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本期节目和猫粮,灵感和内容来源于《最后的数学问题》 [美] 马里奥·利维奥


——扩展猫粮——

上期节目 中,我们分享了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迈克斯·泰格马克的“数学宇宙”假说。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这期节目,同样来自一个数学话题——拓扑学。看似普通的“纽结”,仅凭数学家“毫无目的性”的研究执念,历经百年,最终被发现这些当初看似无用的研究成果,出人意料地为今天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说到这里,突然感觉数学家很像“艺术家”——会本能的反感自己的作品被“商业化”。数学家终日沉醉于理论研究,对“实用性”也同样毫不在意,甚至会有强烈的抵触,比如下面这位吧……


信誓旦旦的哈代

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对他自己的研究领域——数论(一门研究自然数的学科),感到无比自豪。他曾放下狠话:“劳资我的研究成果,今天不会,将来不会,永远也不会给世界带来丝毫影响——无论是直接的影响,还是间接的;无论是有害的影响,还是有益的——统统没有!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1910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受到许多科学院、大学的奖励。

当然,他错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后来被直接运用在了遗传学上,成为了研究人口进化基础的重要定律。

这还没完,哈代在他的知名著作《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还宣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我的研究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当然,他又错了。1973年,另一位英国数学家,基于哈代的研究成果,在密码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众所周知,现代军事战争中,又怎能少了密码学的身影。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类似于哈代的“古典主义”数学家,沉醉于纯理论的研究中,守护着内心的执念,他们相信:独立于我们身边这个真实世界之外,存在一个独立的、完全抽象的“数学世界”。


“数学”用两种方式,刷着存在感

是否存在一个完全独立的“数学世界”,还未有答案。但至少现在,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数学世界”和“真实世界”,存在着无数神秘的联系。这种“联系”,以两种方式呈现给人类。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一方面,当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观察,走入死胡同时,数学犹如一盏明灯,帮助我们获得对于世界的解释。比如牛顿观察到了掉落的苹果、月亮和潮汐——虽然我们并不确信牛顿是否真的看到了这些自然现象,但我们确信的是,牛顿肯定不会一开始就看到了天空飘来一个万有引力方程式。这种人类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之后“主动”抽离和研究出数学规律的形式,称为数学的“主动性”。

而另一种刷存在感的方式,是数学的“被动性”——它显然更加神秘。

正如当初信誓旦旦,沉醉于理论数学的哈代,还有百年间不懈研究纽结理论的数学家们。一开始,仅仅就是因为“我喜欢”,于是就终日沉醉在柏拉图抽象的世界里。这些数学家从没考虑过哪怕任何一点实用性,也从未思考过让研究成果“出圈”的可能。可最终“数学”却总能在某一时刻“出圈”,深入到人间烟火当中,不断印证着真实世界的规律。

这就是数学的“被动性“,具有莫测的“预言”能力: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开普勒和牛顿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行轨迹是椭圆的,而两千年前,古希腊数学家门奈赫莫斯(Menaechmus)就已经研究过这条曲线了。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数学家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在1854年的一次经典演讲中,阐述了新兴几何学的重要内容——这恰恰就成为了爱因斯坦解释宇宙结构时的绝妙工具。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数学天才伽罗瓦(Evariste Galois),创立的“群论”,起初仅仅用于判断代数方程的可解性。如今,它已经被物理学家、工程师、语言学家甚至人类生态学家广泛使用,并用来研究几乎所有的对称性问题。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1975年的某天,年轻的数学家米切尔·费根鲍姆(Mitchell Feigenbaum),用计算器演算一个简单方程式。他渐渐注意到,随着演算进程,计算器显示的数越来越接近一个特定的数:4.669…而演算其他方程的时候,这个神奇的数字又再次出现了。他初步推断,这个数字似乎揭示了从有序到混沌过度时的“某种规律”,并以此撰写了一篇论文。经过专家半年的评审,却始终找不到什么科研价值,就被退稿了。令人意外的是,在不久之后的一个实验中,当液态氦从底部开始加热时,其变化的过程和费根鲍姆的预测结果恰好一致,并且不止这一种体系如此。这个4.669…帮助科学家在对不可捉摸的混沌系统的解密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当然了,还有这期视频节目中提到的“纽结理论”。谁也想不到,当初只有水手和绞刑架边刽子手才会经常摆弄的“绳结”,经过数学家近百年的“毫无目的”的研究,最终会和DNA和弦理论建立了有效的联系。


数学,是“发现”还是“发明”

数学充满着“无所不在,坚不可摧的力量”——这类特征通常只会用来描述“神明”——无论我们是痛恨数学,还是热爱数学,“数学”就在“那里”,它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方程式今天是这个解,明天依然是这个解,即便海枯石烂,人类灭亡……这个方程式永远都是这个“解”。

这么看来,数学应该是独立于我们身边这个真实世界、独立于人类思维的产物。既然数学这么独立,或者说数学世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王国,那它为什么却又能完美地“描述”我们真实世界的各种规律?就好比我们惊叹数学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但这位仙女却又同时和世俗万物有着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

上千年来,数学家和哲学家都没有真正想清楚这个问题。

有些人坚定的认为“数学就是独立于人类认知存在的”,比如法国数学家阿兰·孔涅(Alain Connes),他坚定地认为数学是一种“独立的存在”。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法国数学家阿兰·孔涅Alain Connes ,专长冯·诺伊曼代数。1982年菲尔兹奖和2001年克拉福德奖得主

就好像森林里有2只恐龙与另外2只恐龙相遇,不管周围是否有人类观察,那都会有4只恐龙。假如某一天人类路过森林,目睹了这个恐龙相遇的场景,那么

只是人类“发现”了2+2=4而已。一旦人们了解了2+2=4,那么就会面临一系列不可争议的后续事实,比如4-2=2……这与人类如何看待它们毫无联系,数学就是独立于人类认知而存在的世界,人类只是逐步地“发现”这个数学王国的宝藏,这也是柏拉图的看法。

但有些人不这么认为。

英国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爵士(Michael Atiyah)说,每一位科学家都会支持孔涅的观点——比如整数、圆在某种抽象意义上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柏拉图的观点也十分有吸引力。但换一种观察视角,我们需要有所怀疑。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迈克尔·阿蒂亚爵士,1966年菲尔兹奖和2004年阿尔贝奖获得主,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就拿人类而言,我们对于“整数”的概念似乎更加明确,对小数、分数、负数的概念,则稍弱一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整数计数”的概念是随着人类诞生就发展而来的。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最直观的感知就是大自然中的一块块石头、一头头猛兽、一根根树枝、一个个同伴。

但如果类似人类的高级文明不是出现在陆地上,而是诞生在与陆地隔绝的水母生活的海洋深处之中,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水母不再有个体的体验,只会被四周的水包围,最直观的感知就变成了运动、温度和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不会出现离散的概念,也不需要计数。或者假设宇宙是一维度空间,也很难想象几何学在这个一维空间是如何发展的……所以阿蒂亚确信,数学是被“发明”出来的,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源自于我们的身体、大脑,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中每天经历的总结。

而上期节目提到的泰格马克教授“数字宇宙”假说,则提出了更极端的假设——整个世界就是由抽象的数学关系构成的,我们这个世界不存在实体,不存在硬件,统统都是软件。换句话说,“数学世界是不是独立存在”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数学世界就是唯一的一个世界。

……

说到这里,你的脑袋应该已经初步混乱了。当然,如果你认为弄清数学究竟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发明”无关紧要。那么你可以再仔细地感受一下这两个词的差异,以及在下面这个问题下的意味:“上帝是一种发现还是一种发明?”,或者还有另一个更刺激的问题:“上帝是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了人,还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

最后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尤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 的一段话作为收尾。

“数学语言适于表达物理法则,这种奇迹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绝妙礼物。事实上,我们并未真正理解这份礼物,同时也受之有愧。我们应当感谢这份礼物,希望它在未来的研究中仍然有效,而且可以给予我们欢乐,抑或困惑——无论是好是坏。”——Eugene Wigner


「薛饿」小姐姐照镜子,却引来怪话连篇

....................................

这期视频及猫粮灵感来源于《最后的数学问题》——《华盛顿邮报》年度十佳图书,改编的电视节目《伟大的数学问题》获得了艾美奖提名。所以,这并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解数学题的书”。没有晦涩的公式,只有引人入胜的思考,关于人、关于自然、关于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的数学史诗,适合那些“其实心底里还是挺喜欢”数学的你,和爱好哲学思辨的你。

如果你对纽结这样的拓扑学问题感兴趣,并且想初步系统的学习一下拓扑学,可以看一下《基础拓扑学》——此书也是美国很多高校的拓扑学入门教材,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更多推荐






关注薛饿的朋友可能已经知道了,薛饿团队出品的票圈配图神器【鲱鱼罐头】App已经上线一段时间了。最近团队在招测试实习生,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一下二条的招聘启事,也可以关注【鲱鱼罐头】公众号:fygtapp 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