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老方丈的做法值得學習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座寺廟,禁止僧人深夜私自外出。這天,老方丈在廟裡巡視,發現一個很隱蔽的牆角有一把凳子,他想一定是有和尚私自外出了。於是,他把凳子放在了一邊,自己站在放凳子的地方。

孩子不聽話,老方丈的做法值得學習


過了一段時間,方丈聽到牆的另一面發出了聲音,於是自己就半蹲下來,裝成是一把凳子。一個小和尚翻過牆,踩著老方丈的後背,穩穩當當地落到了地上。正當他想搬走凳子時,才發現方丈站在那裡,立馬嚇得不敢說話了。

老方丈看著那位小和尚,並沒有責備他,而是輕輕說道:“天色不早了,你也早點回去睡覺吧,明天還要早起呢。”

從此以後,小和尚再也沒有深夜外出過。

故事中,老方丈發現小和尚翻牆外出時,並沒有按規定當場抓住小和尚,嚴厲地懲罰他,殺一儆百,以告誡其他的和尚,而是用寬容深深地感化了小和尚,給他一種心靈上的震撼,讓他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主動糾正自己的行為。這種睿智的做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孩子不聽話,老方丈的做法值得學習


忽而想起與之類似的例子。小時候,我從沒有見過外公和太外公,他們在我出生前就過世了,但母親經常給我講有關他們的故事。

太外公不愛罵人,經常是笑眯眯的,但他管理家中竹園的時候,沒有人敢來偷竹子。其實早先時候,也有人來園裡偷過竹子,被太外公發現了,他揹著手,輕輕走到偷竹子的人跟前,笑眯眯地說:“你砍這些溼竹子不好用,我這裡有一些幹竹子,比這個好,你拿回去用吧。”結果,那人沒有拿走溼竹子也沒有帶走幹竹子,以後再也沒有來過太外公的竹園。

母親說,比起智慧的太外公,外公的做法就差太遠了。同樣有人來園子裡偷竹子,外公發現後,老遠就大喊大罵,並且舉止木棍追趕偷竹子的人。看起來外公脾氣暴躁挺厲害的,但小偷並沒有因此而害怕,還是屢屢來園裡偷偷地砍竹子。外公用木棍追打的次數多了,偷竹子的人後來竟然跟外公對著幹起來……

孩子不聽話,老方丈的做法值得學習


上述的故事中,老方丈和我太外公的做法如出一轍,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心靈震撼。每個人在犯錯誤的時候,原本心裡是有愧疚的,被人發現後又有些害怕,當他害怕的事情並沒有發生,反而被寬容對待的時候,他的愧疚感就會增加,感動的情緒也會隨之而產生,更容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進而主動改正錯誤;而我外公的方法簡單粗暴,他一打一罵,犯錯誤的人愧疚感就會消失,被打罵抵消得乾乾淨淨,不但不會有反思錯誤行為的機會,反而被打罵激起反抗情緒,嚴重了就會與之對抗,永遠別期望一個人在對抗情緒下認識到錯誤,並主動改正。

孩子不聽話,老方丈的做法值得學習


因此,老師對待學生也是一樣的,打罵是最沒有效果的方法。比如,孩子沒交家庭作業,他說忘在家裡了,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真的寫完忘記帶了;二是沒有寫騙人說忘記帶了,此時如果老師簡單粗暴地批評一頓,會讓寫完作業的孩子心裡委屈由此產生反感情緒,對認識錯誤不利;而那個騙人的孩子一開始撒謊可能還有點心虛,但捱罵之後反而會有一種“扯平”的感覺,他也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不會主動改正。

所以,每次遇到類似的問題,我都會讓學生來我辦公室,給他搬張凳子讓他坐在我旁邊,敘述從前一天放學回到家一直到第二天早上來到學校之間發生的所有的事情,通過敘述幫他回憶作業本在哪裡,為什麼會忘記帶,並且強調以後要在“忘記帶”的環節上加強注意力,努力改正,別讓丟三落四的壞毛病影響未來的生活。而且每次敘述一般都在兩遍以上,如果學生撒謊了,在敘述的過程中總會出現一些小問題,我會讓他反覆敘述,並不斷質疑,一個課間時間不夠用,就用兩個課間甚至更多……這種方法會讓撒謊的孩子感覺到,不說實話太累了,因為要保證每次敘述經過都得一樣,不能有前後矛盾,還不如老老實實寫作業呢,他交作業積極了,老師還可以適當表揚,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畢竟,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改正錯誤才是努力的方向。

孩子不聽話,老方丈的做法值得學習


作為教師,面對性格不同的學生,得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去因材施教,否則根本就應付不了現在的孩子。最後,強調一點,要想讓人認識並改正錯誤,打罵是最無效、最不可取的手段。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