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化养殖的探索之路

生态养殖简称ECO,ECO是Eco-breeding的缩写,指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

生态养殖实现的是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土地以及天然饵料,运用生态技术措施,改善养殖环境和生态环境,按照特定的养殖模式进行增殖、养殖,投放无公害饲料,不施肥、洒药,目标是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区别于传统的种植与养殖方式主要在于“结合”,养殖要尽量不用抗生素、不用蛋白质偏高的配比饲料,这样养殖废料可以成为种植的养料;种植要尽量不使用化肥,通过养殖废料生成的有机肥料实现纯有机种植,种植的一部分作物,又可以作为养殖饲料中的添加辅料,实现科学化养殖饲料配比。这种模式投入少、效率高、无污染,更符合原生态的自然发展规律。

生态化养殖的探索之路

生态养殖 种养结合

一、生态化养殖的优势

1) 污染少:国家在2017年农业白皮书中明确指出,要下大力解决养殖业污染物处理的问题,随着养殖业污水处理标准等政策的不断出台养殖业污染物处理的成本会越来越高,这就变相提高了整体养殖的成本,而种养结合的模式恰好可以完美解决养殖污染物处理的问题。

2) 可持续:要想作物长的好,传统的种植方式是多施化肥,而化肥会造成土壤的迅速劣化;而采用养殖废料转化而来的有机肥实行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更能够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3) 效益高:所谓物以稀为贵,无论是无抗肉类产品,还是有机农产品,与传统作物相比具有更高的销售价格,单位价格的提高可以促使农业人不以产量而是以产品的品质作为生产依据,也能够改变农业劳动密集型的桎梏现状,让农业顺利转型成为科技密集型产业。

生态化养殖的探索之路

生态养殖 环境保护

二、生态化养殖的方法

1) 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同时根据养殖的品种,确定种植作物的品种以配合饲喂的饲料配比,是生态化养殖的核心。

2) 实现禽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众所周知,禽畜粪便是养殖污染的重要来源,以前大家不重视污染物的处理,导致河流和土壤呗严重污染,2017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积极探索无害化养殖,主动降低养殖污染的产生,这对生态化养殖是有积极作用的。要做到禽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最好也是最简单的办法是堆肥,通过菌群的发酵以及合理的填料配比,加上适当的时间以及光照,就能够使废料变肥料,这也是千百年来农民世代流传的方法,关键的核心并不在于工艺的复杂,而是在于养殖的密度、堆肥的场地因素、以及养殖环节中药物的使用情况。通过这些细节,完全可以做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以及有机化肥的充分生产和利用。

3) 充分的品牌运营与宣传。建立生态养殖品牌,提高饲养者生态养殖的知名度做好生态养殖宣传工作,建立生态养殖品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把宣传工作做好,让广大消费者了解你的畜禽或畜禽产品是真正按生态养殖方式生产出来的,是高品质的,这样才能使消费者接受相对较高的价格,从而提高饲养者的经济效益。促进生态养殖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三、生态化养殖的案例探索

1) 鸭棚+鱼塘的模式:鸭棚与鱼塘相邻,既便于鸭群的水下活动,又可以是一部分粪便入水,同时鸭还可以吞食一部分鱼类的敌害、清楚藻类,鸭棚清扫的残渣经过简单消毒晾晒等工艺处理也可以直接入池节约了鱼类饲养的饵料。

生态化养殖的探索之路

鸭塘也是鱼塘

2) 猪舍+玉米田的模式:玉米既可以成为养猪的主要饲料来源,玉米收获完的秸秆又可以作为猪粪发酵的填料,这种循环模式需要做到合理的养殖密度与大田的配比,大田可以不仅种玉米一种单一作物,也可以种白萝卜、白菜、草药等辅助添加食材,同时也可以种一部分果树,使得粪便发酵后的有机肥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机水果还可以作为一种附加价值极高的产品推向市场。

生态化养殖的探索之路

生态养猪

3) 特种养殖+生态农旅的模式:如今,城里人们涌向农村,走进田园感受大自然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既能够提高综合盈利能力,又符合国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大方针、大策略。配合生态旅游,结合自然环境可以精选一些比较稀有的特种养殖产品,例如:珍禽、花卉、梅花鹿、大棚鱼塘(钓鱼)等,养殖的目的大部分是作为旅游项目的一部分而存在,所以必须要保证旅游的特性。

生态化养殖的探索之路

种养结合 生态旅游

生态养殖的建设,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农业物联网和智能设备来实现。生态化养殖、智慧养殖都必将是科技兴农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倡导的智慧农业的典范,所以,未来,生态养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农业科技化的大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