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最近幾個朋友聚會聊天,聊起家裡的大寶二寶時,我們驚奇地發現:無論是兄妹、還是姐弟,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 “老二要比老大精明的多”!

而這一點,很多二胎媽媽都深有體會~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魚兒:

我家老大就是比較傻,被妹妹欺負了也不吭聲,下次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還是先給妹妹。有時候我都替他著急,總是被欺負也不是回事兒呀。

反觀妹妹呢,就機靈多了,小嘴特別甜,就算惹了哥哥生氣,三言兩語就哄好了,真是個人精。

@迷糊的桔子:

比如兩個孩子鬧騰要買某個玩具,6歲的老大就哭天喊地“媽媽,我要這個;媽媽,我要買這個……”循環往復;

4歲的老二也會重複老大的行為,但是如果1分鐘後發現沒人理他,就會轉變策略,“媽媽,我們去聯華超市玩吧…”“阿公,我帶你出去玩吧,我們去看魚吧…”然後就帶到某個玩具店裡去了……


難道真的應了那句話“老大傻老二精”?難道“出生順序真的會影響智商”?

(Ps.這裡的“傻”是說相較而言,老大更加憨厚老實,而老二則更加嘴甜機靈。)

一、 出生順序會影響智商

1984年,高爾頓通過對英國傑出科學家進行統計,提出了“出生順序會影響個人智力”的觀點,並推測家中的老大,一般都會比其他孩子聰明。

據《經濟導刊》2007年對《時代》的編譯報道,一項對企業首席執行官的調查發現,在董事會上坐頭把交椅的43%是家中的老大,33%是老二。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就拿我們同事小Z來說,她和姐姐相差3歲,直言自己也覺得“姐姐更加聰明”。

比如,姐姐總是能更快速地聽懂大人的指令。每次媽媽讓她們找東西的時候,媽媽只需要說一次,姐姐就心領神會了…而她則一頭霧水,需要媽媽再重複好幾次…

讀書也是,姐姐總是上課認真聽一下,做練習的時候就能舉一反三了。而她總是要題海戰術,各類型的題刷好幾遍,才勉強可以。

心理學家羅伯特及其助手,提出了“家庭智力集合模型”,其主要觀點為:家庭中每出生一個孩子,整個家庭給孩子帶來的智力環境水平就會降低。

我們可以想一下我們自己,只有大寶的時候,我們可能會選擇給孩子上最優質的輔導班、請最好的助教、還會報好幾個興趣班培養孩子的興趣等。

然而,隨著二寶的到來,迫於經濟壓力,我們則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可能更傾向於選擇一些良好的輔導班,而不會堅定地去選擇最優質了,興趣班的數量也會酌情減少。

二、獨寵 → 競爭,成長環境的改變

在老二出生前,很長一段時間,老大都獨享著家人的寵愛,因此老大會更加的以自我為中心,性格比較清冷、高傲,看誰都冷冷淡淡的。

直到弟弟或妹妹出生,家裡所有人的注意力突然都轉向老二,老大意識到爸爸媽媽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了,開始想方設法地重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甚至會出現行為的倒退。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比如,突然和同學吵架、不寫作業被叫家長,哭、鬧、甚至打滾,其實都是想引起父母的關注。

而老二呢,從他出生起,就處於一個競爭的環境。上面有一個無論是年齡還是知識,各方面都比他領先的哥哥或姐姐,他從出生就學著分享(爭奪),父母的愛、喜歡的玩具、好吃的食物……

哥哥或姐姐比他早出生,意味著比他更早地和父母建立了親密關係。為了讓父母更加關注自己,他必須努力地表現自己。

他還會認真地觀察學習,將哥哥姐姐好的地方學過來,不好的東西摒棄掉。所以老二一般觀察力更好,更會看臉色。

因為他年齡小,在體力、智力方面都比不上哥哥姐姐,所以他會選擇用“甜言蜜語”來討好大人。這也是為什麼老二的嘴巴總是很甜,經常“愛媽媽、心疼媽媽、抱抱媽媽”不離口。

三、老大沉穩、老二靈活

隨著老二的成長,父母會讓老大學著去照顧、包容弟弟/妹妹,在這個過程中,老大成為了大哥哥/大姐姐,變得更有擔當、更有責任心。

老大有時也會指使弟弟/妹妹幫他做事,比如取個東西、跑腿買點零食……他享受著這種支配地位帶來的便利,因此會更加有控制慾,甚至有點強勢。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這種性格特點,使得老大的事業心常常比老二更重,他們不甘落後,非常上進,從事領導方面的工作會更有優勢。

老二呢,反抗不了,也不敢反抗,被指派慣了,所以屬於一種服從的地位。他們通常活潑好動,很率真,是家裡的開心果。見了所有人都是笑盈盈的,特別隨和、討喜。

個性比較依賴,喜歡粘人,思維跳躍,想象力更為豐富。注意力容易分散,獲得成就的動機沒有老大強。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二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想服從老大的指派了,這時他們就會找各種藉口,來婉拒老大的“要求”。所以老二往往更加靈活,相處起來更舒服。

四、父母的育兒經驗

懷大寶的時候,沒有經驗,第一次當爸媽,從懷孕、孕檢、能吃什麼、怎麼睡、怎麼躺…都十萬分小心,生怕寶寶有個好歹。生下來後,又要學習怎麼抱、怎麼餵奶、怎麼哄睡、添加輔食…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嚴格照書養,絲毫不敢懈怠,父母的小心翼翼,傳遞給孩子的就是沒有安全感。因為孩子只感受情緒,所以老大的防禦心理會比較重,更加敏感,讓人感覺有點高冷。

養老二的時候,因為成了“過來人”,所以多了幾分淡定,更加能夠放開手腳了,即我們俗稱的“照豬養”,父母的這份從容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和人相處時防禦心理不會那麼重,心思比較單純,更加隨和。

我國傳統的對“長子”厚望的寄予,使得父母不可避免地對老大的要求更加嚴格。所以老大更加守規矩,話更少,給人的印象通常是不夠圓滑。

而到了老二這裡,很多要求標準都降低了,所以老二會更加地放鬆,更會表達,看上去顯得更加機敏,好相處。

心理學家研究過,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的性格相似概率,並不會比兩個陌生人之間的相似概率高。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性格本身就不同。

出生順序影響智商?老大傻老二精,是真的嗎?

而成長過程中,孩子們取得父母關注度的多少,採取什麼樣的對策和競爭,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所以,手心手背都是肉,二寶很可愛,也別忘了抱抱大寶哦~

你家老大、老二性格差異大嗎?留言區一起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