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5. 記述我的四位弟弟

家族的命運史,家國的變遷史。

一位古稀老人,記載書寫的家園夢。

一個普通之家,承載記錄的故國情。

從湖北到平涼,他們是支援大西北的建設者。

《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5. 記述我的四位弟弟

第二章 夢從這裡開始

1、我的實習老師們

2、憶童年讀過的課文

3、社火

4、觀橋

5、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6、篆刻

7、撫琴

8、學醫

9、苗圃

10、望臺對弈

11、隴翠村

12、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13、特殊慶典

14、大姐軼事

15、記述我的四位弟弟

16、懷念人民的好書記劉文政

《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5. 記述我的四位弟弟

記述我的四位弟弟

除了姐姐鍈貞外,我有四位弟弟,即大弟胡鎧,二弟胡鉞,三弟胡錡,四弟胡鈴 。

大弟胡鎧,於平涼一中畢業後報名應徵入伍,在平涼軍分區機關服役,擔任文書工作。一九六七年由部隊轉業後,分配到白銀公司擔任工會主席,處級幹部,現已退休。

二弟胡鉞,平涼一中高中畢業後考入甘肅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他是農大高材生。畢業後分配在甘肅省農科院工作。從事植物遺傳學研究工作,已獲高級技術職稱,現已退休。

三弟胡錡,原蘭州第十四中學讀書,初中畢業後,參加工作,在莊浪縣郵電局工作,現已退休。

四弟胡鈴,原為平涼市藝校音樂班學生,在校學習兩年後因學校停辦,又考入平涼一中,高中畢業後應招在蘭化公司勞資科工作,現已退休。

大弟胡鎧與二弟胡鉞,在平涼一中讀書時是同學。大弟胡鎧為人老成持重,具有一定的組織力,他說話幽默,學啥像啥,工作中富有積極進取精神。時年,他是平涼一中文工團的團長,特長拉小提琴,口琴也吹得很好,會作曲,還能導演。工作後,他與海飛(中國兒童出版社社長)合作的群眾歌曲《工農兵是主力軍》,曾刊登於甘肅日報。他擅長於木刻、板畫、書法,他的板畫與書法作品曾被甘肅省博物館收藏。二弟胡鉞,他手風琴拉得很好,還能演戲,也能搞舞臺設計,他畫的油畫也不錯。大弟與二弟兩人,無論幹什麼事都很認真執著。時年在高中時,他倆在張樹正老師的培養和指導下,都具有文藝特長,成為一中的文藝活動積極分子。一九五八年,一中文工團排演了歌劇《紅霞》、舞蹈《鬧花燈》、《姐妹送糧》等一批優秀歌舞節目,在社會上公演後,反響很大,這些節目還赴蘭州參加了全省文藝匯演,得到好評。當時他兄弟二人均為平涼一中文工團的主力,同學們戲稱他兄弟倆為“二胡”,一提起“二胡”就知道是指他們兄弟。他們在校時品學兼優,都是優秀學生,享受甲等助學金。他們倆在校期間就已小有名氣。

百年老校,人才濟濟。胡鎧、胡鉞兄弟二人在學校老師的教育指導和同學們的相互幫助下,養成勤奮好學的良好作風,這為他們後來走向社會適應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倆在平涼一中時,正“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在這個學校裡渡過了他們人生中最充實最有意義的一段美好時光。在這段學習生涯中,也充分展現了他們各自的才華與特長,這一段歲月確實是他們的黃金時代。

三弟胡錡,小時候同大姐在蘭州生活的時間較長,他先後在寧臥莊小學,晨光小學,桃樹坪小學讀書,後考入蘭州第十四中學。他是我們姐弟中長像最帥氣英俊的一位,他為人忠厚老實,吃苦耐勞。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優秀,曾是班上的學習委員,在班級辦壁報時,從排版、寫字、畫畫等幾乎由他一人包攬。他性格活潑,愛好跳舞,但卻不善言談,總是埋頭幹事。學校畢業後在莊浪縣郵電局工作,他愛崗敬業,在工作中常常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稱譽。

四弟胡鈴,天生聰穎,悟性高,勤奮好學,他兒時,是我們家最懂事的一個孩子。他辦事主動認真,看問題深遠,自立能力很強,總是善於幫助別人,助人為樂,兒時的胡鈴,給媽媽省了許多煩心事。我們大家十分喜歡這位小弟。他小學畢業後考入平涼市藝校,但後來因學校停辦,他又考入平涼一中,他雖然在文革中沒有學到多少知識,卻是在藝校一段專業學習中受益不少,如拉小提琴、二胡等樂器。他還寫得一手嫻熟秀美的鋼筆字,他能寫詩歌,還能作曲。他在平涼一中高中畢業後應招到蘭化公司,在該公司勞資科工作。

我們姐弟在媽媽良好的家庭教育下,雖歷經了種種困難,但都具有著堅強的性格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在困難生活中鍛鍊成就了我們不屈不撓的意志和精神,也培養了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我的四位弟弟都不抽菸,不喝酒,他們一個個都勤奮好學,自立自強。走向社會後,都能勝任自己的工作,並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有所建樹,他們一個個都做出了優異成績。他們也都在奮鬥中建立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並生活得幸福美滿,有滋有味。

時過境遷,如今姐弟們的子女已遍佈祖國各地,也有在歐美的,他們都有了自已幸福的生活和工作的天地。我與四位弟弟雖相隔遙遠,生活不在一處,但我們姐弟於艱苦年代一起摸爬滾打,相依為伴,在患難與共中建立起的感情無比深厚,這篤深的親情把我們姐弟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無論相距多遠,總是時刻惦念,關顧眷戀著對方,多有鴻雁傳書,經常相互噓寒問暖,不時傳遞著親情間的關愛。

暮年,我的腦海中不時浮現著四位愛弟的身影。

2014年6月10日

《戀愛與義務》:第二章——15. 記述我的四位弟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