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疫情隔离在家,重新拿起柴静的《看见》,捧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蓝色基调的封面,柴静微笑地望着一个农村的孩童,她的身旁是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我想,柴静用这张照片作为封面的目的,是不是想让我们既看见她,又能看见那些曾经出现在她新闻采访中的普通人呢?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序言里面写到:“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其实,不论做任何事情,找到通往人心的路是最艰难的。

作为新闻工作者,柴静通过“关心”的方式走进人心。“不是以央视记者的身份与人交往,是以一个人的状态去跟人交往。”书中记录着她这十年新闻采访过的新闻人物:非典中的病人和医护人员、连续服毒的学生群体、同性恋、女囚犯、虐猫者、外国志愿支教者等等。当然,所有人物是不能脱离所涉及的新闻事件。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随着走近这些人物,重新了解地震、环境污染、两会、非典、华南虎事件等等或大或小的新闻事件。柴静的语言,如同她的名一样安静平实,有岩石般的坚强,却不冰冷。

仿佛邻家女孩穿着牛仔体恤,坐在小马扎上面,和你面对面聊着这些年过往的事情,那些曾经向她倾诉的人。她试图用自己的冷静,引导我们走进新闻中每一个人物的内心,了解人性在各种矛盾中的纠结挣扎。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世界也好,人也好,本来都是丰富多彩,参差多态的,为什么要通过标签去认识呢?”最初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标签符号认识一个个的人。可是谁能保证,这些标签符号代表的人,是我们看见的真实的那个人呢?

或许只有去掉标签符号,才能看见真实的人,触摸那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性。“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这本书里面,能够看见那些新闻报道里面看不见的细节。仍然记得十年前的非典时期,柴静采访一个白衣天使。打开隔离室的门,微笑了一下,就钻进去。

而在书中柴静写出当时对未知病毒的恐惧,“我离他一米多远,想屏住,却在面罩后面急促地呼吸起来。口罩深深地一起一伏,贴在我的鼻子上,快吸不上气来。背后就是门,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身体不受控制,脚往后缩,想掉头就走。”

当时,柴静站在一位感染发病老人的隔离室里。面对未知的恐惧人人都有,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新闻需要真实,但这本书不是。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在《无能的力量》章节,柴静大篇幅的介绍一个德国人卢安克。他在广西山村义务支教,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十年间,卢安克没有做出什么壮举,也没有培养出标志性的学生。甚至,还因为他没有提高学生的英语考试分数,家长提出意见。

我们习惯于人要做出点成绩来的,可是面对卢安克的无能无为,内心却真的为之感动。卢安克说,“我的学生要找到自己生活的路,可是什么是他们的路,我不可能知道。我想给他们的是走这条路所需要的才能和力量。”

或许,那些大山深处留守的孩子们需要的仅仅是亲人般的呵护。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做加法。不停的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个又一个砝码,总想给自己争取比别人更多的东西。而随着岁月洗礼,铅华退却之后,减法让我们找到真实的自己。

这些减法是人生之中必经的环节,就像一条正弦曲线,从最高点下来的时候,也是减法开始的时候。只是,每个人开始做减法的时间不同罢了。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读完《看见》,我特地把里面穿插的照片,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一遍。田间地头、矮墙草屋、繁华都市、街角巷尾的采访,或者是人物特写、新闻事件的群生相,新闻无处不在地发生。黑白照片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让我感受那些定格瞬间背后的种种故事。

看见抑或看不见——读柴静《看见》有感

书的前后选用了两张柴静的个人照片,第一张照片清新微笑,最后一张照片成熟温婉,眼睛坚定地凝望远方。或许这就是柴静用二十三万字要告诉我们的,关于她的成长路程。“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人生就像一条大河,不停的流淌,不断的有人离开或进入,不断的有得到与失去。看见亦或看不见的,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关心过那些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