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 汶上楊店鎮:吊起蔓的西瓜甜了農戶的心

山東法制報|4月23日 汶上楊店鎮:吊起蔓的西瓜甜了農戶的心

山東法制報|4月23日 汶上楊店鎮:吊起蔓的西瓜甜了農戶的心

吊起蔓的西瓜甜了農戶的心

本報記者 高建璋

4 月 21 日,西瓜大棚需要除草、澆水以及人工授粉,孟大爺和幾位村民來到了瓜地。看著瓜蔓上即將成熟的西瓜,孟大爺抑制不住地喜悅。按照約定,每位村民來勞作每天可獲得50元左右的報酬,而賣瓜的盈利,也將分配給農戶。

孟海村地處汶上縣楊店鎮小汶河灘區,全村1300多口人,年輕人去了外地打工,村裡多是老人和孩子。60多歲的孟大爺有多年高血壓、冠心病史,一家四口人、四代人,母親已90多歲,兒子身體殘疾,孫女正讀初中。憑著幾畝薄田和打小短工,孟大爺艱難地維持著整個家。

孟海村在周邊小有名氣,一是貧困戶多,二是之前這裡盛產皮薄瓤甜的“泗汶西瓜”。河流灘區優質的沙土地富含礦物質,長出的西瓜具有個小、皮薄、甜度高等特點。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家一戶的零星種植不能形成產業規模,經濟效益也未能滿足農民需求,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外出打工,“泗汶西瓜”幾近消失。

2019年7 月,濟寧市市場監管局選派的第一書記王令芝和馮華東來到楊店鎮,經過一番走訪調研,重塑“泗汶西瓜”品牌,擴大產業規模成為他們駐村工作的突破口。

重塑“泗汶西瓜”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之前就已存在品種不純等問題,如何在同一塊土地上種出地道的“泗汶西瓜”是一個大考驗。王令芝和馮華東趕赴東平縣觀摩西瓜種植強鎮的產業發展;從山東省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尋找到了瓜米,並進行合作,在西瓜的生育期進行全程跟蹤服務,保持品種純正,解決了種植、田間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問題。

孟海村專門開闢出了西瓜種植示範田,種植戶很快嚐到了甜頭。“去年我露天種了 35畝西瓜,一畝地收穫約9000斤,除去種苗、肥料、人工、管理等成本,淨利潤約3000元。”孟海村村民孟現來高興地說。

夏季、秋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季節,西瓜價格普遍不高。如何能夠提前上市,讓“泗汶西瓜”給農戶帶來更大的價值?去年年底,王令芝和馮華東積極協調資金和土地,建起了 50畝塑料大棚。農戶可以到大棚裡打工掙錢,而種植的盈利也將分給村民。

通過育苗、澆水、吊蔓等一系列精心照護,目前,瓜棚裡懸掛著許許多多飽滿、均勻的西瓜。五一期間,西瓜就可以成熟上市。用於探索試驗的瓜棚,不僅讓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更能展望到未來大批市民前來採摘、旅遊、遊玩的大好景象。

在家門口打工,孟大爺一家人不用再為溫飽發愁,生活也逐漸好了起來。

小小的西瓜,已逐漸開始成為孟海村的大產業。“品牌引領產業發展,為引導農戶規模化、標準化種植,我們在楊店鎮成立了專門的品牌指導站,做到‘在指導站指導品牌建設發展,在田間地頭指導種植的規範和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穩定西瓜產量,促進產業有序健康長遠發展。”王令芝說,同時,按照“商標富農”的發展思路,積極爭取濟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註冊了“泗汶西瓜”中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山东法制报|4月23日 汶上杨店镇:吊起蔓的西瓜甜了农户的心
山东法制报|4月23日 汶上杨店镇:吊起蔓的西瓜甜了农户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