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未成功的你可能被這10個傳統觀念給害了!

人與人的差別在哪裡?

是能力嗎?為什麼比你有錢的人能力看起並不比你強多少!

是出生嗎?你身邊不乏屌絲逆襲的成功案例!

是勤奮嗎?比你勤奮多的人財富也未必有你多!

到底差別在哪裡?答案是思維!

思維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思維不同,結果就不同!

還未成功的你可能被這10個傳統觀念給害了!


你的思維是如何形成的?最早的思維來自於你的父母和你上小學中學大學的老師的“教導”,他們用他們的聽說和經歷給你套上了一個又一個聽起來很有道理看起來很正確的錯誤思維。每個時代有適應時代發展的思維,而哪些你從小到大受教的思維已經不適合當下時代的發展。我們來看看有哪些錯誤思維正束縛著你:

1、雞蛋不要放到一個籃子裡 VS 聚焦: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以免一籃子都搞砸了,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在現在這個物質氾濫的時代,做大而全的生意已然沒有未來了,未來的世界都需要“聚焦”,通過細分定位,單點爆破,這個理念在“定位”這本書裡已經講的非常透徹了。

很多品牌最開始的時候只有一個產品,既品牌等於品類的時候,發展的非常的棒,例如:索尼,三星,後來當這些品牌多元化發展的時候,就面臨了定位模糊,業績下滑的情況。

2、勤勞致富 VS 思維改變命運:

由於我們剛好是從80年代過來的人,那個時代還是有可能“勤勞致富”,但是如今這個科技發達,物質橫飛的時代,勤勞致富是最大的謊言......

試問你思考一下,你到現在還沒有成功,真是的因為你不夠勤奮嗎?不夠努力嗎?……NO……都不是,如果你沒有方向,沒有方法,你再努力,再勤奮都是徒勞。

還未成功的你可能被這10個傳統觀念給害了!


3、短板理論 VS 拼板理論:

你跟我都知道同一個故事,那就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木桶中最短的那塊板,對嗎?

所以我們應該花時間去補自己的短處,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告訴你,這絕對是一個可以把你坑到死的謊言?為什麼這麼說,原因很簡單……

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多少時間給你去補短板,即使你真的花了很多時間去補短板,但是難道你真的認為你補了之後的板有別人的長嗎?

這個時代沒有時間給你去補短板,現在是一個拼板的時代,你的短板隨便它去,把它拆了不要,直接找一塊長板拼過來即可,

這是一個聯合的時代,不要想著單打獨鬥的創業,創業不是為了把自己變的多麼多麼的牛逼,而是聚集一群牛逼的人一起創業。

4、產品為王 VS 營銷策略:

這一點我深有感受,99.99%的傳統企業老闆找我聊天的時候,他們99.99%的時間都聚集在說自己的產品有多牛逼,同行的都是垃圾……但是就是賣不出去,怎麼回事呢?

眾所周知,中國最不缺2樣東西,第一是產品,第二是創業者。

產品好,是作為商人應有的義務和責任,現在不是幾十年前那個物質缺乏的時代,產品好已經不能作為一種“商戰”的絕對優勢了,

除非是你取得了巨大,顛覆性的技術革新,否則幾天之後一定有人做一個跟你一模一樣的東西。

所以現在不是產品為王的時代,產品好只是基礎,可以在讓你獲得市場之後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口碑,生命力會更強,而“營銷策略”才是你創業開始必備的工具,東西再好,不能讓大眾看見和接受,那都是“自嗨”。

還未成功的你可能被這10個傳統觀念給害了!


5、悶聲發大財 VS 一群人一起賺錢:

毋庸置疑,這個觀念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就是如果發現一個商機,就應該自己偷偷的“悶聲發大財 ”,千萬不要跟別人說,我媽媽經常這樣“教導”我,顯然我從小就不信這套。

這個時代已經不行了,如果什麼東西都自己獨自享受,那麼你的格局,胸襟就會很有限,並且你會封閉自己,這個世界沒有幾個人是傻子,

你老是找別人索取,而不分享,時間久了自然也沒有人願意跟你分享,雖然不排除還有一些人的確偷偷的自己賺了很多錢,但都是不會持久的,因為別人很快就會知道你怎麼玩並且快速複製!

6、老闆與員工關係 VS 合夥人關係:

創業在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大部分思想觀念裡,就是自己成了CEO,然後公司有幾百號員工,但是你會發現......

現在的90後都不喜歡打工,而且不好管理,你希望他像幹自己的事情一樣幹公司的事情,但是他會說“憑什麼?”,對嗎?已然這個時代,不適合,

未來沒有員工只有合夥人,沒有公司只有平臺!不管你信不信,這個現實正在來臨!

還未成功的你可能被這10個傳統觀念給害了!

7、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VS 文案高手:

這句話,我記得我讀初中的時候開始,經常聽到“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已然當時我深信不疑,並且我也是悟性不錯的那個,從3年級開始,我的語文考試最後的作文,我都是交白卷,直到高考都是這樣子,然後大學讀了計算機專業……然後……

出來社會工作後,我發現的確都不怕,但是你只是老師口中的“都不怕”指的是什麼嗎?……沒錯,指的是不怕找工作。

你看看周邊的朋友,學理科出身的,大部分都搞了技術,工作是有了,但是發不了財,都成了技術宅男,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很簡單,因為理科喜歡把人的思維鍛鍊成理性思維,幹什麼都要有邏輯,買個手機要看跑分,功能。

而我這幾年研究發現,過去的營銷大師,一年賺幾千萬,幾億的人,都TMD都是文案高手,他們只需要寫寫文章,吸引些粉絲,然後偶爾發售一些產品(虛擬的和實物的都有),就可以輕鬆的賺錢,而且想休息就休息,想去哪裡旅遊就去哪裡。

8、做最熱門的產業 VS 細分市場:

記得考大學的時候,大家都會討論讀什麼專業,我記得我那個時候,搞計算機和電子商務是最火的,於是一堆人報考這些專業,這一點你應該深有體會,就算做淘寶也是這樣,很多老師教你選品的時候,說要選市場容積最大的那塊。

他們的理論是“在大市場裡,吃到一小塊,也比小市場好”,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你要知道在我們中國,有一個什麼樣的特性,只要你生意好所有人都會湧進來跟你搶錢,看起來的熱門生意會在很短時間內變成紅海生意,這個相信做過生意的人都有感受。

拿微商舉例,其中提到一點“中國式微商特性”,如何快速做死一個單品,微商最開始都是做面膜,一個面膜賺了錢,信息流出後的1個月內,多了幾百個面膜品牌,之後的幾個月內,幾千個微商品牌。

競爭巨大的今天,細分市場可以讓你過的更加逍遙自在,特別今年,賺錢的電商,要麼是自帶粉絲的網紅,要麼就是細分垂直的小類目......

還未成功的你可能被這10個傳統觀念給害了!


9、升級論 VS 降級論: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多麼經典的一句話,從小我們就以做第一為目標,家鄉的人都說去了城市就不要回來了,每天思考升職加薪,一切都希望只做升級,好累......

何不換一種思維,你想想你站在一群大學生旁邊,你有可能不是最高的那個,但是如果你站到一起小學生旁邊,我敢確定,你一定是最高的那個,對嗎?

不錯,升級雖然沒有錯,但是你要知道金字塔頂尖只能站下一個人,多一個人都不行,而切站在塔尖的那個人要練過,平衡力要強,不然很容易掛,

你想象一下,是不是,那麼多人都在向塔頂跑,為什麼你確信那個人是你呢?……你說我確信就是我,但是我只想說“自信是好的,但是不要盲目的自信”。

魔術界幾十年也就出了一個“劉謙”,我為什麼要跟一群魔術高手變魔術,拼手法?……我跟一群不懂魔術的人變魔術不挺好嗎?

10、企業品牌 VS 個人品牌:

每個創業者,都有一個品牌夢,但是大多都是“企業品牌”,所以導致中國的百年品牌寥寥無幾,而我們耳熟能詳的世界品牌,幾乎都是人的名字,

例如:福特汽車,香奈兒,迪奧,戴爾,梅賽德斯奔馳,麥當勞,等等一大堆,為什麼會這樣?

是人就有溫度,就有個性,就有故事,有故事就可以流傳,你有可能會說,很多企業也有故事,其實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把一個故事賦予在一個企業身上,沒有把一個故事賦予在一個具體的人身上好。

如果你用心觀察的話,你會發現,做的大的企業,都是賦予個人故事的品牌,而這個時代,剛好是個人品牌崛起的最佳時機,毫不誇張的說,

你會發現一個現象,現在所有企業的CEO都要出來開發佈會,露面各種媒體,比如喬布斯,雷軍,曾經樂視的賈躍亭等,而且目前做的好的公眾號,都是以個人定位的公眾號,不管是羅輯思維、咪蒙、鬼腳七、李叫獸等等.....

個體崛起的時代,每個人都要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尤其是抖音,快手這樣短視頻爆火的年代,只要你有絕活你就能以一個個體的狀態活得很好,這也是為什麼今年“網紅電商”火的原因,上面有篇文章給大家講抖音的時候介紹過一些案例,在抖音上賣蜂蜜,賣服裝,賣商標註冊等等產品及服務。

所以我建議你要即刻打破一些傳統的觀念,否則你將在未來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無法立足,因為你現在看到的還僅僅是智能手機,微信的時代,但是緊接而來的是5G時代,AI時代,VR時代,萬物智能時代。

時代在變思維也要與時俱進!

還未成功的你可能被這10個傳統觀念給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