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之一,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是公認的道教創始人,即太上老君,又稱太上道祖、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開皇末劫天尊。

三清之一,道德天尊


在莊嚴肅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供奉著神態端莊的三位尊神,這就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師"。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道經記載,道祖老君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道教最高尊神三清天尊之一,道祖常常分身降世,傳教度人,弘揚道法。

在道教宮觀“三清殿”,其塑像居左位,手執蒲扇,相傳老君居住在太清聖境。

《西遊記》中,老君居“離恨天兜率宮”;《封神榜》中,則是“大羅天玄都洞八景宮”。

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道教相信道家哲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無數,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許多道教祖師都自稱得到老君顯靈的啟示與教誨,如漢朝的張道陵、南北朝的寇謙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為其始祖。

太上老君是道教最高神之一,是三大超級神中的一位。老君的信仰,始於東漢。東漢的張陵(後來的張天師)設天師道,尊為老子為太上老君,後稱“太上道德天尊”。謂其生於無始之時,無因而起,是萬物之先,元氣之先。

《雲笈七籤》雲,“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號曰無上正真之道,神奇微遠不可得名。故曰:吾生於無形之先,起乎太初之前,長乎太始之端,行乎太素之元。浮游出虛,出入杳冥。觀混沌之未判,視清濁之未分,步宇宙之曠野,歷品物之族群。夫老君者,乃元氣道真,造化自然者也”。

三清之一,道德天尊

《太上心印經》

太上智光 燭照太虛 獨此真陽 永劫長存 手不妄動 足不輕行 目不外視 耳不他聽

口絕閒言 心無妄想 自朝至暮 洗心滌慮 無牽無掛 更遠累害 制外養中 退藏於密

惟慎幽獨 時時內觀 刻刻返照 不離方寸 惺惺常存 守之不敗 寂而長照 照而常寂

綿綿密密 不二不息 對境無心 遇物不染 常應常靜 無文無武 動觀自在 靜養中和

精神內蘊 怡養穀神 積至久久 誠至明生 了了常明 如如自在 純乎以正 默默合天

道教認為:心躁動不安之時,持念一百零八遍,可定心。亦可分二次持念,第一次七十二遍,第二次三十六遍。

《太上清心咒》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

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三清之一,道德天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