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揭祕

1934年的夏天營口陰雨連綿,持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遼河水暴漲梁,遼河北岸的蘆葦塘變成了一片汪洋,魚蝦漂浮在水面上,空氣中飄散著一股強烈的腥臭的味道,大雨過後當時生活在遼河北岸的人們,都能聞到葦塘內的腐臭氣味,但卻始終搞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一天一個看管葦塘的人順著味道走去,在他扒開蘆葦時,驚奇的發現在蘆葦塘中竟然有一句大怪物的屍骸,看尾塘的人惶恐不安,慌慌張張地拔腿就往家裡跑,據說到家之後他一頭扎的炕上,從此一病不起。

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揭秘

當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回憶說:"這個怪物曾經出現過兩次,第一次出現在距離入海口20公里處,當時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為了使困龍儘快上天,有的用葦蓆,有的給困龍搭涼棚,有的挑水往怪獸身上澆,為的是避免怪物身體發乾 據說人們當時都非常積極,即便是平日裡比較懶惰的人,也都紛紛去挑水澆水,而在寺廟裡許多百姓僧侶,每天都要為其作法超度,此舉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後。這隻怪物又神秘地消失了為止。然而20多天之後這個怪物第二次又奇異地出現了,這次出現是在距遼河入海口十公里處的蘆葦叢中,此時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難聞的屍體,當時的《盛京時報》記者也前來採訪,並稱其為天龍降巨龍等等 。

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揭秘

由此1934年那個夏天,東北三省的好奇者,紛紛乘火車到營口觀看所謂的龍骨,以一飽眼福。從而造成當年往返營口的火車票異常緊張,票價竟然由此上浮。並且這個動物不但頭上長兩隻角,而且腹部還整四隻爪子,在它擱淺的位置自己還挖了一個長17八米寬七八米的一個坑。

而且,在坑邊上還有清晰可見他當時用爪子撓的印。在《營口市志》和《營口史話》有著同樣類似的文字記載,怪物的屍骸在展覽後被做成動物標本,交給營口高級水產中學,進行收藏。因為當時屬於日偽統治時期,日本人在營口占統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對生物,尤其是像這一類的在歷史上都沒有發現,非常重視。

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揭秘

所以老百姓有一種傳說,當時龍骨的骨骸被拉到長春,當時的新境最後運到日本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