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父母一次性补交十年 一共12万

在广大农村地区,养老是亘古不变的难题,由于农民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社会保险,也极少有农民给自己买商业保险,到了晚年无法从事体力劳动之后就断了收入来源,根本没有退休金和养老金一说。靠着之前微薄的积蓄很难支撑自己的老年生活,因此大部分还是依靠子女。

近年来农村的养老政策有所好转,除了有贫困补助,满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得到现金补贴,不过一个月也就几十元,仅靠这些补贴是无法让自己安度晚年的。

看着城里的老年人退休后拿着退休金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现在农村人也越来越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每个月有一笔固定的收入来源,就能不依靠子女了。

2017年很多农村地区开始允许农民补缴养老保险,引起了农民的广泛关注。根据养老保险的补缴要求,男性满45岁、女性满40岁就可以补缴养老保险,但是最多只能补缴10年;男性满60岁、女性满55岁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

根据规定,养老保险缴纳年限满15年,退休后才能领取养老金。因此男性不满60岁、女性不满55岁就补缴养老保险的话,如果想在法定退休年龄之时领取养老金,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补缴养老保险之前就已经缴纳过社保,并且缴纳年限在5年以上;二是男性60岁之后、女性55之后继续补缴养老保险,达到15年。

农民可以补缴养老保险是好事,现在的问题是,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到底划不划算?

现在来算一笔账。

1

我们假定我们一次性给爸妈补交了12万社保,然后我们的爸妈第一个月能领到1200元的养老金,之后每年养老金增长5%(根据往年的数据,保持5%的增长水平基本不成问题。当然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未来还能不能保持5%的增长水平,那说不定)。

那么61岁-70岁这个时间段,爸妈每月、每年能领到的养老金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不管是月养老金还是年养老金,都在保持增长。到70岁的时候,一年可以领两万两千多养老金了,往后还可以领到更多的养老金。

2

假设我们不一次性给父母交12万的社保,转而用这笔钱直接作为他们的养老基金,并加以稳健的投资理财,每年的收益率也是5%,能不能领到更高的养老金呢?

下面也简单画个表,跟一次性补交社保的情况作了下对比:

自己理财养老:第一年能获得6000元的年收益,但为了和参加社保后的养老水平一致,还需从12万本金中拿出8400元出来补贴。因此12万的本金每年不断减少,直至成为负数。

参加社会保险来养老:第一年可以获得14400的养老金,之后每年养老金不断微涨。

一跌一涨,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养老,到70岁的时候,12万本金已经变成-5318元。换句话说,就是这12万元已经被父母的养老支出花光,而要保持和社保养老金一样的生活水平,作为子女们的我们还得再掏5318元!

所以,在这个案例中,自己理财养老和补交社保养老,在第9-10年的时候,出现了临界点。

自己理财养老,到第9-10年的时候,基本把12万的养老本金花光。

而一次性补交社保养老,只要年龄达到70岁,就相当于把之前一次性交的12万元养老金,赚回来了。如果寿命越长,父母越高寿,则以后每年的养老金,都是赚到的。

现在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男性已达74岁,女性更是达到77岁。

这样算来,如果可以有机会给爸爸妈妈一次性补交社保,还是划算的。

而且,有了一份固定的养老金可以领,父母心理上也会增加安全感,这对于晚年生活的质量,是很有作用的。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也可以不必担心父母的养老压力,不必牵挂父母的养老问题。

当然了。划算也是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的。如果担心父母的健康意外,甚至是生大病,需要大笔的钱的话。如果不一次性缴纳社保,家庭有这12万作为备用,压力可能就会小很多。

所以,具体哪种情况合适自己,大家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

不过,现在一般也是不允许农村居民一次性补交社保的(原因就在上面的算法中...)。如果你的家乡有这个政策,还是要尽量把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