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到底几点钟睡觉才算熬夜?终于有定论了!

睡眠对健康至关重要,熬夜会增加糖尿病、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还会加速衰老,那么到底几点钟睡觉才算熬夜?是否只要睡眠时间够了,就不算熬夜呢?!

最新研究:到底几点钟睡觉才算熬夜?终于有定论了!


近期,一项发表在《npj Digital Medicine》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你是否准时上床睡觉会对健康产生影响,这项研究由美国圣母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就寝时间规律性与静息心率(RHR)之间的相关性得出的。

研究人员Chawla和他的团队在4年里,通过记录557名大学生的255,736次睡眠时间及就寝过程中的静息心率,得出一个人就算比平时晚睡1小时到30分钟,静息心率也会增加,增加的心率会持续到第二天。

准时就寝的人静息心率最低,而晚睡时间越长,静息心率越高。

不过晚睡30分钟的静息心率影响似乎不大,也就是说你晚睡个半个小时问题不大,静息心率增加的幅度在10%左右,但是晚睡时间超过一个小时那影响就大了,静息心率增加的幅度达40%左右。

总之晚睡的时候越长,静息心率增加越多,晚睡3小时后,增加幅度高达200%以上。晚睡增加的静息心率大约持续到第二天下午6点。虽然第二天可能恢复正常,但研究人员认为如果经常偏离正常时间睡眠,可能会阻止第二天的静息心率变得正常,久而久之导致整个静息心率更高。

已经有文献显示静息心率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生物标记,较高的静息心率是增加全因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独立因素。发表在《Open Heart》一篇文章发现心跳每分钟增加一次,其全因死亡的风险就会增加3%, 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1%,冠心病的风险高1%。

还有,静息心率增加会加速衰老速度!

所以,熬夜并不代表你是凌晨1点睡还是凌晨3点睡,只要每天不在一个点睡觉,就会对你的静息心率产生影响,就相当于熬夜。也就是说熬夜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