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中元,綽影婉約,我點一盞明燈對夜,祈禱我逝去的親人,安寧。

中元節,俗稱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寒衣節合為三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古時七月半是隆重的節日,從張岱: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

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便可知,民國期間七月半時遠比“七夕”、“清明”熱鬧的節日。

如今冷落只於祭祖驅鬼一項。

月冷西牆,今日閉關不出吧。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中元來源

“中元節”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時祭。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雲:

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

起初,“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後,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對於祭祀亡靈,是個很好的選擇。

我們可能聽過這樣的傳說:

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

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還有另外一種流傳比較廣的說法來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

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

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說:

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

中元習俗

古時,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

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

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人們認為,中元節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也稱“燒包”。

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

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登。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

這是因為“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做茄餅

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民間認為,茄餅可以成為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送羊

農曆七月十五,還被稱為“送羊節”。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說:“羊,祥也。”在古代,羊代表吉祥之意。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

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

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為送一對面羊。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不管是燒袱紙送祝福,還是捧雛菊寄哀思,或祭先人,亦或是放河燈,即使是陰陽相隔,也隔不開彼此的牽掛和思念,坦然面對死亡,好好珍惜當下,是中元節真正的意義所在。

冰心有這麼一段文字:

母親, 倘若你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 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有些人一旦離開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那些離開了的人啊,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還是會夢到那熟悉的身影,還是會想起那曾經的日子,還是會不由自主地流眼淚。

中元節丨放一盞明燈,遙寄相思

我們都知道人總會有離開的一天,只是沒想到,有些離別如此措手不及,他們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們永遠不會離開。

經歷離別之後,你才發現自己有那麼多的後悔,有時候,我們會想:如果時間能夠倒退,該多好。

後來,我們終於明白:

有些事,有些人,錯過了就不會再來。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陰陽相隔,彼處,此處,永無相見之時,只能為你點燃一盞長明燈,但願它能照亮你來時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