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更是干支歷卯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3月5-6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而西南和華南已達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一、驚蟄後雪訪徐孟堅不遇坐待甚久

宋代 曹彥約

忽忽弄明珠,紛紛擁塞酥。

都忘春老大,復作冷工夫。

甲拆遲先達,芳菲約後圖。

興來還興盡,呵手復須臾。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二、驚蟄日雷

元代 仇遠

坤宮半夜一聲雷,蟄戶花房曉已開。

野闊風高吹燭滅,電明雨急打窗來。

頓然草木精神別,自是寒暄氣候催。

惟有石龜並木雁,守株不動任春回。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三、驚蟄家人子輩為易疏簾

宋代 范成大

二分春色到窮閻,兒女祈翁出滯淹。

幽蟄夜驚雷奮地,小窗朝爽日篩簾。

惠風全解墨池凍,清晝勝翻雲笈籤。

親友莫嗔情話少,向來屏息似龜蟾。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四、詠廿四氣詩 驚蟄二月節

唐代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㸦矩修。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五、幕客雲日為驚蟄節然有作

明代 孫承宗

誰負旋乾手,當春起蟄蟲。魚龍驚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戶身方遠,昂霄意已雄。俗聾誰與破,予欲問豐跂。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六、觀田家

唐代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七、墨竹三首 其三

金朝 龐鑄

千梢萬葉玉玲瓏,枯槁叢邊綠轉濃。

待得春雷驚蟄起,此中應有葛陂龍。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八、癸丑正月風雨中偶成 其一

明代 袁華

入春彌月雨霏微,驚蟄無雷雪又飛。撫節不愁花蕊晚,感時惟恐麥苗稀。

當歌對酒愁難遣,問舍求田志己違。只尺相望不相見,空吟偪側思依依。

描寫驚蟄的古詩(八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