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卖的不是书,而是卖的带有实体体验的生活方式


他卖的不是书,而是卖的带有实体体验的生活方式

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大家好,我是银行螺丝钉,欢迎来到这期的螺丝钉带你读书。


「螺丝钉带你读书」也陪伴大家度过了几十期,为大家讲解了很多有趣、经典的书籍和故事,比如《不上班也有钱》、《如何读一本书》、《战胜拖延症》等等。


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几位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他的好搭档查理芒格和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分享了他们的人生经历、投资生涯和投资的理念。

大家可以点击下面链接查看部分螺丝钉带你读书合集:

《 》

《 》

《 》

看了《下一代书店》,螺丝钉继续跟大家分享读书心得。


前期回顾:

第1篇:


茑屋书店


与诚品书店类似,还有一家书店,最近几年也大火了起来。那就是日本茑屋书店。


茑屋书店起源于80年代。创始人很喜欢音乐,希望能开一个唱片租赁店。并且想让上班族,能够在上下班的时候,很方便的租到喜欢的唱片。


于是,在当地最火的车站附近的百货大楼,开了一家唱片租赁店。

并且很有创意的,把唱片、书籍、电影带都放在一家店里提供租赁。


这种组合我们今天习以为常,但在茑屋书店创立的时候还是很罕见的。


从一开始,茑屋书店就是想要打造一种生活方式,想要融入到客户的日常生活中。


所以挑选了上班族上下班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并且延长营业时间,方便客户随时上下班的时候来租赁。


茑屋在挑选图书的时候,也希望能塑造一种生活方式。


像诚品书店的书籍多而全,不同兴趣和爱好的人可以在这里挑选自己想要的书籍。

而茑屋书店,比较强调「把店铺选出来的好东西推荐给客户」,并不会把全部的书籍都收入。


茑屋书店认为,现在社会人都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太多的东西。

直接把书店认为适合用户的东西挑选出来推荐给用户,这是更适合现代社会的。


他卖的不是书,而是卖的带有实体体验的生活方式

一站式理念


这个思路有点像螺丝钉的基金组合。


像国内的基金数量有五六千只之多,很少有普通投资者有精力去一一筛选。

那么,就可以根据大家投资的需求,直接推荐合适的基金组合。


比如说指数基金组合、钉钉宝债券基金组合等。

以后大家如果有养老、教育的需求,还会有专门的养老组合、教育组合等。


茑屋也是类似的思路,生活理念顾问。

所以茑屋不会按照传统图书馆书籍分类去划分图书,而是按照生活场景和理念来进行划分。


比如说餐饮类的书籍。

除了书籍,也会准备当季合适的食材、厨具,让客户可以一站式搞定。


不过,若仅仅是这样,茑屋书店跟诚品书店的差别也不会太大。


真正厉害的是茑屋书店对生活理念的衍生:T卡计划。


他卖的不是书,而是卖的带有实体体验的生活方式

T卡会员


我们见到过很多购物商场都会有购物卡或者会员卡,消费之后就可以积累积分。

然后积分可以兑换各种各样的东西。


茑屋书店也有一个类似的卡片,叫做T卡。

2003年的时候推出。


T卡,有一个T积分。

茑屋书店从书籍开始出发,顺着书籍延伸到其他领域,跟其他领域的公司合作,让T积分也可以在这些公司使用。


目前这种T卡覆盖了日本94万家企业。绝大多数超市、便利店等也都在T卡覆盖范围。有55%的日本人都在使用它。


如果你喜欢某一类书,茑屋书店的T卡可以让你方便的享受相关领域企业的商品和服务。


T卡是对书籍的延伸,打破了书店空间的限制,把传统书籍业务的想象空间无限延长。


现在茑屋书店,只有20%的收入来自图书业务,80%的收入来自T卡的特许经营业务。

而这些T卡的消费数据,可以回过头来反哺茑屋书店的线下业务,来获取更多的客户。


T卡会员系统带来的强大黏性,加上线下店的良好体验,这是茑屋的武器。


生活方式


就像茑屋说的,他卖的不是书,而是卖的带有实体体验的生活方式。

书店只是他接触客户的入口。


当然,像亚马逊、淘宝等互联网巨头,也都会发展类似的积分体系。

不过茑屋的优势在于它有体验出色的线下店。


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流量越来越贵,但线下流量比如书店的流量成本没有太大变化。单纯的线上竞争不会动摇它线下的体验。


阿里巴巴等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像这几年也在布局盒马鲜生这样的线下超市。

线上线下相结合,这也就是马云所提出的新零售的概念。


不过茑屋在书店领域,早在2003年就已经开始起步了。


书店搭配咖啡,解决了传统书店的生存问题。

诚品书店把书籍和生活相结合,买书的同时,也可以买别的东西。


茑屋书店则更进一步,直接推荐给客户合适的生活方式。

再利用会员卡,打通了上下游,让书店的边界拓展开,不再局限于书店这个线下实体店。


这就是书店这种古老的商业模式,在现代社会的演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