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作文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你还会讨厌吗

叶圣陶:作文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你还会讨厌吗

叶圣陶:作文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你还会讨厌吗

人人要写作,正同人人要说话一样,及其寻常。

写作的材料是自己的经验:我们平时说话,从极简单的日常用语到极繁复的对于一些事情的推断和评论,都无非根据自己的经验。因为根据经验,说起来就头头是道,没有废话,没有瞎七搭八的无聊话。如果超出了经验范围,却去空口说白话,没有一点天文学的知识,偏要讲星辰怎样运行,没有一点国际政治经济的学问,偏要推断意阿战争、海军会议的将来,一定说得牛头不对马嘴,徒然供人家作为嗤笑的资料。一个人如有自知之明,总不肯做这样的傻事,超出了自己的经验范围去瞎说。

叶圣陶:作文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你还会讨厌吗

经验范围像波纹一样,越来越扩大。待扩大到相当的时候,本来不配开口的配开口了,那才开口,也并不嫌迟。作文原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在说话所及不到的场合,就作文。

读者顿悟:总觉得议论文难写,苦于没有材料,不懂思考,不知从何论述起,以及怎样论述。其实想想说话,当你和他人说起一个人,一件事,作出一个判断,给出一个评价时,你不就是在"写"议论文吗?那观点,那论据不是一套一套的吗?

从前私塾"开笔"应科举,代圣人立言,无非鹦鹉学舌。

叶圣陶:作文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你还会讨厌吗

从前开笔作些什么?不是《温故而知新说》就是《汉高祖论》之类。新呀故呀翻来覆去缠一阵就算完了篇;随便抓住汉高祖的一件事情,把他恭维一顿,或者唾骂一顿,也就算完了篇。这些材料大部份不是自己的经验,无非仿效别人的腔调,堆砌一些毫不相干的意思,说得坏一点,简直是鹦鹉学舌,文字游戏。从这条路径发展下去,这就来了专门拼凑典故的文章,无病呻吟的诗词。自己的经验是这样,写出来却并不这样,或许竟是相反的那样。写作同实际生活脱离了关系,只成为装点生活的东西,又何贵乎有这种写作的技能呢?

现在学生作文,仍没有摆脱从前的弊病。

学生常常会说:"我没有意思,没有材料,拿起笔简直写不出什么来",或者说:"今天又要作文了,真是讨厌!"

叶圣陶:作文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你还会讨厌吗

这些话表示一种误解,以为作文是学校生活中的特殊的事,而且须离开自己的经验去想意思,去找材料,自己原有的经验好像不配作为意思、不配充当材料似的。再从这里推想开去,又似乎所谓意思、所谓材料是一种说来很好听、写来很漂亮但不和实际生活发生联系的花言巧语。这种花言巧语必须费很大的力气去搜寻,像猎犬去搜寻潜伏在山林中的野兽。搜寻未必就能得到,所以拿起笔写不出什么来,许多次老写不出什么来,就觉得作文真是一件讨厌的事。

叶圣陶:作文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的一个项目,你还会讨厌吗

作文决不是把一些很好听、很漂亮的花言巧语写在纸上就算完事的,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里流注出来,那才合乎所以要作文的本意。

抱着正当的态度的人决不会说没有意思、没有材料,因为他决不会没有经验,经验就是他的意思和材料。他又决不会说作文真是讨厌的事,因为作文是他生活中的一个项目,好比说话和吃饭各是生活中的一个项目,无论何人决不会说说话和吃饭真是讨厌。

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几点补充:

经验有深切和浅薄的不同,有正确和错误的不同。我们写作,正同说话一样,总希望写出一些深切的正确的经验,不愿意涂满一张纸的全是一些浅薄的错误的经验。

2、单是写出自己的经验还嫌不够,要更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炼的工夫,

才真正做到下笔绝不随便,合乎正当的写作态度。

3、写作不止是国文科和各学科的事,而是我们整个生活里的事。我们每天上课,看书,劳作,游戏,随时随地都在取得经验,而且使经验越来越深切,越来越正确。

这并不是为作文才这样做,我们要做一个有用的人,要做一个健全的公民,就不得不这样做。这样做同时给写作开了个活的泉源,从这个泉源去汲取,总可以得到澄清的水。

朋友们,从这些话语里,你获得了些许写作的顿悟了吗?欢迎在交流中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