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姜妍,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一句"做事慢慢来,太快了是不会有所成就的"完美诠释了她持之以恒专注做一件事情的"匠人精神"。也正是源于这种精神给予的力量,让她带领团队攻克了——聚乙烯压缩机项目,为中国作出巨大的贡献。

我国第一台聚乙烯压缩机诞生

聚乙烯压缩机被业内人士称为"心脏",有"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的说法。为何聚乙烯压缩机如此重要?因为百万吨聚乙烯压缩机的设计制造技术代表了石化装备的最高水平,世界上曾只有三个国家既美日德掌握,一度被垄断了近50年之久。

石油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而石油中的聚乙烯是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原料。几年前,我国还没有掌握聚乙烯压缩机的核心原理,只能依靠进口机器制造各种聚乙烯产品。然而,我国每年花在进口机器上的费用高达50亿元人民币,最多的一年曾经花费高达700亿

,令人震惊。

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2011年,工程师姜妍带领其团队攻克了研发聚乙烯压缩机最核心的技术,成功研制出第一台属于中国的聚乙烯压缩机,从此我国再也不用依赖国外的机器,这也说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我们是有实力的。

匠人精神——专注的力量

2011年之前,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能够自主研发聚乙烯压缩机。拥有机器的核心技术,其实就拥有了垄断的资本。这三个国家每年依靠出口聚乙烯压缩机就赚取了巨额的利润。中国是他们压榨最多的国家,一方面,他们以高价将机器卖给中国;另一方面,他们从中国进口低廉的聚乙烯原料,然后加工成合成纤维,再以高价转卖给中国,在这"一进一出"之间,中国损失了很多钱。

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依赖他国始终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摆脱许多限制,拥有核心竞争力。国家决定攻克技术难题,研制属于自己的机器。于是,2006年国家决定投资建设三个百万吨乙烯项目,沈鼓集团承担了研制百万吨聚乙烯压缩机的任务。当时,仅仅只有33岁的姜妍接下了这项任务,任务何其艰难,业内人士每个人心里都懂得。

姜妍毕业于一所普通大学,只是沈鼓集团一名普通的工程师,在接下这项任务之前,她没有参与过任何有关压缩机制造的工作,对她而言,这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起初,有人并不看好她,劝她放弃不要自找麻烦,但是有一股韧劲儿的姜妍决定勇往直前。

她开始学习压缩机制造的原理和方法,废寝忘食,曾一度每天只睡5个小时。她带领团队夜以继日的查资料,跑遍全国各地的工厂,一遍遍爬上数十米高的乙烯装置工作台,勘测机器的运转情况,观察结构、整理参数。

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姜妍和她的团队面对的不只是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刚开始工作没有起色,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团队的自信心一次次受打击。为了团队的凝聚力,为了提高同事们的自信心,姜妍每天把自己的工作进展做成幻灯片,发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私下里和同事交流沟通,谈心,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做事要慢慢来,太快了是不会有所成就的"。

这句话也代表了姜妍做事的信念,持之以恒,专注地去做一件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带领团队走出了低谷。

仅用5年时间,弯道超车,攻克难关

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姜妍和她的团队用了5年的时间,终于在2011年,成功研制出中国自己的第一台聚乙烯压缩机

。外国人历经百年之久才研发成功了聚乙烯压缩机的核心部件,而姜妍和她的团队仅仅只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弯道超车,掌握了核心技术,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自此拥有了自主研发聚乙烯压缩机的能力,成为了世界上第四个拥有研制聚乙烯压缩机核心技术的国家。而机器研发成功也将每年为中国节省50亿的进口费用,姜妍和她的团队真是功不可没。

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更离不开团队的主心骨——姜妍的努力。为了学习掌握最新最详细的资料,姜妍每天都要翻阅大量的外文文献,奋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知识。虔心向全国各地的专业人士请教问题,积极与前辈们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姜妍既谦卑又有韧性,遇到再大的难题都不会击倒她,是一位真正的女强人。

机器研制成功只是第一步,姜妍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因为她们知道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依旧每天奔波在第一线,观察了解机器的运转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寻找解决的方案。每一台机器不仅仅只是一台机器,透过本质,我们看到的是劳动,是一个个默默付出的身影。

舍小家顾大家——"不称职"的母亲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心扑在工作上,为祖国做贡献,自然免不了"冷落"丈夫和孩子。姜妍也是如此

。姜妍不只是一个工程师,她还是一个男人的妻子,一个孩子的母亲。除了集团这个大家,她还有一个自己的小家。

姜妍的丈夫也是一位工程师,他懂得姜妍的辛苦,所以日常生活中很体谅她。来自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也让姜妍少了一份担忧。但是,姜妍觉得她对女儿实在是太亏欠了,未能做一个称职的母亲,也让她自责不已。

女工程师仅用5年研发核心装备,打破50年垄断,为国家每年省50亿

作为母亲,她工作繁忙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连接孩子上学都没有办法做到。有一次女儿发消息说自己在雪地里等了半个小时公交,看到信息的姜妍,内心愧疚不已。在外人眼中,她是事业成功的女性,是优秀的工程师;在同事眼里,她是对他们关心备至的和蔼可亲的姐姐;在家人眼里呢?姜妍总觉得亏欠太多。

有时候事情真的无法做到两全其美,姜妍成功的背后是默默无闻支持和理解她的家人,他们同样值得尊敬、值得赞扬。

尾声

持之以恒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无论是为国家做贡献,还是仅仅想实现自我的小梦想,专注的力量,匠人的精神,都是需要去慢慢修行的。姜妍成功的背后,是默默付出的辛苦,是"匠人精神"的完美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