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引言

每次朝代更替時,都會留下許多傳奇的故事,也會讓歷史記住好多傳奇的人物,吳三桂就是其中一個。大多數人對吳三桂的瞭解都來自於

“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浪漫愛情故事,而歷史上對吳三桂的評說卻充滿爭議,褒貶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吳三桂故意延誤戰機,沒有及時進京勤王,才導致崇禎皇帝遇難,在李自成攻下京城之後倒戈投靠李自成,又因為美女陳圓圓引清軍入關,斷送了漢族人的江山。但這些說法是否是真實,他又是怎樣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

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一、吳三桂是否真的故意貽誤戰機

其實,朱由檢很早就有讓吳三桂撤離寧遠,進京勤王的想法,但是並沒有直接下達聖旨,而是交由內閣商量,內閣以撤離寧遠就是無故丟棄國土為由,不同意吳三桂進京。後來,朱由檢又多次要求內閣首輔陳演擬旨讓吳三桂進京,但都被陳演以各種理由拒絕了。

在朱由檢決定要召吳三桂進京勤王時,曾有朝臣算過一筆賬:召吳三桂進京勤王需要一百萬兩軍費,當時大明王朝的國庫已經極度空虛,大臣們就希望崇禎皇帝可以拿出自己的皇銀內帑來充當軍餉,但崇禎皇帝只是一味哭窮,並沒有做出任何實際性的反應,當時的左都御史李邦華曾經勸誡他:“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皇帝也依舊無動於衷。所以說,崇禎皇帝的不作為,也是造成吳三桂遲遲不能入京勤王的重要原因。

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直到宣化和保定同時告急,京城被左右夾擊,崇禎皇帝和內閣首輔陳演才下達詔書讓吳三桂進京,然而吳三桂還沒來得及進京,京城就陷落了,朱由檢也自縊身亡,吳三桂不得已只能退守山海關。由此可見,貽誤戰機的並不是吳三桂,而是內閣首輔陳演和崇禎皇帝自己。

二、吳三桂是否投降過李自成

《甲申傳信錄》有記載:“闖旋以銀四萬兩,犒三桂軍,三桂大喜,欣然受命,入山海關而納款。”也就是說吳三桂是接受了李自成的賄賂,見利忘義投靠了李自成,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也存在著很大疑點。

對於吳三桂在哪裡投降的李自成,並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我們假設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吳三桂在寧遠的時候就決定要投降李自成。我們知道,吳三桂是在1644年3月19日到達了山海關,如果他是在關外投降的話,按照當時的行程來算,他就必須在3月15日左右出發,但那個時候李自成才剛剛到居庸關,京城還在大明王朝的控制之中,吳三桂完全沒有必要這個時候投降。

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唐通在山海關將吳三桂勸降的,當時李自成還在山西,按照當時的形成,勸降使者至少3月11日就要出發,但唐通自己本來也是大明王朝的舊臣,他也是在3月15日才獻關投降李自成的,不可能那麼早就跑去招降吳三桂,從時間上來講,這種說法也不成立。那麼吳三桂究竟投降李自成了嗎?

根據天都山城《女直考》

記載:“脅襄以書召之,三桂進次灤州”。也就是說,吳三桂很有可能是在進入了山海關以後,由於自己父親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才投降了李自成,那麼這種說法又是否成立呢?從時間上來講,李自成三月十五日佔領京城,吳三桂三月十九日進入山海關,三月二十四日到達永平,三月二十七日到達玉田,四月五日又退守山海關,期間是沒有時間進駐灤州的,顯然,這種說法也是存在疑點的。

這樣一來,吳三桂投降李自成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清世宗實錄》中記載了當時的攝政王多爾袞給清帝的奏疏:“招降吳三桂,三桂不從,遂自永平返踞山海關”,這條奏疏也正好印證了這一點。

三、“衝冠一怒為紅顏”是否真實存在

陳圓圓作為秦淮八豔之一,本來就是眾人關注的焦點,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浪漫愛情故事,更是讓人羨慕,那麼這個浪漫的愛情故事究竟是確有其事,還是後人的美好想象呢?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吳三桂和陳圓圓又是怎麼相遇的呢?

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關於吳三桂與陳圓圓的相遇,我們從吳偉業《圓圓曲》中可以理出一條脈絡:吳三桂仰慕陳圓圓的才華,不遠千里的去迎娶陳圓圓,然而卻被田弘遇捷足先登,而田弘遇又是當朝國舅,迫於權勢的壓力,吳三桂只好作罷。崇禎十七年春,京城告急,陳圓圓建議聯絡吳三桂,以備後援,所以田弘遇就請了吳三桂到家裡做客並觀賞舞蹈,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吳三桂被舞姿曼妙的陳圓圓所吸引的。

吳三桂和陳圓圓就這樣相遇了,而田弘遇為了保一家平安,就把陳圓圓許給了吳三桂。後來,李自成入京,建立大順政權,其手下大將劉宗敏就霸佔了陳圓圓,此後才有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的故事。然而,這個故事也是存在諸多疑點的。

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首先,按照當時的法律,在外的武將無召不得入京,吳三桂不可能在沒有天子詔令的情況下私自進京併到田弘遇家做客;其次,田弘遇早在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就已經病逝,根本不可能在後來的崇禎十七年春天邀請吳三桂做客。那如果這種說法是假的,吳三桂和陳圓圓又是怎麼相遇的呢?

由李天根《爝火錄》記載:“盡棄輜重,美女,金銀,子盧溝橋至固安百里,衣物盈路……三桂徐收所得。”,也就是說,李自成在兵敗逃亡時,曾經丟棄過美女,再加上吳偉業《圓圓曲》“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一聯,我們便可以確定,吳三桂是在李自成兵敗以後才遇見陳圓圓的,那麼“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顯然不成立了。

四、吳三桂是怎樣降清的

既然“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是假的,那麼吳三桂為什麼要引清軍入關,背上“三姓家奴”的罵名呢?其實,吳三桂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向清軍求助,薊遼總督王永吉曾想寫信向多爾袞借兵求助,聯合對付李自成,但又怕借兵失敗,所以讓吳三桂做了這個求助人。

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中記載了吳三桂“泣血求助”的內容:“我朝之報北朝者,豈唯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可見,吳三桂雖然提出了割地的想法,但還是以“我朝”自稱,而且稱多爾袞部為“北朝”,顯然,他還是忠於大明王朝的,那他又是如何投降清軍的呢?

接到吳三桂的求助信後,滿洲國內閣大學士範文成曾分析了當時的局勢:關內已經是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急需要一個統一的局面;即便國內還有些大臣在努力堅守,但也只是為了自保。聽從了範文成的建議之後,多爾袞便回覆吳三桂說:“伯若率眾來歸,必封以故土,晉為藩王,一則國仇得報,一則身家可保,世世子孫長享富貴,如河山之永也。”吳三桂對於多爾袞的招降避而不談,但借兵心切的他就沒有按照薊遼總督王永吉的建議從長城以外的息烽口讓清軍入關,而是直接答應讓他們進山海關。

明末群雄並起,邊關守將吳三桂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降清之路的

然而,一介武夫吳三桂並沒有和陰謀家多爾袞比肩的遠見卓識,把清軍放入山海關,就已經註定了他後來的失敗。當時吳三桂與李自成已經展開激戰,但清軍進入山海關後卻按兵不動。吳三桂只能再次尋求幫助,再度招降未果,多爾袞便要求吳三桂全軍向滿族人一樣剃髮,方可出兵援助,吳三桂無奈只能答應。自此,便有了剃髮稱臣,歃血為誓的說法。

後來,李自成兵敗,吳三桂擁太子入京,但他卻不知道,他此次借兵失敗了,他的軍隊早已被多爾袞控制。他還沒有將太子帶入京城,就遭到了多爾袞阻攔,逼迫他去追擊李自成,多爾袞為了顯示清軍“仁義”,還封他為官,自此,沒有遠見的吳三桂就稀裡糊塗地成為了清朝臣子。

結語

由此可見,吳三桂即便是在清朝做官,也只是屈就,投降並非是他的本意。當然,無論後人說他是“三姓家奴”也好,說他沒有遠見,陰差陽錯地斷送了大明王朝的江山也罷,我們並沒有真正經歷過真正的歷史,也只能從僅有的史料中去尋找這些傳奇人物存在過的蛛絲馬跡罷了!


參考文獻:

《女直考》

《清實錄·順治朝實錄》

《爝火錄》

《清世宗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