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还能幸福吗?”我采访了100多位过来人,发现了这5个规律

小说《围城》中曾说: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子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芸芸众生,进进出出这终结不了的迷局。

这5年来,我做过无数次婚姻心理咨询,帮助过几百位离婚人士和单亲妈妈。每一次,我都会习惯性地问他们一句:你有没有问过自己,你从这段婚姻中得到了什么?

有些人听完后怔住,下意识地说:“如果不是一直失去,我又怎么会离婚?如果我得到了什么,最多也不过是得到了教训吧!”

是的,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教训。

但怕只怕,你以为的教训,往往还埋藏着往后继续犯错的源头。

人生百态,道路千条。离婚后的路是什么样?能走出多远?到达怎样的目的地?真的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所以,当有人问我:离婚以后,到底我要面临怎样的生活?我还能幸福吗?我会告诉他这5个规律。

规律1:离婚后的2、3年里,你也许感觉会更糟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离婚后你们过得好不好?

2200多个回答中,几乎90%的人都在说好。

有人因此说:看来不婚不育保平安,真是对的啊。

但我说:那是因为过得不好的人,不会来回答这个问题。

离婚可以止损、可以避免家庭中更加不幸的事情发生、甚至可以挽救生命。但是,离婚并不是立刻换来幸福的良药。

国外有一项研究,用10年的时间,来追踪离婚人士的自尊水平轨迹。

“离婚后还能幸福吗?”我采访了100多位过来人,发现了这5个规律

婚姻解散前后的自尊发展。(资料来源:Bleidorn等,2019。)

可以看到,以离婚事件为分割点,自尊在其后20多个月的时间里,继续下行至低点,然后缓慢回升。

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幸福能力密切相关。自尊低的人,不会真的认为自己过得很好。

其实,这是符合离婚前后人的心理变化的。离婚者面临亲密关系的失落,必须重新适应自己在社会上与亲密关系上的角色,这个过程将带着愤怒、忧虑、矛盾、无依与痛苦的感觉,自觉失去魅力、毫无是处也丧失对生活各方面胜任的感受。

在这2、3年的时间中,很多其实都还沉浸在自我伤害的状态中,他们要么死死抓住过去不放手,要么深感自卑,觉得自己再次获得幸福的机会渺茫。

我见过不少人,一遇到人就不停痛诉前任罪状、或者不再相信男人、或者谈论亲密关系成为他们的禁忌与痛点……这样的人,不论他们多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过得其实很好”,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仍是痛苦的,他们还留在过去、留在伤害中。

认识到这一点,你才不会轻易地否定婚姻的价值、盲目相信离婚是救赎的灵药。你要知道,无论离不离婚、什么状态,始终是你自己与时间相处。

死亡的婚姻像一个恶性肿瘤,离婚就如同一场艰难的外科手术,手术之后,一定给予时间疗愈与恢复,机体才能恢复健康生机。而我会鼓励你们:我们不期待自己一念成佛,只要比昨天好一点就行了。

所以你要明白:第一、你知道这些痛苦终将过去;第二、你愿意与痛苦共处,并且在沉淀与自省中,等待时间最好的安排。

“离婚后还能幸福吗?”我采访了100多位过来人,发现了这5个规律

规律2:再婚越着急,往往越后悔

离婚后,当然有再次进入婚姻的自由。据统计,80%的人在离婚后选择了再婚。

但我的建议是:别着急,更别有“找下家”的心态,不然,你百分之百会失望。

曾经有个姐妹,说前夫很快就再婚了,天天向她示威秀恩爱。为此她很难受,问我:“难道我很差吗,我是不是真的没人要了?”

我告诉她,离婚后的再婚不是一场竞赛,不是谁更早找到下家,谁就赢。更何况再婚越草率,越容易让人看笑话。

果然,不到两年,她的前夫又陷入家庭大战,一度闹到法院。

在感情中,我们常常看见一些人,总是不厌其烦地踏入同一条河流,重复犯错。对这些人,人们冠以“渣男收割机”、“绿帽接盘侠”等戏谑称号。

成年人的思维行为模式是稳定的,一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特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我们都带着童年的缺失、去寻找那个能让自己完整的人,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重蹈覆辙。

然而,最难让人接受的真相是,一个人并不能只固着于婴儿发展层面,而寻求一个满足自己早期缺失的理想幻象,使自己的生活安全而充实。幸福婚姻的秘密,就在于真实地看到伴侣的原貌、接受他们活生生的血肉。

着急再婚的,无非是放弃了自我,而把重心从自己内在转移到别人身上。

更何况,二婚往往比头婚更复杂,夹杂了更多的利益和计较。盲目地一脚踏入,只会让今后产生更多的问题。

“离婚后还能幸福吗?”我采访了100多位过来人,发现了这5个规律

规律3:不管孩子的那一方,不一定过得更好

我经常会听到一些单亲父母骂前任:“一离了婚,人就像死了一样,对孩子不闻不问,一分钱抚养费也不出。”

这种人真的该骂。

前任“渣”起来,表现千万种,个个都让人咬牙切齿——

离婚是你造成的所以孩子归你负责,我不管;

孩子反正跟你姓不跟我姓;

新娶妻子或者妈妈强势、自己没有财政权;

债台高筑,身无分文,找我要钱也没有……

但种种原因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人的自私、冷漠、短视和没有担当。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造成了亲情的断裂,迟早会被自己犯下的错反噬。

在《奇葩说》中,颜如晶曾说过一番话,让高晓松落泪——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一集到第二十集,他会慢慢地变。”

“连续剧你不看,可以补,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你不看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父母是孩子前半生唯一的观众,孩子是父母后半生唯一的观众。”

“离婚后还能幸福吗?”我采访了100多位过来人,发现了这5个规律

我曾见过不少离了婚没要孩子的男女,在咨询师里痛苦流涕,其中尤以女性为盛。

有一位姐妹,离婚后再嫁得不错,又生了一儿一女,然而迫于新任丈夫的压力,她竟5年时间里没去看过一次与前夫生的老大,导致孩子竟不认她这个妈妈了。

这位姐妹告诉我:“这辈子,我都会受到良心的煎熬,我的人生已经不可能再完整了。”

有人以为,为了自己的幸福,把亲子关系先放一放没关系,反正我是孩子的爸爸妈妈,血缘在孩子就不能不认我。

这样想,是高估了自己的位置,低估了现实的残酷,更无视了孩子的感受。

所以我经常对那些埋怨前任不管孩子的单亲家长说:“该争取的你要争取,实在没办法也别气到自己,因为他们会得到惩罚的。”

规律4:越自强,越容易看开恩怨

有人问我:“怎么和前任和平相处?”

我的回答很简单:自强,把自己的生活搞好。

在我经手的100多个离婚案例中,能够和前任保持正常、良好的沟通关系,往往有以下的特点:双方都有比较稳定的工作、都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都比较自强和自律。

大多数时候,前任的可恶,不是来自于客观事实,而是来自于你的观念。正因为现在生活不幸,对方才成为始作俑者——他要么对此承担责任,有义务帮我度过难关,要么就是我的敌人,老死不相往来。

真相是,当一个人找不到力量把自己支撑起来走下去的时候,就只能立一个靶子或替罪羊,去合理化停滞不前的个人现状。

这样,却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

而当你选择了向上的道路,拥有了掌控生活的力量,那个可恶之人,对你而言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你不再对他的可恶念念不忘,且能够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就像一位被离婚的家庭主妇,当她刚离婚时,愤怒地指责前夫无情,悲观地认为自己前路渺茫。然而等进入职场开始打拼、懂得用自己的双手来争取未来之后,有一天,她打电话给我,兴奋地说:

“今天,我带孩子跟前夫吃饭了!我从没有想到,自己也能这样从容自如地面对前夫。我更有自信了,似乎也看穿了他的无奈和可悲,能够和他平视了!这并不代表我想复合,而是,我们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能让我更加舒服的状态。”

“离婚后还能幸福吗?”我采访了100多位过来人,发现了这5个规律

规律5:离婚父母关系处理得越好,孩子心理越健康

离婚给孩子到底造成了怎样的伤害?

一言以蔽之——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动摇甚至崩溃了,是离婚带给孩子最大的负面影响,关乎孩子一生的成长。

而安全感的破坏,并不是在于父母彼此分开的现实状态,而是父母分开时,向孩子所传达的态度和情绪——让孩子感觉自己不被爱了。

“你是值得无条件被爱的”,这个重要的承诺,父母应该种进孩子的灵魂深处,这正是安全感萌发的根基。

有些家长说:“可是,孩子爸爸事实上就根本不爱孩子,这样的话我说不出口啊!”

的确,对不负责任、不懂爱的父母,我们的确应该谴责。可是,这种谴责没有必要在孩子面前进行。刻意地让他知道,他有一个糟糕的父亲/母亲,哪怕这是事实,也会让他充满困惑、愤怒和失落,产生自卑感。

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发现,单亲家庭中孩子的情感健康,更多地取决于以下几点:

父母之间冲突的激烈程度;

有监护权父母的养育技能;

没有监护权父母的参与;

经济困难程度、生活压力的变化等等。

所以,有了孩子的离婚,就不仅仅是两个人带着恩怨彼此分开这么简单的事情,双方如何解决冲突、如何提升自己的养育技能、如何配合教养孩子,是离婚父母的重大议题。

很多有觉悟的父母,为了孩子,应该用更加积极、克制和得体的态度,去处理和前任的关系,保持一种“工作伙伴”般的合作。

没有人会说,这种合作会很容易。离婚父母的关系处理,和他们的人品、道德观念和修养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晴朗发现,但凡人们能够从以前的婚姻角色中跳出来,用降低期待、平静沟通的策略,就能收获很大的效果。

一对离婚后仍是朋友的夫妻,曾经这样总结他们的相处原则:

“我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有什么需要,也是直接说,不绕弯子。关键是,我不期待他与我有相同的看法、相同的感受,也不指望我的需要说出来以后,他能够满足。”

“离婚后还能幸福吗?”我采访了100多位过来人,发现了这5个规律

结语

离婚后的生活幸福度,其实最终取决于如何看待上一段婚姻,并在哀悼之中,看到自己、疗愈自己。

如果一味将错误推到他人身上,并寄希望于某个人来救你于水火,来个咸鱼大翻身,那你这婚,算是白丽离了。

每个人,都必将在痛苦的经历中成长,学会处理这些痛苦并继续前进,是前行者不能放弃的姿态。

婚姻是一个金漆的鸟笼,你是主动逃生也好、被迫放生也好,鸟飞出了笼子,要么天地遨游、要么终究在另一个鸟笼找到栖身之所。

希望你的下一步,风和日丽,海阔天空。

【晴朗老师专栏《婚姻必修课:这样离婚,不伤孩子》持续更新中,让您拥有更通透的婚姻,把握婚姻危机下的亲子教育,请关注专栏更多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