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騰氏水產商務網獨家報道:


2019中國漁業統計年鑑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羅非魚產量達162.4547萬噸,比年增長了2.52%。總產量僅次於草魚、鰱魚、鱅魚、鯉魚和鯽魚。

看近幾年羅非魚養殖的發展軌跡,從2014年初羅非魚在經歷過加工廠5.9元/斤的收購價後,羅非魚就如同經歷魔咒一般,從開始的養殖產量增加導致爛市,再到越南巴沙魚衝擊原有出口市場份額,從2014年底,羅非魚基本已經在5元/斤以下的範圍內地位運行,到2018-2019年更是跌到谷底,在4元/斤左右徘徊。


4月10日,海南羅非魚0.6-1斤規格收購價2.9元/斤,1-1.6斤規格3.9元/斤,均比上月上漲了0.1元/斤。粵西1-1.6斤羅非魚收購價3.9元/斤。這樣的價格讓養殖戶在虧損與保本的生死線上掙扎,虧損者眾。面對這樣的現狀,一大批羅非魚產業相關從業者被迫離開了行業,剩下的人在期待曙光的出現。


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2020年3月26日,美國同意對中國115g冷凍羅非魚取消25%關稅的消息傳來,大家似乎又看到了一點盼頭。不過,只要是對羅非魚養殖產業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樣的消息如同雞肋。


2020年,面對國內外社會和經貿環境的鉅變,這條魚是會繼續“黯淡無光”?還是有機會逆境重生?我們先來做個小調查,同時也看看種苗、加工廠、養殖、經銷人士的觀點。


Q:目前海南養殖、加工收購情況如何?


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A:海南昌盛魚鱉種苗場總經理周旭:


海南目前養殖情況整體上正常進行,但總體積極性不太高。一方面是之前海南乾旱天氣影響部分魚塘無法投苗,另一方面是疫情影響,整體投苗緩慢,積極性不夠高。


加工廠板塊,因為去年高溫缺苗,商品魚存塘相對緊缺,加上上個月政府的水產品收儲政策,加工廠收購量比較多,大家抓魚比較猛。


現在補貼時間已經過了,商品魚存塘也在減少,所以這個月的加工量比上個月少了很多。從4月6日開始,加工廠收購價上漲了0.1元/斤,0.6-1斤規格收購價2.9元/斤,1-1.6斤規格3.9元/斤。


未來要看全球疫情的發展,我個人認為應該會比較穩定,穩中有升。


Q:茂名地區羅非魚加工流通情況如何?


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A:茂名錦峰飼料代理商標哥:


我現在從事羅非魚一條龍服務,除了貿易以外,養殖、飼料動保經銷、流通、種苗都有涉及。目前羅非魚的形勢很不樂觀,往年春節後羅非魚的價格最好,但今年情況特殊,市場活鮮需求比去年同期少,魚價低,很多養殖戶不願意出魚。


現在在茂名,1-1.6斤規格的魚加工廠收購價3.9元,活鮮塘頭價有4.2元/斤左右(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行情有差異),但現在市場對活鮮的要求也在提高,以前是1.2斤-2斤都可以走,現在一塘魚1.5斤-3斤各比例都有3成左右的才好賣。現在茂名地區存塘魚還很多,抓的速度感覺有點趕不上魚長的速度,越抓越多。


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加工廠方面,去年因為關稅原因,加工廠都有庫存很多,年前已經提前放假。現在雖然在持續生產,但因為人工不多,效率比較低。因疫情和關稅影響,出口受阻因素增加,難度會更大。雖然政府之前有收儲政策,但不是每個加工廠都能夠拿到這個政策支持,很難全部落地。


總的來說,今年會很難,養殖戶、經銷商、苗場、加工廠、流通商,都不好做。現在養殖戶現在是進退兩難,去年技術差的養殖戶虧本了。沿海地區的魚塘還能加深魚塘轉養金鯧魚,內陸地區的別無選擇,魚塘在那裡,只能繼續養,只能選擇減少投料,降低成本投入。


說實話,現在羅非魚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點養好,養得好依然有機會。去年我跟蹤一塘魚,高密度大規格4.2斤抓魚,即便魚價低迷,但養得好還是有利潤,5.7畝純利超4萬元。


Q:美國減免25%的羅非魚關稅對產業是否存在利好?未來羅非魚產業發展形勢如何?


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A:通威(海南)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易剛輝:


美國羅非魚25%的關稅只是對115g以下規格的產品才取消,這個規格都是很小的魚,量不大,大概是(6兩-1.2斤)左右的原料魚,這種規格魚在出塘的魚中佔的權重較小(20%以內)。


全球的疫情會發展到什麼程度,現在還不好說。美國是羅非魚片的主要消費市場,餐飲和超市是主要消費群。但在美國,現在餐飲很多已經停了,現在的情況跟我們國家春節期間差不多。所以,當前羅非魚產品的美國終端需求量會有較大的下降,超市部分影響有多大現在還不好評估,但在疫情期間,超市的客流量也會減少。


今年這條魚的形勢肯定不樂觀,美國、歐洲、中東是羅非魚出口的主要市場,去年因為關稅,已經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今歐美地區疫情非常嚴重,餐飲營業不正常,很多華人的餐館在3月上旬就開始停業,經營受到很大影響。


在養殖端,目前在海南還算正常。雖然水面有所減少,但養殖技術在不斷提高,畝產量在增加,總產量預計相比往年有所增長。行情一直很低迷,上個月1斤以上規格的3.8元/斤,現在漲了0.1元。目前這個價格,養殖技術好的,可以保本或有微利,技術差的會虧損。


未來的出路在哪?這幾年大家都在嘗試國內市場開拓,我們是有專門的公司在做國內市場,但目前國內羅非魚市場還在開發中,正常的羅非魚市場尚未培育起來,大部分廠家國內市場做得並不好,訂單很少。


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Q:2020年羅非魚面臨哪些機會和挑戰?


A:某羅非魚行業資深人士王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經貿環境的影響有目共睹,水產品進出口受阻,國內經濟發展低緩,但羅非魚或許也面臨著最好的彎道超車機會。


01

挑戰:

1、羅非魚產業過度依賴出口,國內消費量主要以活鮮為主,西南地區為主要消費市場。疫情在全球流行,讓出口受阻,短期內,加工廠難以擺脫庫存積壓的困境。

2、目前國內養殖魚類價格普遍處於低價位運行,在大眾固有的消費觀念中,羅非魚是一種相對低端的產品,在消費心理上需要打破壁壘。

3、國內整體經濟發展低緩,消費力下降。

4、根據預測2020年厄爾尼諾現象將會達到頂峰,全球氣溫升高,華南羅非魚養殖面臨高溫威脅,需警惕鏈球菌病暴發。


02

機會:

1、疫情蔓延,國際經貿受重創,水產品進口減少。疫情影響下,國外巴沙魚進口不順暢,國內羅非魚出口受阻,這給開發羅非魚內銷市場提供了條件和機會。

2、國內經濟發展放緩,消費力下降,而羅非魚卻有著“水中雞肉”的美譽,物美價廉的羅非魚或更受青睞。

3、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出魚規格,分批出魚。

4、政府對水產品的關注和支持在提升,政策環境存在利好,如3月的水產品收儲補貼政策。


03

對策:

1、生態健康養殖高質量水產品,適當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品質改良。

2、聯合政府及羅非魚相關產業鏈環節,加強宣傳與合作,聯動推動國內消費市場進程。

3、在加工板塊,加強羅非魚深加工產品開發,不僅限於活鮮市場和簡單魚片加工,要實現餐飲產品多樣化,做成“第二條南美白對蝦”,為消費者提供高質多樣選擇。


歡迎廣大業內人士積極暢所欲言,為這條魚建言獻策!



年產量超過160萬噸,魚價觸底,今年能否“鹹魚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