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喜歡看歷史劇或者宮廷劇的朋友,一定看過《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

這兩部優秀的電視劇。劇中由唐國強老師扮演的雍正皇帝肯定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雍正皇帝名為愛新覺羅 胤禛,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在未當皇帝之前,被下人們稱為“四爺”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康熙大帝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還有一位養女,一共是56個孩子。我們現在從這些皇子的名字當中,來發現一些秘密。下面列舉一些名字與大家共參:

1胤褆,2胤礽,3胤祉 ,4胤禛,5胤祺 ,6胤祚 ,7胤佑 ,8胤禩 ,9胤禟,10胤(礻我),11胤禌,12胤祹,13胤祥,14胤禵,15胤(礻禺),16胤祿 ,17胤禮,18胤衸 ,19胤禝 ,20胤禕,21胤禧,22胤祜 ,23胤祁,24胤秘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這些皇子的名字中大多都有一個“礻”字旁的字,這是為什麼呢?

康熙大帝為什麼很喜歡這個“礻”字旁的字呢?


我們今天就來講一講“礻”字旁

“礻”就是“示”字。

在具體講這個字之前,首先請大家記住一個原則就是:凡是帶“礻”旁的字,都跟古代的“祭祀”“占卜”有關。掌握這個原則之後,我們再看接下來的幾個字就都會很明瞭啦。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在中國古代社會文化當中,祭祀這項活動是非常關鍵的。

咱們講到儒家文化,好像就是談怎麼當官、講怎麼治理國家之類,其實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方面,最主要的是祭祀:祭祀祖先,祭祀天地,祭祀山川河流等等。

過去認為,如果鬼神不安,那麼人間也就不會太平。有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一種說法叫“人間未亂鬼神先亂”。鬼神不安,他們鬧起來的時候,人世間就要亂。所以過去儒家文化,祭祀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中國古代,特別是最早的時候,當皇帝的人,最主要是掌握祭祀的權利,所以過去都爭祭器。

古代將“鼎”視為立國的重器,是政權的象徵。 比如詞“問鼎”、“鼎定”、“一言九鼎”。鼎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最重要的祭祀禮器。所以如果它被別人搶奪走了,就意味著政權被瓦解了。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2008年,國務院確定河南新鄭的黃帝拜祖祭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是華夏炎黃子孫於農歷"三月三"在河南省新鄭祭拜先祖軒轅黃帝的隆重儀式。自2006年開始,升格為"黃帝故里拜祖大典"。

過去祭祀祖先,有專門的器具,非常莊嚴,一點都馬虎不得,非常重視。


我們現在來詳細解讀一下“礻”(示)字:

請大家先看一下“示”字最早的甲骨文寫法。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我們前面提到,祭祀這個活動在遠古社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有文字記載最多的活動。(這就是“以讀史的方法讀經”的體現,瞭解當時社會狀況,更利於理解當時的文化。)

從字形上來看,“示”字,從古到今變化不大。

《說文解字》解讀: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

這句話如何理解呢? 簡單的說,就是遠古時代的人在遇到問題時,常常會用占卜的方式去向“鬼神”請示卜問,一般占卜的道具有“龜甲”“蓍草”等。

蓍,讀音同“是”,蓍草是一種草藥。

比如用“龜甲”占卜,會用火燒,龜甲會產生裂紋,占卜的人通過裂紋所呈現出來的“象”,可以預知事物的發展趨勢。至於我們現在人認為那是迷信活動,這一點究竟真假我們不在這裡作討論。

通過占卜,得到的信息,就認為是上天的指示,就叫做“天垂象”。也有通過觀察夜晚的星星,得到的信息,這也叫天垂象。

象,指天象。這裡請注意,這個天象並不僅僅只是指夜空中的星象,我覺得應該包括其它占卜活動所得到的“象”,也稱“文”。

古時的“文”即指事物呈現出來的表象。所以它通假“紋”。紋理,即是現象。

古人通過這個“象”,可以判斷吉凶。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接著看,“示”是由兩部分組成,上面兩橫,下面三點。書上講“從二”僅僅代表的是“天上”,這個解釋也不是很嚴謹,我們不妨把這“二”看成是包括了天和地。

就是我們上節課講到的“上”字的兩橫。《說文解字》系列第六講: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下面三點,講的很清楚,代表“日月星”。

“天、地、日、月、星”,組合成一個宇宙。

也就是說,古人通過占卜,可以得到宇宙中的回應(或者可以理解成“天、地、人三道”),以此來讓自己對事情的發展做出判斷。

這一點,通過古代社會的“大祭祀”的地位可以看出,他們是有話語權的人。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也可以說,他們這些人掌握著一種神秘的力量,這種力量讓帝王都得尊重他們。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只是祭祀那些大鬼神,同樣也要祭祀自己的祖先。

《論語 八佾》第十二章中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翻譯過來就是: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在那裡,祭祀神就如同神真在那裡。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由別人代祭)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樣。

就算到了現在這個年代,每年的清明節和年末的時候,我們的傳統依然是要去祭拜先祖。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大家看,“祖”字也是“礻”旁,就知道它與祭祀相關的。右邊的“且”字,據說最早表示的是男性的生殖器。我們經常提到,古文化是有生殖崇拜的,所以這樣的解釋也有可信之由。

說文解字系列:重新認識“礻”與祭祀

我們再回頭去看康熙皇子的名字,幾個關於“礻”部的字:祜、禮、禧、禛、祿、禎、祥、祉、福……

這些字,大多表示“吉祥、福祐”等美好的意義。我們簡單的來看一下,找找規律。

祜,是福的意思。

禛:以真誠的情意來得福。

禎,吉祥的意思。

祥,也是福的意思。

祉,還是福的意思。

福,解釋為祐的意思。

祐,為幫助的意思。

祉,安定幸福的意思。

以上這些字,基本上都是要幸福、要美好都是祈福安康社稷等等的意思。

有沒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呢?

康熙帝當年給他兒子起名字,一定是查字典的,就照著字典挨個起。他自己還下令編制了一部《康熙字典》。

而“胤”字的意思是:子孫相繼承的意思。

現在明白古人的名字都有很深刻的涵意了吧,哪像我們現代人隨便起個很炫的名字就感覺很美了。

結語

講這麼多細節的內容,就是想讓大家重新認識漢字,弄懂了單個字意思,再讀古文,就明白古人寫文章用字是非常的講究,不多用一個字,不少用一個字。表達某個意思,用字是很嚴謹的。也希望我們後輩子孫能將這些文化繼承與發揚起來。

也歡迎大家在文下留言,因水平有限,難免訛誤,還望大家不吝賜教,共同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