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說起歷史上的農耕文明,今天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感覺好low,畢竟我們今天都是工業文明、信息時代了,回去看過去的文明當然會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同時覺得農耕文明的誕生那就是挺簡單的事情,一群人有一塊地加上一把種子就能幹出來的事兒,能有多複雜呢?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農耕文明,不少人也會痛心疾首地表示時間太長太久了,沒什麼好值得驕傲的。也正是由於我們身處農耕時代太久了,以至於當近代已經實現工業化了的西方人開著軍艦打上門來時,我們還處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文明時代,明顯和人家不是一個層次,結果理所當然的被打得很慘,簽了一大堆喪權辱國的狗屁條約,這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圓明園的殘骸見證了農耕帝國在工業化侵略者面前的不堪一擊

但其實如果說起歷史上中國農耕文明的產生,那其實還是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可不是隨便什麼民族都能有這個氣運的。中國能夠產生農耕文明,還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兒,中國的特殊環境不僅讓我們領先世界大多數民族產生了發達的農耕文明,也塑造了中國的古代社會與中華民族的基本面貌,直到今天依然有巨大影響。瞭解中國的農耕文明是如何產生的,對於理解中國的歷史與現實都很有幫助。

一、古代農耕文明產生的條件其實非常苛刻

今天的人們覺得農耕文明嘛,那還不就是種地啊,沒看出來有啥了不起的技術含量。但其實細數世界範圍內的古代文明會發現,在原始時代一個地區要產生髮達的農耕文明卻有以下條件需要滿足,缺一不可,條件非常苛刻:

1、首先要有一條大河。農耕文明又被稱為大河文明,注意,是大河,這個“大”字可不是為了組成一個四字詞語看上去比較順眼,而是河太小了還真不成。

搞農業生產首先就需要有水來灌溉祖先們選中的糧食作物,沒水的地方顯然不行。而農耕民族的人由於生產的需要,不同部落分散居住在一片相對固定的地區就成為一種必然。固定居住當然有好處,除了方便種地外,各種例如房屋、牲畜、農具等固定資產也就有了積累的可能。但固定且分散居住的劣勢也很明顯,這導致了農耕部落機動能力較差,農人們的戰鬥力比起遊牧、漁獵部落那些天生的獵人們也偏弱。

如果這條賴以灌溉的河流太小,那麼農耕部落的規模也就只能較小,而小部落是很難維持自己的防禦而保證不被遊牧、漁獵部落搶奪的,只有在大河邊,有了足夠大的部落,才能養活一定數量的常備軍,才有多與的財富修築比較堅固的防禦工事,如是才能保證部落能安全的生產並擴大。

當然光是憑著這一條,地球上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地方其實還不少。非洲的尼羅河與剛果河、中亞的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南亞印度河與恆河、東亞的黃河與長江、瀾滄江乃至黑龍江、歐洲的萊茵河、美洲的密西西比河、亞馬遜河,還有一些不能全部列舉出來的河流從水量上來考慮其實都是足夠養育農耕文明的。

但為什麼最後卻只有其中較少的地區真正產生了農耕文明呢?那是因為還有其他條件需要滿足。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尼羅河與河邊的古埃及文明

2、當地的降水不能太多。一般人肯定會覺得,降水豐富不是應該有利於農業生產嗎?你看今天的炎熱多雨的東南亞地區就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糧食產區啊。放在現代社會的確是這個道理沒錯,但在原始時代可就不是這個邏輯了。

一個地區降水太豐富了會產生什麼結果呢?結果就是河流兩岸往往就會有非常茂密的森林,各種野生植物的生長速度會很快。原始人類有限的生產工具很難將之開墾為農田,而且就算辛辛苦苦開墾出來,由於豐富的降水,還沒過兩天又全是茂密的叢生雜草,那誰能受得了!此外這樣的土地即使開墾出來,如果當時的人們沒有掌握合適的土壤中營養物質保持技術,幾場大雨下來很容易就將地表淺層的養料嘩啦啦沖走,農作物也生長不好,因此也就難以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農耕文明。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黃河,中國的母親河

既要有大河,河流流經地又不能有太多降雨,當地氣候相對而言比較乾燥,這兩個看似是有點矛盾的條件合在一起,就把很多原本感覺有希望的地方排除了。比如歐洲的萊茵河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當地降水就太多了,不適合早期農耕文明發展。反而是氣候相對乾燥的尼羅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比較合適。放在中國而言,長江流域其實也是由於降水太豐富而不合適,而相對比較乾燥的黃河流域就比較合適。因此中國真正發達的農耕文明首先出現在黃河流域而不是長江流域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兩個條件是必要條件,如果都能滿足,爆出農耕文明的概率就很大了,但如果不能滿足下列兩個苛刻條件,一切也難說。

3、大河不能太溫柔,最好能規律性的泛濫氾濫。這個條件就已經不是苛刻,而是太苛刻了,簡直是違反常理。自古以來文明都在傳頌大禹治水的故事,全世界各古老傳說中也都有與大洪水搏鬥的歷史,人類文明史簡直就是一部與水災不斷抗爭的歷史,我們今天不都是要修築水利設施,防止洪水侵害嗎?怎麼還會說河流最好還要經常氾濫一下才好呢?

其實原因還是原始人類生產力太低,在農耕文明的草創之時無法建設複雜的灌溉系統。如果河流太溫柔平靜,沒有周期性的洪水的話,那麼周邊農耕的土地就會因為不斷耕種而失去肥力,變得不適合農作物生長。但一次洪水來臨,就能將大量富含腐殖質的淤泥與養分帶到河灘土地上,等到洪水退卻後就變得很適合農作物生長了。

埃及的尼羅河就是這樣一條非常符合標準,每年基本上都定期氾濫的河,因此早早就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顯然也是一條脾氣不太好的河流,時不時就發大水,但也正是因為這個特性,才能發展出比較高級的農耕文明。當然,相比尼羅河的定期氾濫,黃河就顯得非常的喜怒無常了,給古代中國的先民們造成很大的災難,為了治理水患,中國的先民們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

很多人認為正是由於需要集中力量辦大事(治理水患),中國才在歷史上形成了中央集權制體制,這種說法是很有一定道理的。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大禹治水,他也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4、當地氣溫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熱。這一點結合前面第二點就很好理解了,氣溫太冷不適合農作物生長;太熱的話無非就是兩個情況:如果缺水,太熱的地方很肯能是沙漠戈壁;如果不缺水,太熱的地方基本就是熱帶雨林,這二者都不適合農業文明初期的發展。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塔克拉瑪干沙漠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


但是,一旦歷史上的農耕文明度過了初期發展的階段,積累了一定的生產技術之後,特別是當人們學會如何防止降水將土裡的養分沖走的技術(例如水田、梯田),那麼那些比較炎熱與降水豐富的地區的就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最終在農業生產上比干燥的地區更具優勢了。

比如中國古代的經濟重心逐漸由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就是這個道理。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廣西龍勝梯田

中國古代的農耕文明形成不易,是上天眷顧才有的結果

江南水鄉

因此,總結而言,放眼世界範圍,一個地區在古代能夠形成獨立的農耕文明,這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中國人的祖先是幸運的,因為黃河流域恰好就符合這些苛刻的條件,中華農耕文明才得以形成,中國的先民們也正是從黃河流域走出來,最終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也才有了今天的我們。

我為祖國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而感到自豪,也相信我們能開創更加輝煌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