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传习录-自然科学与儒释道能否统一

杀人放火与救死扶伤到底有没有对错,生与死为什么存在,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些问题到底怎么去解答?笔者试图跟大家在一起研究下,后续会持续更新读书笔记,大家一起讨论。几年前第一次接触佛教的相关经典,发现里面的有一些内容,与现代科学有想通之处,比方说与物理学的量子力学,弦理论,会有一些微妙的联系。例如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一切唯心造,与现代科学对于基本物质的研究就有统一的趋势,原子,电子,夸克等,世界万事万物,最终都是能量的体现,等等。包括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与现在所发现的微生物,就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具体的东西,后面我的读书笔记会持续更新,到那一块的话我们再具体的聊。最近正好在看王阳明,所以我们就从王阳明的心学开始聊起。对了,还有一个小tips,大家如果有兴趣看佛经,一定要在心里面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现在处在了一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教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的时代。佛经原来所要教化的人,他们的自然科学水平以及人民的教化程度跟我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一点一定要牢记。所以原先佛经里面的一些,“不可说不可说”,现在已经未必不可说了。当然的确还是有很多即使现在也不可说。OK言归正传,说回王阳明。

王阳明生于(公元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历明成化、嘉靖二朝。曾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立德立功立言,创立心学门人无数,并且带兵打仗用兵如神,平定宁王之乱时,凭一己之力招兵买马把事儿给办了,区区一介文人,这就不得了了,估计跟这老兄龙场悟道有关系,不禁要赞叹,有道就是不一样。关于他的生平,这里就不再赘述。主要说一下他的心学,重点在心,这个心不是我们肉体的心,是本心,是理,是性,是道,到这里其实又跟佛老联系在了一起。道家的天地与我同根,佛教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以及即心即佛的思想又联系在一起了。看来所有悟了道的人所说的道,就是同一个道啊!

说一下王阳明思想三个归纳的点:第一、心即理;第二、知行合一;第三、致良知。先把重点划出来,为了让大家映像深刻,今日就到这里,具体解释和重点内容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