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童趣圖

黃花梨八足圓凳最早見於王世襄先生《明式傢俱珍賞》圖26。彼時此傢俱歸屬北京硬木傢俱廠。著名導演李翰祥先生拍攝《火燒圓明園》需要道具,從硬木傢俱廠買走一批明清傢俱,其中包含此凳。1983年隨著電影的上映,此批明清傢俱被更多的展現在世人面前。1995年,整批傢俱,包括此凳在嘉德上拍,見諸圖錄《清水山房藏明清傢俱》834號。彼時圓凳託泥下被加上了八隻龜足。成交價49.5萬元人民幣。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清水山房 黃花梨八足圓凳

八足圓凳王世襄先生《明式傢俱研究》甲32及《明式傢俱珍賞》圖版26均有對此款傢俱的介紹。

八足圓凳:黃花梨制,尺寸:面徑38釐米;腹徑:45釐米;高49釐米。

“這是介乎圓凳與坐墩之間的一件坐具,因不具備開光、鼔釘等一般明式坐墩的特徵,故今稱之為圓凳。它的結構簡單,之用八根“劈料”的彎足,上承圓框,下與託泥聯結。託泥下原有小足,脫落後未及補配”。—— 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第32頁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明式傢俱珍賞 黃花梨八足圓凳

百密一疏,《明式傢俱研究》中出了個小錯誤,將面徑尺寸標註為26釐米,而《明式傢俱珍賞》上標註38釐米。據圖形比例測算,《珍賞》的尺寸是對的。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珍賞與研究尺寸標註

這款圓凳與繡墩和鼓凳不同,雖然也是兩頭小中間大,但後者多有開光,一般有鼓釘,有木製、瓷器燒製、雕漆、竹製、彩漆描金和琺琅彩等,形制上除圓形外還有瓜稜式、海棠式等。繡墩在清宮中大量存在,可以查閱胡德生老師的《明清宮廷傢俱二十四講》。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無獨有偶,與此款八足圓凳有一款近親:意大利知名建築師霍艾博士所藏的軟屜八足圓凳。兩者尺寸一致,造型相同,霍艾先生的那只是軟屜、且託泥下無龜足。

2004年國際知名建築大師霍艾博士出版的藏品集《PURE FORM》,八足圓凳為藏品13號。眾所周知,霍艾博士非常鍾情明清傢俱,一擲千金購得許多非常有收藏價值的孤品。他曾從嘉木堂購得黃花梨禪椅。(《明式傢俱二十年經眼錄》第128頁注)。

2011年馬科斯 弗拉克斯 著作《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A Very Personal Point of View》(中文版名稱為:《中國古典傢俱私房觀點》)收錄軟屜八足圓凳。在馬科斯其它書中註明此圓凳已轉讓給意大利著名設計師:霍艾博士。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霍艾藏 黃花梨軟屜八足圓凳

《中國古典傢俱私房觀點》中評述此款軟屜八足圓凳:“此張非凡的八腳凳可謂是中國傢俱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對凳面描述時說道:“凳面打窪並做成垛邊,呼應了整體設計的輕盈靈動”。

《珍賞》八足圓凳凳面用劈料做法,而這款軟屜八足圓凳則用到了“垛邊”,這其中小奧妙,請參閱文章最後古典傢俱小知識科普。

2008年1月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盛世雅集--中國古典傢俱精品展》中展出了一隻張德祥先生的紫檀軟屜八足圓凳,此凳與上述兩款八足圓凳較為相似。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張德祥藏紫檀八足圓凳


八足圓凳作為一款經典明式傢俱,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鑑賞: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一、形圓。

圓凳從上到下,從內到外,無一不“圓”。凳面與託泥皆為圓形,圓凳八隻腿足用膨出的弧度形成圓滾滾的“鼓”狀。圓凳雖無鼓凳的開光及鼔釘,卻極有鼓凳之韻,卻比鼓凳更為清爽雋秀。

二、凳面與託泥。

圓凳凳面採用攢框打槽平裝面心板的造法,下裝穿帶一根。此攢框打槽裝板為圓形邊框,用弧形彎材打槽嵌夾板心的邊簧。彎材為四段,攢邊的方法除用楔釘榫外(圈椅的椅圈常用楔釘榫),常用逐段銜夾的造法,即每段一端開口,一端出榫,逐一嵌夾,形成圓框。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圓形結構攢邊打槽裝板

如同我們小時候常玩的遊戲:“編花籃”。基本打槽、裝板、鑿眼、安穿帶等與方形邊框基本相同。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楔釘榫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面心板雖為圓材,座面下安裝穿帶的位置要與木紋垂直。這樣,可以防止木材因環境的乾溼變化,造成收縮開裂或漲開等。

託泥與座面邊抹攢框造法相同,值得注意的是,腿足與託泥接合處要避讓託泥嵌夾榫舌的位置,以防榫卯損傷。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白酸枝 八足圓凳

三、圓凳腿足造型。

圓凳的造型特色重點在於八個腿足的本身的弧度及膨出的弧度。腿足中間細,兩頭漸粗,上為轉珠,下呈銘狀,加之向外膨出的弧度,讓鼓凳的腿足婉轉流暢,有書法的蠶頭燕尾之韻,也有戛然而止的無窮韻味。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仿製此八足圓凳,腿足造型尤為重要。一定要把握好粗細變化,上下造型變化及向外膨出的弧度。講究一點的做法是腿足上下納入凳面和託泥的栽銷與腿子為一木出,分別納入凳面和足下託泥中。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銷子與腿足一木連做


四、線腳。

王世襄王老說:“線腳的變化使用,還在匠師是否善於意匠經營。運用的好,更能使製品清新脫俗,俊俏多姿;運用不好,則難免畫蛇添足,弄巧成拙”。

八足圓凳邊抹劈料做上厚下薄,上起邊線。劈料下部內縮,為了讓圓凳看起來有層次變化,避免呆板蠢笨,頭重腳輕。下部託泥與上端邊抹線腳相似,只是劈料上下相同,突出穩固。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北宋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局部

腿足也採用雙劈料造法,突出線條及造型的變化,好的線腳能讓傢俱清新脫俗,俊俏多姿。

那八足圓凳為何要用雙劈料線腳呢? 答案毋庸置疑:仿竹,竹子因為有節,如人有氣節,故為古代文人所愛。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宋 劉松年 十八學士圖

我們從以上古畫中可看到各種的竹製圓凳。此八足圓凳與竹製圓凳從形到神都很相近,只是,用硬木做出來的八足圓凳更為雋秀,是非常實用且值得收藏的一款器形。

八足凳圓形,且通透雋秀,可做花幾,放盆景,或單獨成景;作為傳統坐具,尺寸比例適中,容易搬動,就餐、喝茶、彈琴、工作、學習都可隨搬隨用。經典的器形,配以優質紅木,是集賞、用、收藏、傳承為一體的佳選。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八足圓凳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琴凳

總之,每件有據可查的八足圓凳,從古到今,從待價而沽到拍賣會嶄露頭角,或從中國輾轉到大洋彼岸,每一次的遷移都會被記錄在案讓此款八足圓凳成為明式黃花梨傢俱中炙手可熱的藏品之一,從某些方面也可以說弘揚了中國傢俱傳統文化並奠定了明式傢俱在世界傢俱大家庭中的地位與價值。

古典傢俱小知識:劈料與垛邊

劈料:在構件上造兩個或更多的平行混面線腳。

垛邊:順著邊抹底面外緣加貼的一根木條,藉以增加邊抹看面的厚度,多用於裹腿做及一腿三牙羅鍋棖式的傢俱。

劈料與垛邊的本質區別為,劈料是邊抹的線腳,它是一種裝飾。而垛邊是位於邊抹下的一個傢俱構件。用垛邊的目的是在增加邊抹看面厚度的基礎上,省大料!而劈料做,則是用大料鎪出劈料造型。劈料做,在保證架構更加穩固的基礎上,讓木料顏色與花紋一致,更為精美。

收藏家鍾愛的明黃花梨八足圓凳,看它的傳奇經歷及同款對比鑑賞

劈料與垛邊結構

如何區分劈料與垛邊?通過看傢俱邊抹的背面。邊抹背面無接縫,一木的是劈料線腳。中間有接縫,為邊抹加垛邊。做古典傢俱時須遵循的原則是:“合理性”。該一木的一木做,該省料的可以用諸辦法做到又省又好,比如攢框打槽裝板、垛邊、攢鬥等。

1.

2.

王世襄《明式傢俱研究》

王世襄《明式傢俱珍賞》

霍艾博士藏品集《PURE FORM》

馬科斯 弗拉克斯《中國古典傢俱私房觀點》

嘉德95年清水山房專場拍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