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清:拾起拋荒地 綠色產業興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12日訊(記者 鄭丹枚 通訊員 孟旭梅)4月11日,在邵陽市雙清區渡頭橋鎮姚喆村臨近姚喆故居周邊的山坡上,一顆顆黃桃樹苗吐出嫩芽,迎風生長。“你看,從這個山坡到那片竹林,都是我今年剛種的黃桃苗。去年種了200餘畝黃桃,供不應求,今年政策這麼好,我又流轉了600畝土地,準備大幹一場!” 該村宏達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張天健一邊走一邊向記者介紹。

近年來,由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種地的以老人居多。“很多老人年紀大,農活也幹不了多少,加上現在農戶單靠種糧食不賺錢,許多地就拋荒了。” 雙清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譚紅龍說。

為有效遏制耕地拋荒,去年年底,雙清農業農村局給全區73個村免費發放了1萬畝的油菜籽,並提供農資、技術指導等服務,鼓勵農戶種植。今年年初,雙清發布鼓勵農業生產的通告,通過推進農業和糧食生產面積、產量雙穩定來遏制耕地拋荒。該區努力擴大早稻種植面積,壓“單”改“雙”,擴大雙季稻種植面積。同時認真落實中央“誰種糧、誰受益”“種地得補貼、不種地不得補貼”“拋荒2年以上村集體依法收回承包權”等相關政策,進一步加快資金撥付進度,確保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穀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資金及時撥付到位。

該區還大力鼓勵土地流轉,培育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組織,對今年新增流轉50畝以上耕地用於發展農業的農戶進行150-200元/畝/年的補貼。對今年發展農業生產申請銀行貸款5萬元及以上的,由政府給予全額貼息。“我今年流轉600畝,僅土地補貼就有9萬元,還有貸款貼息,省了不少錢!” 張天健高興地說。

此外,該區綜合考慮各拋荒地塊的土壤、水利、交通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按照“宜水則水,宜旱則旱”的原則,種植水稻、蔬菜、水果等農作物。今年,雙清區計劃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6萬畝比去年增加0.8萬畝;種植蔬菜3.13萬畝,比去年增加0.06萬畝;種植水果0.5萬畝,比去年增加0.08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