盪不安。

于謙扶持景帝上位只是緩兵之計,沒想到後面卻鬧出這麼多事情,朝中為皇儲之事不停爭吵,嚴重危害到了國家的利益,這也是于謙不想看到的。


一代名臣于謙,為何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


最後,于謙權高位重,備受猜忌,多次請辭未果的他已經對官場爭鬥有所厭倦。

土木堡之變後,當時還未成為景宗的郕王受命監國,不久後就發生了群臣毆打王振黨派事件,郕王剛掌權就碰上這樣的事情,驚慌不已,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處理。于謙出面解決了這件事,從中調停,安撫了想臨陣脫逃的郕王。後來景宗登基,于謙從中出力不少,景宗知道自己能有今日全靠于謙,於是對於謙百依百順,絕對信賴。

景宗初年,國勢傾頹,于謙幫助景宗建立了威信,解決了明朝的面臨的困境,景宗對此感激不已,對於謙也很是敬重。景宗體恤于謙簡樸,特賜一座宅子;又在於謙生病之時,親自上山為于謙尋找藥引,可見景宗與于謙君臣之情的深厚。但于謙手握重權,功高蓋主,景宗漸漸對他有所提防。那時候朝中有一個叫做羅通的人,此人好大喜功,性格狂傲,一向與于謙不合。

景宗就利用兩人之間的矛盾,通過提拔羅通來牽制于謙。有一次羅通捏造罪名誣陷於謙冒名領功,洞察真相的景宗卻沒有批評他,反而稱讚羅通為國家大事著想。景泰二年十一月,景宗甚至將羅通召回京,成為于謙的手下,分了于謙的兵權。當國家出現危機時,于謙力挽狂瀾,幫助明朝度過了劫難。可到了國家穩定時期,曾經的功臣就成了眾矢之的,屢屢遭人彈劾。

從前對待于謙信任有加的君主也逐漸對其防備起來,于謙一顆忠心為國的遭受踐踏,他對朝廷中的爭鬥逐漸厭倦,因此多次請求辭職。

結語

綜上所述,于謙之所以在權勢鼎盛之時還身首異處,其一是他擁有的高尚人格致使他願意為了大明王朝的利益犧牲自己;其二是他不想看到皇儲之爭影響到了明朝的穩定;其三是景宗的猜忌讓他厭惡官場的鬥爭。誠然,于謙的一生幾經風雨,他在明朝內憂外患之時,馬不停蹄地奔走在救國的最前線,最終卻死在了朝廷的鬥爭中,雖然充滿悲劇,卻也無愧於當年他書寫過的詩詞,"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