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企業+農戶”,助推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

貴州省大方縣有“中國天麻之鄉”的美譽。大方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達1.2%,是國家藥典標準的6倍。51歲的當地農民熊賢舉,種了十多年的天麻,走了不少彎路,吃了不少虧。

熊賢舉:我們開始栽的時候是在房前屋後的栽,我們是栽塊莖,那會就失敗了,栽塊莖還是差。算起也有幾畝地,就是沒效益。第一年我們栽了有場壩這麼寬一塊,還是得了2000多斤,第二年栽了幾百斤麻種一個都沒有。

據瞭解,當地群眾早在七十年代末就開始了人工種植天麻,但大多隻是在自家房前屋後小規模散種,沒有真正形成整套種植技術,收成只能聽天由命,產業一直不成氣候,直到一個人的出現——全國天麻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貴州烏蒙騰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光文。

張光文:我們的天麻要種植,需要大量的種源。不通過有性繁殖,種源純粹沒有保障。就是搞有性繁殖有性繁殖以後,種源有保證,所以這是一個突破。


焦點|“企業+農戶”,助推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


種源問題解決了,更多的企業參與進來。2003年,大方縣九龍天麻開發有限公司在羊場鎮穿巖村建立了仿野生天麻種植科研基地,研究並推廣仿野生天麻種植。公司總經理文平說,目前,以“公司+合作社+種植戶”模式種植已達10000多畝,參與農戶1000多戶。

文平:最早之前我們走的是四六分成模式,公司提供種苗,老百姓提供勞動力、提供土地,我們是佔六,他們佔四。最後我們演變到五五分成,一直到現在,我們對精準扶貧戶是四六分成,公司佔四成,老百姓佔六成。

技術革新帶來的是看得見的效益,好的效益激起了老百姓種植的積極性。大方青龍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是九龍天麻的主基地之一。合作社理事長劉開松說,目前,村裡共有178戶天麻種植戶,僅去年一年,通過天麻帶動脫貧的貧困戶就有37戶179人。

劉開松:質量好,產量高,群眾的積極性就比較高,每年的天麻就逐年遞增。像今年我們這個村種植天麻的就是有1300多畝,靠天麻人均收入是2000多元。在我們這個村種了天麻以後,像有些幾十萬的大房子修起來了,車子也買起來了,家裡電視、洗衣機、電冰箱這些都能夠備齊。

目前大方天麻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經營天麻的企業有8家、專業合作社30多家,覆蓋全縣31個鄉鎮(街道),涉及農戶9000多戶,年產值達2億多元,約佔全國天麻總產量的5%。

大方天麻的“逆襲”之路,是企業帶動小農戶對接現代農業的一個縮影。


焦點|“企業+農戶”,助推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


數千年來,我國傳統的農業生產以小戶經營為主。即使在現代農業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今天,我國土地經營規模在50畝以下的農戶仍有2億多戶,約佔農戶總數的97%,佔全國耕地總面積82%,戶均耕地面積5畝。據測算,到2050年,我國仍將有約1億戶小農戶,他們經營的耕地面積比重約為50%。因此,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小農生產仍是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組織形式。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農戶耕種的承包地面積共計11.8億畝,佔86.1%,仍承擔著我國大部分糧食生產和主要農產品供給任務;農村為二三產業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小農戶是生成規模經營農戶的重要載體,全國5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農戶402.1萬戶,基本源於承包農戶。

與此同時,小農戶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老齡化、兼業化嚴重。我國農業從業人員平均年齡約50歲,60歲以上的比例超過24%,兼業農戶比重超過3/4;另一方面,小農戶難以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制約了我國農業的競爭力和城鄉均衡發展。

張紅宇:現代農業要求大生產、大物流、大市場,小農戶佔有土地、裝備等資源少,土地細碎化又導致其組織成本高、融資能力弱,運用現代生產技術、信息手段的能力不強,依靠自己打破農業生產的“低水平均衡”,發展現代農業的先天條件和動力不足。


焦點|“企業+農戶”,助推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


實施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要解決農村貧困、實現農民增收,就要把個體分散的小農戶整合起來,與現代農業發展接軌。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劉奇表示,廣大企業擁有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優勢,可以通過開發農業的多功能性,拉長產業鏈,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帶動廣大農戶脫貧致富。

劉奇:小農戶與現代化的銜接,主要表現幾個方面:現代思維、現代意識、現代技術、現代設施、現代管理、現代服務、現代金融、現代人才等。與大市場的有機銜接,小農戶要綁到龍頭企業這個航空母艦上才能避風浪;產業鏈的銜接,單家單戶很難,只有在龍頭企業帶動下才能銜接;與多功能農業開發銜接,小農戶很難對農業多功能性進行開發拉長產業鏈。

劉奇認為,小農戶要走向現代農業,企業是最重要的橋樑和紐帶。農戶和企業完全可以構建成一個命運共同體,實現雙贏。

劉奇:帶動小農戶提升自我,包括技術、思維和品質能力的提升。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連接一個農戶就是自己的資源,這個資源可以變成資產和資本。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可以走在市場的前列,可以把控市場發展的走勢。


焦點|“企業+農戶”,助推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對接


小農戶與企業合作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一是“企業+農戶”,企業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服務;二是新型合作社,涉農企業牽頭,為成員現代化農業產供銷全過程服務;三是專業技術協會,通常生產企業牽頭,為成員提供生產全過程技術服務;四是大型生產企業合作式生產。廣東的企業溫氏集團,首創了“公司+農戶(家庭農場)”的模式。廣東省扶貧辦副巡視員宋宗約介紹,目前,溫氏已在貴州省發展了11個分公司,養豬規模達440萬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宋宗約:公司提供種苗、飼料、藥物保健和技術服務,由家庭農場統一規劃的場地進行養殖生產,公司確保產品保價回收,確保農場主的合理平均利潤。這一模式通過構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將公司與農戶聯結為利益共同體,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得到了老百姓的歡迎。

近年來,企業和資本下鄉,成為一種新的趨勢。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將現代要素帶入農業生產領域,從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而當企業進入農業生產領域時,必然與農業生產領域原生的小農戶發生關係,並會形成多種關係模式,包括完全替代、部分替代和共生。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院長鄧大才認為,建設性的、融入式的共生髮展才是小農戶真正需要的資本下鄉模式。

鄧大才:不僅發展農業,也建設農村,還培育農民,還參與到村莊的治理。發展農業培育和使用農民,也促進農村的發展,搞搞水利、道路等,投入設施建設。他們帶動了周邊農村的鄉村建設。這個模式我覺得是最高級的企業資本下鄉的模式。企業是鄉村振興難以替代的重要的主體,資本是鄉村振興最具活力的重要的動力。不要排斥它們,要把它們引到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當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