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父亲给了我30万


李星星的消失的父亲, 陡增了这世界许多的悲凉;但这世界更多父亲的故事,我想应该如老孙的父亲。


老孙说,在他的印象中,他的父亲一直很忙。虽然家在东北的农村,但父亲是农村的能人,一个人有着七八种“职务”,他使出浑身的力气为自己的家操劳,也尽可能地帮助村里的人。老孙是70后,还有个哥哥,但父亲让他俩都上了大学。


2000年,50岁的父亲突然病了,癌症晚期。那时老孙的哥哥已经入职北京某中学,有了“铁饭碗”,成了“公家人”。父亲对此十分放心。只是刚刚大学毕业没两年、刚到北京闯荡的老孙让父亲放心不下。那时的老孙在中关村一带做销售工作,在父亲看来那不算什么正经工作。于是父亲把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积蓄的一半——不到30万偷偷地给了老孙。剩下的一半,留着自己在北京治病用。


拿着父亲给的30万,老孙有点懵。他和同事商量该怎么花这个钱,很多同事都建议他买车,说他们跑销售用得着,甚至把车的品牌和型号建议都给了老孙。但老孙有点犹豫。正在犹豫的当口,父亲的病友的家属的一句话,让老孙有了主意,并就此影响了父亲、也改变了老孙的一生。


原来老孙的父亲住的是肿瘤医院,每天都要经历人的死亡。这虽然让年轻的老孙极度不适,但陪护父亲的日子久了,他竟然有了些麻木。但有一位老太太,可能因为抢救了太多次了,老孙对其印象深刻。在这位老太太最后一次抢救时,其家属的一句哀求、击到了老孙——“大夫,请您再抢救一次吧。我们家老太太最后一个愿望就是一定要在自己的家离开。所以这次如果能抢救回来、我们就带老太太回家。”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又把老太太抢救回来了,老太太回家了,回自己的家、实现最后的心愿。


“是啊!在自己的家离开!原来还有这么回事!可我们的家在东北,我们在北京没有房子、没有家啊!”于是,老孙决定了,他要用父亲给的30万在北京买房子,让父亲也可以在自己的家离开。于是,老孙更忙了,陪护父亲、买房子、工作,三头并进。后来,因为父亲的病实在没有再治疗的必要,所以,老孙听从医生的建议将父亲接到了临终关怀医院。老孙更着急了。

终于,老孙在郊区买好了房子。他一刻没停,简单收拾了一下,就把父亲接到了新房子里。没有电梯的板楼里,老孙是把父亲背上去的。到了新房子,父亲满脸的不相信,他不相信他给的30万可以在北京买房子。但老孙看得出父亲很高兴、很满足。在新房子呆了几个小时后,父亲走了。父亲是在自己的家走的。


而从买这个房子之后,老孙似乎爱上了买房子。这个房子的升值,给了老孙创业的启动资金;公司有了盈利后,老孙总是习惯把闲钱优先拿去买房子。就这样,房子支撑着公司、公司支撑着房子,老孙带着全家人走上了父亲可能从未想过的康庄大道。


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但当一个有爱的父亲碰到一个有爱的孩子,又怎会没有回报?!老孙与父亲的互相成就,让我们看到了家的力量。请相信家的力量。


/ 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


2000年,父亲给了我30万

2000年,父亲给了我30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