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性教育黃金期,注意尊重孩子感受,避免與性侵者同樣行為

鮑某明性侵養女案引起廣泛關注。鮑某發聲說不是以父女關係相處的,潛臺詞是以戀人關係相處?一個年過40的男人和14歲女孩談戀愛?鮑某明的姐姐發聲說,不是養女,帶她見過父母。記者問是戀愛關係嗎?其姐說:等調查結果。真是令人作嘔。

性侵幼兒、未成年人的新聞屢見不鮮,令老母親瑟瑟發抖。養男孩的老母親拍拍胸口:還好咱是男孩。然而,男童也是遭性侵的重災區。林肯樂隊主唱Chester Bennington 41歲時自殺身亡,他從7歲開始遭受性虐待長達6年之久。

別心懷僥倖了,無論是家有男孩還是女孩的家長,都要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性教育,是防止性侵害的第二道防線。第一道防線,自然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3~6歲性教育黃金期,注意尊重孩子感受,避免與性侵者同樣行為

溫尼科特:“把寶寶當做一個人”

英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的著作《媽媽的心靈課》一書中,把這句話當做一個章節的標題。他從“嬰兒觀察”的角度,描述了10個月大的孩子自主遊戲過程,來說明寶寶會表現出種種一個人的跡象,“寶寶心裡有一種個人的內在生活存在著”。

對父母來說,意識到或者樹立“寶寶是一個人”這樣的觀念,對如何養育孩子建立了一個基調。意味著,你必須尊重孩子,覺察到孩子的需要,滿足孩子的需要,限制他的危險行為,來幫助和呵護他的成長。

這是一個大前提,不是你決定他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而是幫助和呵護他的探索和嘗試,以此慢慢長大。

被性侵的孩子,往往自卑、膽小、懦弱,性侵者會精心挑選他的獵物。

如鮑某明案,李星星很明顯很弱。她的母親把她‘送給“鮑某養育,這看上去是匪夷所思的。但如果是一位經濟條件很差、能力不足的母親,被鮑某反覆引誘,認為女兒認那樣一位養父,會獲得更好的教育條件,她那麼做的可能性就很大。

如果李星星的母親,能夠充足地養育女兒,不認為自己養不好女兒,或許悲劇可以避免。可惜,處於較低階層的人,往往沒有那麼多精神資源。

3~6歲性教育黃金期,注意尊重孩子感受,避免與性侵者同樣行為

呂嘉惠:尊重孩子的感受

呂嘉惠是臺灣資深性諮商師,她講授的親職性教育的起點就是:尊重孩子的感受。她說:很多家長做的事情,和性侵犯者是一樣的。這聽上去很嚇人是不是?

我們記性不是太差的話,應該還記得在我們小時候,很多人喜歡逗弄幼童的小雞雞,這常常公開進行,被認為無傷大雅。我兒子出生後,祖輩都有這種行為,被我制止。這是比較明顯的不尊重孩子身體權利的行為。

還有很多沒有直接和性器官有關聯的事情,呂嘉惠老師也把它們納入親職性教育的範疇。比如,很多小孩都害怕去理髮店剪頭髮,媽媽沒有關注到這一點,而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有什麼好哭的,你就是愛哭,真煩人。“理髮店的服務人員,拿出糖來哄小孩。小孩看到糖,馬上吃了,不哭了。媽媽說:”你就是想吃糖。“孩子吃完糖,又哭。媽媽說:”你怎麼哭個沒完。“拿出ipad往他手裡一塞,孩子不哭了,開始呆呆地玩ipad。媽媽說:”你看,你就是要玩遊戲。“最後,孩子呆呆地坐上理髮椅接受理發。

這確實和性侵害者做的很像。你所有用來誘騙、操控孩子的方式,都是性侵害者會用在你孩子身上的。

父母:吃糖糖,不哭了。

性侵者:叔叔有糖,你聽我的話,給你吃糖。

父母:用ipad玩遊戲,別哭了。

性侵者:我們來玩個遊戲。

父母:再哭,我打你。

性侵者:你敢告訴你父母,我就打你。

防止孩子被性侵害第一步:做和性侵者不一樣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感受,告訴他你的感受都是正當的,你的感受在告訴你什麼。

根據很多受性侵者的敘述,即使不知道那是被性侵或猥褻,一般都會感覺到痛苦和不舒服。對自己的感受很確定、很明確的孩子,對父母很信任的孩子,起碼有告知父母、離開侵害的能力。

3~6歲性教育黃金期,注意尊重孩子感受,避免與性侵者同樣行為

3~6歲是性教育的黃金期

發展心理學老師說:青春期進行性教育太晚了,3~6歲是性教育的黃金期。

3~6歲是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3歲左右孩子有了自我意識,最常說”不“”不要“來確立自我的存在。

3~6歲,也是弗洛伊德心理性慾發展理論所說的第三階段:性器期。俄狄浦斯情結也發生在這一階段。孩子會愛戀異性父母、排斥同性父母,想和爸爸或媽媽結婚。是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性教育自然是不可錯過的。

我兒子本來對小雞雞這一器官是沒有知覺的,他突然有一天在洗澡的時候發現了它,拉呀拉呀,可能想知道它是什麼東西。媽媽經常說:”你別拉壞了!“爸爸說:”拉不壞,讓他拉。“外婆則很緊張:”不能拉,不能摸。“

等他大約三歲多時,會跑來問媽媽:”外婆說不能摸小雞雞。“媽媽說:”可以摸,是你自己的小雞雞。“他就去跟外婆說:”媽媽說可以摸。“

媽媽趕緊給他買了一本繪本《小雞雞的故事》。小雞雞的故事,實則是生命教育。性教育,實則是生命教育,我們的生命誰不是由性而來?

孩子這一階段會對生殖器官好奇,比如會問媽媽的尿尿從哪裡出來的。孩子那麼坦蕩、無邪,大人你不好意思腦子裡在想什麼?大大方方據實以告就是了。

像李星星線上諮詢醫生才知道自己被強暴了,未免太可悲。

魯迅先生說:孩子小時候要和異性父母洗澡,這樣不會太好奇。越是瞞、越是閃爍其詞,就越好奇,越受吸引,不知道怎麼正確對待。

我兒子慢慢知道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該上男廁所還是女廁所,他把家裡一個衛生間名為”男廁所“,一個衛生間名為”女廁所“,自己一定要上”男廁所“的,非常可愛。

3~6歲性教育黃金期,注意尊重孩子感受,避免與性侵者同樣行為

性教育並不神秘也並不難

把孩子當做一個人。我們現在已經為人父母的人,小時候被“當做一個人“的,可能是比較少的,被尊重自主權的比較少。我們為人父母,就要警惕這一點。父母把孩子當做一個人,孩子才會把自己當做一個人,他才會珍重自己,不接受被侵害。

尊重孩子的感受。幼年時沒有理性思維、判斷能力,感受是最原始最直接的保護我們的生命本能,餓了要吃,困了要睡,疼了要哭,不舒服了要有所表達。它保護我們從原始叢林沖殺到現代社會。尊重、保護孩子的感受,是凝聚、產生健康人格的基礎。

生命始於性,生命寶貴,性很單純。孩子天真、無邪,到了一定年齡,自然會好奇、會探究(這個年齡是3~6歲),據實以告就是了。不要把成人對性的有色眼鏡,戴在孩子頭上,這會令孩子混亂。

繪本是個好幫手。孩子通過聽故事來學習。《小雞雞的故事》《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摸我》都是不錯的繪本,孩子很愛看。

希望天下孩子都幸福、健康、平安地長大。

3~6歲性教育黃金期,注意尊重孩子感受,避免與性侵者同樣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