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朓在這裡安家,李白在這裡長眠,當塗青山究竟有何等魔力

關於當塗青山

當塗縣,從秦代設為丹陽縣算起,置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東晉時候有一次南北民族大融合,隋時定名為當塗。當塗山清水秀,河網密佈,氣候宜人,被南朝大詩人謝朓譽為“山水都”,詩仙李太白七次遊歷當塗,留下多篇佳作,最著名的應該是《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謝朓在這裡安家,李白在這裡長眠,當塗青山究竟有何等魔力

發展中的當塗縣城

青山,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城東南15裡左右,主峰大山尖海拔370多米,山上多松柏,四季常青,因此又名青林山。北臨姑溪河,西濱青山河,南望視野舒展。

青山,有眾多古蹟,山南有唐賢李白墓、太白祠以及謝公祠、謝公池遺址、宋代書法家米芾所書“第一山”碑;山北除桓溫墓外,還有明代琉璃瓦窯址;東麓有晉墓群;東南山腳下,是新石器時代的鄭家遺址。

謝朓在這裡安家,李白在這裡長眠,當塗青山究竟有何等魔力

青山航拍

關於謝朓

中國古代山水詩的鼻祖,是南朝的謝靈運,他被人們稱為“大謝”。據說,李白登上謝朓樓,喝酒盡興之時靈感噴薄,他想到漢代文章的恢宏,建安詩的剛健風骨,揮筆立就,寫下了《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其中這兩句“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中的小謝就是指謝朓。

謝朓,字玄暉,南朝齊人,謝靈運比他大將近八十歲,按輩分卻是他的族叔,由於出生名門,他19歲就出仕,過著裘馬輕狂的生活,曾任宣城太守,後人又稱其謝宣城。齊梁詩歌追求唯美,追求新變。無黃鐘大呂,但細膩柔美,追求聲律與美感的和諧與統一,詩歌語言“圓美流轉如彈丸”。梁武帝對他的詩讚不絕口,稱:“三日不讀謝詩,便覺口臭。”深處亂世,人人自危,他曾揭發他的岳父領功,後又被誣下獄,36歲就草草了結一生。

他最有名的一首詩當屬《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

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其中“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兩句,採用對比手法.一是色彩相對:綺紅練白,紅白相襯,對比鮮明.二是動靜相對:霞動江靜,動靜相諧.描繪了天空的雲霞散佈如綺,澄靜的江水宛如白練.作者選擇富有時令和環境色彩的詞語來描寫,形象地顯示了“餘霞”、“澄江”的特色

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曾築室於青山之南,也就是謝公宅。環宅皆流泉奇石,摩崖石刻。唐天寶十二年(753),敕改青山為謝公山,後人又稱謝家山、謝家青山。謝公宅在後世戰亂中多次遭到嚴重破壞,又得到多次重修,在當塗政府和石橋當地居民的幫助下,現在我們還能有幸看到謝公祠,就是之前的謝公宅。

謝朓在這裡安家,李白在這裡長眠,當塗青山究竟有何等魔力

謝公祠遠眺

關於李白

一代詩仙李白與青山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七次遊歷當塗,詩人在《日夕山中忽然有懷》寫道:“久臥青山雲,遂為青山客。山深雲更好,賞弄終日夕。”詩人生前既愛青山風景,又慕謝公品格,“一生低首謝宣城”,曾有與謝朓宅為鄰的夙願。杜荀鶴有詩為證:“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詩人”道出了青山與詩仙李白的神交。

上元二年,61歲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迫於生活窘迫,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次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之後於龍山故宅世長辭。初葬龍山東麓,後遷葬青山。

他生前多次遊覽青山,登山前一晚經常在山腳下的一戶谷姓人家借宿,主人叫谷蘭馨,成了李白的好朋友。後來遷葬後,就在谷家的宅基地,谷家的後人遵從谷蘭馨的遺願,世世代代為李白守墓,如果家中男子出門做官或者求生計,要留下男丁來守墓,谷家將這個傳統一直保持至今。

青山無意接芳鄰,當塗有幸留詩仙。

謝朓在這裡安家,李白在這裡長眠,當塗青山究竟有何等魔力

李白墓牌坊,啟功先生題寫

改革開放之後,當塗經濟也搭乘國家經濟快速發展的快車,融入長三角。

但談到當塗的歷史,人們還是會說起謝朓,說起李白……


謝朓在這裡安家,李白在這裡長眠,當塗青山究竟有何等魔力

魚米之鄉當塗

圖:部分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