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高曉鬆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01

網上有很多高曉松的視頻。對於曉松視頻中所表達的一些觀點,有人認為純屬胡侃亂扯,因此較為排斥。當然,也有不少願意接受他觀點的網民,甚至成為他的粉絲。

筆者屬於中間那部分人,不會一味地排斥,也不是純粹的“拿來主義”。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曉松其人

偶爾看曉松的視頻,覺得挺有意思。他的一些觀點雖然不能完全認同,但常給人以啟發,有許多值得借鑑的地方。

有人問,看他的視頻總體印象是什麼?呃,感覺曉松有多動症。哈哈哈!開玩笑,開玩笑。

其實是,曉松說到興奮處常常會手舞足蹈,屬肢體語言較多而已。

02

說到中美文化的差異,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也許,每個人都能說上那麼幾點,但一時半會兒誰又能說得清楚?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一段視頻中,曉松聊到中美文化的差異,當然,也只是談了一個方面。至於他說得有沒有道理,不妨看看再說。

曉松說,他在美國時,常有人問他中美文化到底有什麼差異。

他個人覺得,在美國文化中,人們追求一種叫做Truth的東西,指真理。在中國文化中,人們追求的應該叫Norm, 就是默契,也就是說,大家都明白在混亂中怎麼相處的這麼一個東西。

解釋一下,norm指"常態;正常行為;行為標準;標準"等。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視頻截圖

03

美國人聽曉松這麼說,肯定是一臉懵懂。覺得Truth和Norm這兩個東西都有點虛,不明就裡。於是,問曉松能不能舉個例子。

曉松說,每每這時,他都是拿交通的例子說事兒。他說:"你看你們美國人那麼守交通規則,有規則的守,沒規則的他也守,大概就是傳統和習慣。"

曉松接著說,在美國開車時,很少看到沒事就併線玩的。這條線這麼短,那條線那麼長,開車的人也不會為了快一點就變到那條線。在加州,路口出過三四次事故才設紅綠燈,沒出過幾次事故,是不設紅綠燈的。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停止標識

路口就設個Stop Sign(停止標識)。哪怕幾個方向都沒車,也要停四秒。如果幾面都有車,那一定是東西過一輛,然後南北過一輛,從來沒有一輛車跟著前車過去。

呆久了以後,有時剛回國有些不太適應。因為一等就得一直等,前邊車再也不讓你了,後邊所有的車還催你,非常不適應。

04

關於曉松提到的Stop Sign(停止標識),請允許我在這裡插一段。

2017年6月,在美國加州,黃某在駕車通過一個路口時,沒有按Stop Sign標識停車,被一輛皮卡當場撞飛。導致其母親和姨媽當場身亡,弟弟受傷。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相關信息網絡截圖

警方出具的報告顯示,其駕駛的汽車在通過路口時時速為75英里。也就是說,他在駕車時對Stop Sign視而不見,這是導致悲劇發生的直接原因。

而就在頭一年的2016年,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四名來自中國的遊客因為駕車人沒有在Stop Sign處停車,致車毀人亡。

05

曉松跟美國人調侃道,你們這麼守交通規則,可你們也是七點半到家,也沒有五點鐘就到家。你看我們,一通亂開,亂掉頭,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也都七點半到家了,也沒都撞死在路上。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曉松說,這就是兩個民族文化的不同。

美國這個民族是一個重公德,而不太重私德的民族。所謂私德,就是咱們所說的孝順啊,對孩子怎麼怎麼好啊,為了孩子恨不得什麼都能幹。

中國人的問題是,私德非常好。只要是認識的對自己好的人,為他做什麼都行,但公德又缺失。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文化差異圖示

06

應當說,曉松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尤其是他關於兩國人私德和公德的判斷,可謂相當準確

我國曆史悠久,其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中人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以及社會關係的影響,可謂根深蒂固。

而美國只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且商品經濟極為發達,它的科學、技術、管理,以及人際關係都是按現代人的意志和標準建立起來的,同時,又帶有濃厚的經濟色彩,人們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也是如此。

聽高曉松聊中美文化的差異, 看一看他舉的例子能否說明問題?

曉松與克林頓

曉松畢竟常去美國,對美國還是有所瞭解的,所以說,他關於中美文化差異的話是一種有依據的表達,而不是即興的調侃。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