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樣學習中華文化的(47)——父愛如山(三)


第四個關鍵詞是“胸懷”,在我眼中父親擁有豁達的胸懷,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泰然處之。父親這一生經歷了民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後的大躍進、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簡直可以說是一部活歷史。記得在小時候我會依偎在父親的大腿旁,聽他訴說曾經的過往。

從他小時候背境離鄉到為日本人做苦力一直到割“資本主義尾巴”被關進“學習班”改造。父親在整個敘述中沒有任何抱怨,特別是割“資本主義尾巴”時被“關”進“學習班”這段歷史經常聽他談起。因我父母親都是非常勤勞能幹的人(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肯吃苦,所以兩人雖負擔8個孩子和我奶奶的生活,在生產隊不但沒有“超支”,還建了3間瓦房。而當時“根正苗紅”的生產隊袁隊長(他也是與我父親同期從蘇北來到宜興的,我父親他們當時來宜興後,為了不受“當地人”的欺負,抱團取暖,有五個老鄉就結義為兄弟,其中有我大嫂的父親、還有袁隊長和其他兩位隊裡的鄰居。)說,他搞不明白的是,他家裡負擔小(我家8個孩子還有老人,他們家只有4個孩子。)同樣是兩個勞動力,我們家已住進了三間磚瓦房了,而他家還住在兩間土牆茅草屋裡。再加上父親從事的是敏感的會計工作,當時的政策是不“放過任何一個壞人”的年代。所以父親與一批懷疑對象一起學習改造,要求坦白從寬,抗拒從嚴。但我父親相信“天道酬勤、清者自清”,忍辱負重,接受“改造”,安心學習。在學習班61天后,經查賬目清楚、帳實相符就“放”回家了。

父親告訴我,當時學習班裡有幾個因受不了冤枉,沒有挺下來,想不開想不通就尋短見了。回家後他沒有對那個“揭發”他的袁隊長有任何微詞和指責,反而交代母親說,都是老兄弟了,能幫襯就幫襯一下,他們家要是“青黃不接”揭開鍋了,一定要幫他們的。父親博大的胸懷還表現在容納家中每個人的不同處,讓每一個進入沈家的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尊老愛幼在我家體現非常好,在老家媳婦進門後,稱老公的父親隨著孩子叫,稱“公公”,我和妹妹只比我大侄兒只大3歲和1歲,從小到大,大侄兒都是稱呼我們“小叔”“小姑”。特別是過年時,聚在一起,互相揖讓,長幼有序,雍雍然其樂無窮。

其實大家對父親還有一個誤解,就是父親總是在唸叨母親的不是,在一起總是爭爭吵吵的。所以有一年哥哥們建議我讓母親跟我到武漢生活一段時間,當我半年後把母親送回家後,從不怎麼說我的父親很很地責罵了我一通。當時我也覺得有點冤,現在是明白了父親的心。其實當父親耳朵背了以後,“爭吵”已是他們的交流方式,你說一個人與小貓小狗只要幾個月都會有感情,而他們卻有近70年的相濡以沫、不離不棄的共同生活,還要一起為每一孩子的房子、妻子或丈夫、孩子所操心與付出。大家只看到了表面的爭吵,而沒有看懂父親的心。所以暗下決心,會經常回家看望母親並儘可能地解決一些她生活上問題。

宜興人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稱呼分別叫做“公公”“嶔(親)娘”“大大”“恩娘”,我想從四個稱呼上就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貌的,從而理解宜興為什麼會成為“教授之鄉”“院士之鄉”“校長(大學)之鄉”。在這裡我就分解一下對奶奶和媽媽稱呼的意思。

“嶔娘”——是宜興人對祖母的尊稱,源於宜興歷史名人周處(236-297年)。周處少時喪父(其父周魴,東吳鄱陽太守)缺管束,養成了爭強、莽撞陋習,已成為宜興“三害”之一。其祖母每日苦口婆心終於觸發了他骨子裡的善良(人人心中有仲尼)。於是周處南山射虎,長橋斬蛟除,洗心革面,終於成了文武雙全的賢良之士,為鄉里稱頌。後來,周處入朝為官,頗受皇帝賞識。有一次,皇帝問及周處往情,周處動情地講述祖母對自己的教育之恩。皇帝得問後,大為感嘆地說:“卿祖如嶔,卿祖如嶔!”(“嶔”的意思是雄偉險峻的高山,比喻周處祖母品行像雄偉險峻的高山一樣,令人崇敬。) 。 因為此話出於皇帝之口,周處回家後就稱自己祖母為“嶔娘”。後來,宜興人出於對自己祖母的尊重,也仿效周處稱呼自己的祖母為“嶔娘”,並一直延續至今。

“恩娘”——是宜興人對祖母的尊稱,是為了不讓我們忘記母親養育我們的湧泉之恩,讓我們在每一次的稱呼中提醒我們母親的生養之恩。

宜興以崇文尚教、耕讀傳家而著稱,在宋、明、清期間,宜興共出了4名狀元、10名宰相和385名進士。在現代,宜興更是人傑地靈,人文薈萃,而成了名家輩出的一塊風水寶地。據統計,宜興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的院士29名,60多名大學校長以及遍佈全國各地的8000多名教授。養育出了像徐悲鴻、吳冠中、周培源、顧景舟等“大家”。從小的耳濡目染就讓我從中體悟到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又大道至簡。

遠東電纜沈忠明 2020年1月12日於武漢(37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