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相信今年大多數人的春節假期,都可以用一個“宅”字來概括。

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廣大人民群眾在家開發出了各種自娛自樂項目。除了麻將、手遊等傳統娛樂項目之外,還有在家釣魚、客廳羽毛球等新式娛樂。

與此同時,各大平臺也在用手機即可操作的社交遊戲,留住“宅家”人群,減少出門互動。讓這個少聚會、少出行的春節年味絲毫不減。新技術+新營銷,在這個特殊節點上依舊激活了春節儀式感。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在這個“宅家”春節裡,平臺和品牌們如何為大眾提供了娛樂項目,同時又營造出了濃厚的年節氛圍。

1、

借用傳統習俗

構建春節氛圍

拜年、收紅包、放煙花一向都是大家最喜歡的春節娛樂活動。只是往年串門拜年、出門放煙花的各位,今年可能都在手機上玩AR——各大平臺紛紛推出了各種AR掃碼集卡得紅包的遊戲。今年的支付寶集五福就是一例。

從2016年不斷戳屏幕“咻”福卡開始,支付寶集五福的玩法就在不斷進化。隨著AR技術應用成熟,“咻”福卡的操作也早就變成了AR掃福字抽福卡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今年“集五福, 分五億”的玩法中,用戶不僅能玩AR掃“福”字抽福卡,還能玩掃AR掃logo了。

除夕之前,打開支付寶AR掃一掃指定的品牌logo,用戶就有機會抽取福卡和領取各種商家提供的福利。可口可樂、中國移動,平安銀行、安慕希等11家不同領域的知名品牌均在其列。

比起需要刻意去留意的福字,這些在產品、廣告裡就隨處可見的品牌logo,可以算的上是把“福氣”送到了每個人手邊。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今年支付寶這種玩法,一方面通過掃logo送福利的形式,以利益吸引擴大影響力;另一方面,通過一個“福”字轉化,和讓隨處可見的品牌logo,都變成了春節意象,讓濃濃年味包圍用戶。與此同時,這些品牌也在用新年時節向大眾送祝福的動作,立起品牌的人情形象。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和支付寶春節玩法類似的,還有微博分1億,百度分2億和抖音瓜分5億等——幾乎每個平臺都在用分紅包遊戲激活用戶,獎金金額一個比一個設得高,玩法也更加多樣。

其中最受平臺歡迎的,就是像微博一樣,用“做站內任務”的形式集卡。根據社交平臺屬性,微博設定玩法為玩家每天前往微博或綠洲完成簽到、刷微博、看視頻、加關注等任務就能獲得一張微博開運卡,集齊可分紅包。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抖音的錦鯉紅包也是如此。而頭條系產品則根據內容平臺的屬性,設置了在抖音上看視頻,參加頭號英雄答題、完成頭條瀏覽任務等就有機會獲得抽卡機會的玩法。這類做任務的玩法,適用於各類需要搶佔用戶線上時間的平臺。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還有一種常見玩法,就是像百度“團圓紅包”一樣,組隊領紅包,隊伍規模越大,紅包額度就越大。相較於其他平臺只能分享福卡給好友的操作,這種玩法更側重人們在春節前的社交聯繫。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從本質上來看,不管是微博的“集卡開鴻運”,百度的“團圓紅包”還是抖音的“發財中國年”,這些玩法都是以品牌為主的主動傳承——品牌主動借用新年送祝福,送吉祥話,親朋相聚這一類春節習俗,以各種紅包遊戲,為用戶構建出濃厚的春節氛圍。

除了在除夕前,幫用戶們在線上完成春節熟人社交,也有品牌還在為春節期間宅家用戶們“找年味”、“找樂子”。

2、

鼓勵年味發現

主動尋回儀式感

年味除了出門拜年、親朋聚集之外,在家也能找得到。今年中國移動就在咪咕發佈了一種新玩法——“5G掃一掃 捉金鼠拜大年”,用AR新技術去發掘傳統年味,鼓勵用戶主動尋回春節儀式感。

在咪咕圈圈App上,用戶用AR掃金鼠來掃描各種春節相關的元素,例如窗花、紅包、春聯和“福”字,以及鼠字、剪刀手等,就會有一隻金鼠跳出,向用戶發送各種福利。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這些虛擬金鼠形象,也一一對應著咪咕X周大福的定製金鼠獎品,分別代表著暴富、顏值、桃花、事業、轉運,把新年祝福一網打盡 。除了周大福金鼠,用戶還能掃出年貨禮包、咪咕會員、魔性表情包等各種實物、虛擬獎品。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整個活動的內容將掃“福”字的內容擴展到了掃春節相關元素,既體現了移動5G在AR識別技術上的硬實力,也是品牌方鼓勵用戶回到現實生活,主動去發現、找回生活中的年味和春節儀式感。

同時,在五鼠創意設計上,也高度貼合咪咕圈圈的二次元屬性,用當代審美去演繹傳統生肖,讓活動更易於與其目標消費人群溝通。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新一代用戶並非不重視傳統。相反,從對各種春節互動活動的熱情程度來看,他們對春節依舊滿懷熱情,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新的儀式傳承春節文化——遊戲社交變成了一種新的春節習俗。

尤其是在今年鼓勵在家娛樂,在線祝福的節點上,各大平臺和品牌發佈春節社交遊戲活動也顯得更合時宜。

過去春節放煙花的人,今年都在家玩AR

而在今年這個不算好的開局之下,這些AR營銷遊戲送出的不僅僅是新年紅包,更有對未來“福到”的美好祝願——總結過去,展望美好未來,原本就是春節傳統的核心,也是年味的意義。

這兩年不少人都在高呼,年味消失了。

其實年味從未消失,它只是在新時代和新技術的推動下,進化成更適合當代人生活習慣的模樣。

文化也是流動的,傳統並非一成不變。

從品牌主動向用戶傳遞年味,到鼓勵用戶發現年味,從線下拜年到線上祝福新民俗——可見,品牌玩法策略也需要因人、因時制宜。在滿足傳承春節文化的大前提下,玩出當代人樂見的姿勢,更是品牌創造差異化形象的新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