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馬拉松賽跑:打開女子馬拉松的大門

大家好,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聊聊關於馬拉松賽跑的一些事兒。其實,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過跑步,所以,世界上最平凡最普及的體育項目要算是跑步了。但是,作為馬拉松跑,一開始便和肅穆與偉大聯結在一起。日本是舉行馬拉松賽最多的國家,每年平均要舉行各種馬拉松賽二十餘次,所以,日本的馬拉松水平在亞洲一直是首屈一指的。馬拉松賽的前十名中往往佔有兩名日本運動員。日本選手宗茂跑出兩小時九分五秒六的好成績,是世界的先進水平。

不平凡的馬拉松賽跑:打開女子馬拉松的大門


在外國,馬拉松跑規模是板為盛大的。參賽者固然很多,而觀眾卻真的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在這男女老少組成的跑動著的人流面前,應如何去理解他們呢?我們要知道,跑完一個馬拉松賽程,人要消耗大量的水、糖、脂肪,要忍受極大的疲憊甚至是肉體上的痛苦。跑完全程,人的外貌消瘦得幾乎認不出來。而馬拉松選手們都是以苦為貽,以頑強的毅力去經受疲憊、痛苦的折磨。


不平凡的馬拉松賽跑:打開女子馬拉松的大門

因此,在向前跑去的滾滾人流中,無論是男的或女的,青年人或老年人,或者是坐在輪椅車上的殘疾人,他們都是體力和意志的堅毅者。馬拉松的長跑者,就是這樣積年屢月地向跑步要活力,要生命。希臘有一位名叫沃爾坦尼德思的老人,在他九十八歲的高齡時,還參加了一九七六年十月十日在雅典舉行的一次馬拉松比賽,以七小時三十三分跑完了全程,成了世界上年事最高的馬拉松賽參加者。

不平凡的馬拉松賽跑:打開女子馬拉松的大門


而且,這位老人對別人說:我不能終止長跑,正如我不願生命終止一樣。長跑者把跑步和生命劃等號,這恐怕是不準確的,但跑步給人類增添了生命,這已經是鐵一般的事實。所以,對著馬拉松賽選手們,稱讚一歌:“你們是主宰生命的聰明人”,是應該的。如果你更多地瞭解馬拉松長跑的歷史和現實的話,還會在馬拉松跑者的身上,發現向命運挑戰的反抗性格。

不平凡的馬拉松賽跑:打開女子馬拉松的大門


在八十年代之前,馬拉松賽跑還是女子的禁區。一九六六年的盛大波士頓馬拉松大賽,二十三歲的羅巴特·平格夫人要求和男子一道參加比賽,遭到拒絕。但是,她並不甘心,躲在起跑線附近的灌木叢中等到大隊伍經過時,悄悄地混進四百多名男選手中間,到終點時她名列第一百二十四,也就是說她把二百多名男選手甩在後頭。

不平凡的馬拉松賽跑:打開女子馬拉松的大門


後來,又逢波土頓大賽,馬拉松的大門還是不讓婦女走進去。三名女青年,設法騙過裁判混進跑動的人流,然而,跑出三公里後給裁判發現了,一個個被拉了出來。但其中一位叫斯瓦依茲的並不罷休,在別人的幫助下又重新混進長跑隊伍,跑完了全程。婦女們強烈的抗爭,和一個個事實的衝擊,使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大賽的組織者們,明智地修改了競賽規則,從一九七二年起同意女子參加馬拉松比賽,掀開世界馬拉松比賽新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