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3.5億,治理185公里中小河流!梅州平遠著力打造生態河

“現在河裡一點垃圾都看不到,兩岸成為群眾休閒散步的好去處了,平時還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雨後初晴的傍晚,梅州平遠縣石正鎮的村民李大叔,步行在石正河的堤壩道路,饒有興趣地哼起歌。不遠處的蔬菜基地,工人們正在採摘有機蔬菜準備出售。

綠植隨著河道延伸,打通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斷頭路”;河道穿行村莊,構築了美麗鄉村建設的“融合發展路”。近年來,平遠縣共投入資金3.5億元,實施治理總長185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打造了一條條“生態河流”,一個個“美麗鄉村”,有效解決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與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的巧妙融合問題,描繪碧水藍天的美麗鄉村畫卷。

投入3.5億,治理185公里中小河流!梅州平遠著力打造生態河

美環境▶▷

因河施策成效顯

說起門前石正河的“脫胎換骨”,李大叔用了“不可思議”這個詞來進行總結,“在過去,石正河道狹小,兩旁雜草叢生,行洪不暢,幾乎年年遭災。”

據統計,2009年至2016年,平遠縣接連發生重大暴雨洪澇災害,受災人口合計12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13億元。究其原因,主要在於河道淤積堵塞、長期缺失維護,進而導致水體環境修復能力降低、水質變差等問題。

抓住全省中小河流治理的機遇,平遠縣積極開展中小河流治理,不斷探索“一河一路、一河一景、一河一公園、一河一產業”的中小河流治理思路。一度遭村民嫌棄的石正河,自此迎來了“新生”。

“因地制宜制定了治理方案,由規劃編制部門、職能部門、鎮、村和群眾五方共同參與,方案少一個都不能通過。”平遠縣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心主任沈福輝告訴記者,平遠縣主要河流有3條,均屬韓江水系,不同的河道存在的問題也不一樣,在治理過程中因河施策是關鍵。

在推進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中,平遠縣堅決貫徹“生態自然、系統治理”理念。石正河的治理過程中,因地制宜提升改造西湖橫陂和安仁岌頭徑流電站,科學種植了再力花、狐尾藻、鳶尾等吸肥能力強的水生植物,改善水體水質,提高河道水體自淨能力。同時,石正鎮依託石正河治理,以石正河為紐帶,新建改建鄉村道路,沿河沿岸種植鳳凰木、杏花樹等綠植,形成了一條條綠色長廊,打造了一批親水平臺、休閒公園等景觀節點,讓河道“暢通”起來、“美”起來。石正河治理項目也成為廣東省山區五市中小河流治理典範項目。

“這河水真的很清澈,還能看見魚蝦,跟旁邊的稻田、藍天形成美麗畫卷,隨手一拍發朋友圈,就有不少朋友點贊。”2018年底,以“蘇區橙鄉·平步致遠”為主題的“綠地·華僑城杯”第九屆北京國際山地徒步大會梅州·平遠站在平遠縣南臺臥佛山舉行,來自國內外約9500名徒步愛好者參賽。在途經石正河時,不少徒友都拿出手機記錄下沿途的自然風光,為石正河的“美”點贊。

“治”河道更要“管”河道,結合實際,平遠縣探索了富有特色的管護模式,落實責任、落實人員加強河道管理,河岸安裝有警示樁和河道界樁。“平時都是有固定人員進行巡河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石正鎮水務所所長劉新傑介紹說,通過加強對河流治理和河長制、湖長制的宣傳,平遠縣各鄉鎮已經初步形成“人人關心水利”的良好氛圍,群眾從中小河流治理中看見好處、看到變化、得到實惠,也更加自覺、自願、自主參與到環境大提升行動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群眾會在發現河道衛生死角的時候,主動打電話過來,要求進行處理。”

同樣,在平遠縣差幹鎮的湖洋村,白牆灰瓦、小橋流水,讓這個三省交界的村落顯得更加有鄉村味道。“藉助河道清理,村裡著力建設一河兩岸,成為群眾休閒娛樂好去處,鄉村環境改善的著力點。”湖洋村黨支部書記謝水生指著遠處的河岸說。

“最大的變化就是居住環境變好了,大家生活也更加有保障了,我們村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湖洋村村民謝銳芬說起村裡的變化時表示,現在村裡河道改變看得見摸得著,群眾意識也提高了,從建設鄉村“要我參與”轉化為“我要參與”。

一直以來,平遠縣緊扣“治管結合”的舉措,構建了縣、鎮、村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對全縣河流及中小型水庫設置了各級河長共256人,實現河長體系全覆蓋。2018年,縣級河長巡河共62人次,發現問題46個,落實整改問題46個;鎮級河長巡河共2270人次,發現問題220次,落實整改220個。

助發展▶▷

以“河”為線促聯動

“剛跑完定向大賽,看到河水那麼幹淨,沿途還設置了觀賞平臺,就停下來遊玩。”4月20至21日,2019年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暨重走“中央紅色交通線”之旅(第一站·梅州平遠站)在八尺鎮角坑村舉行,不少參賽選手和觀光遊覽者被八尺鎮的好山好水吸引。

“結合八尺鎮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古驛道文化,盤活八尺樟田河、稔田河河道水資源,為八尺鎮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八尺鎮黨委書記林松說,八尺“酒鄉”遠近聞名,通過中小河流治理,鄉村的環境變好了,花香自然引蝶來,推動八尺鎮酒業、高端食材產業、旅遊健康產業的發展,更好打造“山美水甜·秀美八尺”。

目前,平遠縣正結合村莊和產業特點,規劃打造“十里水鄉·夢裡老家”“煙雨南臺·石泉石美”“鍾靈毓秀·田園農莊”“酒茶果香·紅色故鄉”“五指相思·遊客嚮往”等示範片,構建“五片示範·百村整治”佈局,以點帶面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根據“一河一路、一河一景、一河一公園、一河一產業”的中小河流系統治理思路,近年來,平遠縣共投入資金3.5億元,實施治理總長185公里,覆蓋12個鎮67個村的4宗總13項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12條河流治理,共治理河長173.8公里。

以“河”為線推動美麗鄉村聯動建設、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走進平遠縣河頭鎮,水源保護區標誌石公園、三華李主題公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小石潭記”和耕讀公園,處處節點都在裝扮著河頭鎮的美麗鄉村,一幅“十里水鄉·夢裡老家”畫卷徐徐展開。

在“新”農村建設中,河頭鎮以河頭河為主線,突出水鄉、水生態主題,打造出“十里水鄉”;在鄉土“舊”文化傳承中,河頭鎮通過古驛道、綠道和鄉村道路,將黃田、河頭、田心、向陽、雙溪、河清六村串珠成鏈,依託“三清三拆三整治”,切實解決農村髒亂差問題,提升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河道成為景觀河,村裡環境大變化,同時生產和生活方面也得到保證。”河頭鎮黨委書記李文鋒表示,隨著防洪效應、生態效應、景觀效應的充分發酵,鄉村獨特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社會資源開始轉化為周邊群眾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有效帶動了餐飲、住宿、商品零售等行業的快速發展。“這些帶動間接促進了平遠臍橙、三華李、番薯乾等本地農特產品的銷售,有效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令人驚喜的是,河頭鎮向陽村公園裡的牆體、特色標誌的原材料大都取自河道。“在進行中小河流治理過程中,我們把拆下來的磚瓦、河道清理出來的石頭利用起來,加以打造,一來節約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本,二來也美化我們的居住環境。”向陽村黨支部書記黃志堅說。

如今平遠中小河流治理成效不僅在於生態效益,在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康養等融合的同時,也踐行“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勞作變體驗、民房變民宿”的鄉村振興發展路線,實現村美民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