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中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商業活動的歷史也十分悠久。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貨幣,在甲骨文中就有明確的記載,只不過那時的貨幣是用實物來充當的。

“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甲骨文中所見到的主要貨幣形式是貝,這也是我國考古資料所能證明的最早的貨幣。“貝”字甲骨文字形,像貝殼之形;西周金文中,逐步將貝字上部和下部的開口處寫成閉合狀,並在字的下部衍生出“八”形;戰國睡虎地秦簡字形,進一步將字形頂部的兩個尖角拉平,使字形主體部分寫作“目”形,與繁體字“貝”已經十分接近。《說文》說:“貝,海介蟲也……,象形。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海介蟲”就是海洋中帶甲殼的動物,“泉”就是“錢”。這段大意是說,貝是一種帶甲殼的海洋生物,古時代以貝為貨幣,以龜為寶物,周代起開始有了錢這種貨幣形式,至秦代廢棄了貝,而錢得以廣泛流通。這裡講述了貝作為貨幣通行的大致歷史。貝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曾長期充當一種等價交換物,在當時社會具有稀缺性。貝產自南方海中,對於北方的夏、商、周來說,是一種外來物品。而且貝殼不用分割,本身即可成為天然的計算單位,是充當貨幣的好材料。而在夏商時期,即我國進入奴隸制社會時期以後,貝成為主要的貨幣形式,直至春秋時期,金屬鑄幣廣泛流通,這時它才逐漸退出流通而成為單純的裝飾品。至秦始皇統一貨幣之時,貝最終在法律上失去了貨幣資格。

“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貝作為貨幣,其計量單位為“朋”。“朋”字甲骨文、金文,形似兩串玉或貝連在一起。後來,原本連綴一體的字形逐漸分為兩部分,同時筆畫稍加延長,已近似於現在的寫法。王國維《觀堂集林·說珏朋》:“殷時玉與貝皆貨幣也……其用為貨幣及服御者,皆小玉小貝而有物焉以系之。所繫之貝玉,於玉則謂之珏,於貝則謂之朋,然二者於古實為一字。”一“朋”貝的數量,有人說是五個,有人說是十個。《詩經·小雅·青青者莪》:“既見君子,錫我百朋。”鄭箋:“古者貨幣,五貝為朋。”這是一朋五貝的例證。而王國維則認為一朋十貝,其《說珏朋》雲:“餘意古制貝、玉,皆五枚為系,合二係為一珏,若一朋。”郭沫若也贊同一朋即十貝的觀點。就“朋”字的金文形體來看,雙數似乎更具合理性。

“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貝是古代流通的貨幣,很多與錢財有關的字,都選擇“貝”作義符,如“財、購、貸、賺”等。貨幣的“貨”字自然也離不開“貝”。《說文》:“貨,財也。從貝,化聲。”其實,其中的聲符“化”在“貨”的構形中也有示源作用。貨的詞源是“化”,貨表示通過交易使自己所擁有的財物發生變化。在文獻中,也有將貨幣之“貨”直接寫成“化”的,如戰國時期齊國的刀幣上就寫有“齊之法化”,意思就是齊國的法定貨幣,這就更加證明了“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除了用貝充當貨幣外,上古時期還曾嘗試用其他實物作為交換媒介。如貨幣的“幣”最初也曾發揮過類似的作用。“幣”字繁體作“幣”。《說文》:“幣,帛也。從巾,敝聲。”可見,幣本指繒帛之類的絲織品。由於絲帛華美貴重,古人常用以祭祀或贈送賓客,所以“幣”在古漢語中常特指用作“禮物的絲織品”,也就是“束帛”。如《史記·貨殖列傳》:“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廣土眾民。”“束帛”是有特定數量的,每束十卷,每卷一丈八尺,共十八丈。正是由於幣同時具有貴重和數量一定的特徵,因而逐漸引申為貨幣的稱謂,與貨幣之“貨”同義。如《史記·吳王列傳》:“亂天下幣。”

隨著商業活動的日益頻繁,用實物充當貨幣的辦法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於是人們開始嘗試一種新型的貨幣——金屬鑄幣。最初的金屬貨幣是殷周之際的銅仿貝,後來逐漸出現了鑄造成農具樣式的錢和鎛。

“錢”繁體字作“錢”,從金,戔聲。《說文》:“錢,銚也。古田器。”銚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農具,類似於現在的鍬鏟。《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銚鎒於是乎始修。”《說文》用“銚”解釋“錢”,可見,“錢”也是一種農具。“錢”字從金,說明這種農具與金屬有關;“戔”除了具有表音的作用外,還兼示源功能。古人已經注意到,從“戔”之字多有小、少之義,如“賤”(錢少曰賤)、“淺”(水少曰淺)等。“錢”字從“戔”,義為一種小型的農具。春秋戰國時期,有些國家的金屬貨幣常常鑄成錢這種農具的樣式,從那個時候開始,貨幣便開始有了“錢”這個名稱。

“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錢”古人又稱“泉”。《禮記·檀弓》鄭玄注:“古者謂錢曰泉。”《說文》也說“古者貨貝而寶龜,周而有泉,至秦廢貝行錢”。“泉”為象形字,甲骨文的字形,像泉水從泉眼中涓涓流出的樣子。“泉”字形體與貨幣本不相關,之所以用“泉”稱“錢”,主要是由於“錢”與“泉”古音相同,而且“泉”有流佈廣遠的特點,與錢的流通特點很相似,於是後人附會其義,把“泉”當作了“錢”的代名詞。王莽錢文有“大泉五十”,即是“錢”、“泉”通用的例證。

“化”和“貨”之間的密切關係

布幣

除了錢之外,金屬貨幣也常鑄成另一種農具鎛的樣式。《廣雅·釋器》:“鎛,鉏也。”其實,“鉏”是鋤頭的“鋤”的異體字,鎛是一種像鋤頭一樣的農具。《詩經·周頌·臣工》:“庤乃錢鎛。”意思是說,準備好你們的鐵鍬和鋤頭。鑄成鋤頭樣式的貨幣,理應稱作“鎛幣”,但人們卻常常把它們稱作“布幣”。這是為什麼呢?我們還得從“鎛”字的字形結構找原因。“鎛”是個形聲字,從金,尃聲。“鎛”的聲符“尃”也是個形聲字,從寸,“甫”聲。“尃”的聲符“甫”仍為形聲字,從用,父聲。這樣,追查到底,“鎛”字是間接從“父”得聲的。而“布”的字形,“從巾,父聲”。原來,作為鋤頭的“鎛”和紡線織成的“布”,都是直接或間接從“父”得聲的。鎛和布,古音相近,可以構成通假的關係。同時,由於“布”有鋪展開的特點,也可以引申為流佈廣遠之義,這跟貨幣廣泛流通的特點十分接近,因而,“鎛幣”稱為“布幣”,既有聲音上的聯繫,又有理據上的根據,這與以“泉”稱“錢”的道理是極其相似的。《詩經·衛風·氓》有“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周禮·天官·外府》有“常邦布之入出”,其中的“布”都是貨幣義。古代還有刀幣,這也是一種模仿生產工具鑄造的金屬貨幣,主要流通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燕、趙、越、中山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