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春天,我市脱贫攻坚战场再传捷报——周宁、柘荣两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摘帽”了!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至此,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实现“摘帽”。这一天,闽东350余万人翘首以盼、欢呼雀跃!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山海之间,闽东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和速度向贫困宣战,集各方之智啃“硬骨头”、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形成了精准扶贫“宁德模式”。

到去年底,我市全面完成了7.2万现行标准贫困人口、45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摘帽”退出任务,现行标准贫困发生率降至0;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人均年收入达1.31万元,增长25%;贫困村年村财收入达到村均13.9万元,增长26.3%……高山之下,一个个贫困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大海之滨,一个个贫困家庭有了新气象。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柘荣城区新貌 吴霖 摄

这是一声“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

7.2万现行标准贫困人口、453个贫困村,这是曾经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块“硬骨头”,贫困人口中有45%以上为因病因残致贫,贫困村中有95%是产业和村集体经济薄弱村。

困难面前,宁德却信心满满。

给予信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是指明的“摆脱贫困”路子,是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千千万万技能扶贫干部的攻坚精神。

春暖花开,草木复苏。四月的屏南大地上,一幅党建领航、脱贫攻坚扬帆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支部班子和一支强大的党员队伍。“要想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建强支部、建优‘两委’班子、凝聚民心是关键。”路下乡三万里村驻村第一书记庄世堂说。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青山环抱中的三万里村

为了让党支部“壮”起来,三万里村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工作首位,将“三会一课”“村财乡管”等各种制度上墙,多次到党校和周宁等地学习培训,着力推进软弱涣散组织整顿提升和支部建设,提升村级班子履职能力,发挥三万里村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第一书记”来了,村庄模样变了——完成建设农村幸福院,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完成县交通局实施三万里村国道连接线按6.5米标准提升改造,改善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完成香港郭氏资金实施亮化工程,方便群众夜间行走……三万里村村容村貌的改善,不仅让村民竖起大拇指,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

扶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我市坚持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按照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要求,全面推动各项工作——

强化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深入指导脱贫攻坚,主要领导带头抓谋划指导、亲自抓督促落实,并且率先垂范,带头开展“四下基层”扶贫调研督促,深入全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乡镇开展“遍访行动”;一声令下,全市850多个市县机关事业单位、1.2万名干部积极参与挂钩贫困村、贫困户,帮助贫困群众落实好扶贫项目和政策措施。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周宁县玛坑乡首章村茶园

强化政策保障,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革命老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进一步加快老区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6个方面23条措施;出台了《宁德市深化产业扶贫的若干意见》,把产业扶贫作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性措施。

强化资金扶持,“十三五”以来,我市保持稳中有增,仅2019年市县两级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98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年度扶贫专项资金达9516万元,较2018年增长27.3%。

这是一个“一个都

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原本只有一部手机,两个孙子只能轮流上网课,挂钩干部知道后,就给我家送来一部手机,保障了孩子按时上网课。”3月17日,周宁县狮城镇城西社区贫困户林兴存开心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他家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林兴存一家有5口人,老俩口已经70多岁,两个孙子还在上学,唯一的儿子精神残疾。在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滴灌”下,两个孩子每年可享受2000元教育扶贫补助,该镇政府为林兴存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年收入15000元,再加上产业分红,他家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周宁坪坑村新貌

因为心揣梦想,所以执著前行。我市以开放的思维,从“两不愁三保障”入手、着眼,叠加政策红利,放大幸福效应。

——住房保障,圆上困难群众“安居梦”。2019年,我市全面解决因上半年暴雨和年久失修造成的新增危房改造277户;加快造福工程和搬迁扶贫“扫尾”,全年完成446户1875人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户47人;对2016年以来完成的近1.3万搬迁贫困户开展全面“回头看”,调查群众的搬迁后续发展情况,对集中安置点和分散自建的搬迁户开展地灾防治和工程质量评估,督促推动旧房拆除和“复垦复绿”工程,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

——健康扶贫,确保贫困群众“能就医”。加快健全“一站式”结算绿色通道,加快完善153家县级定点医疗机构、125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全面设立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综合服务窗口,方便贫困群众就医;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省市县三级医疗叠加保险政策,仅2019年享受医疗叠加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就达15636人,实际发生医疗总费用14426.67万元,范围内费用13570.28万元,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各项保障合计报销13326.12万元,报销比例92.37%,实际报销水平较2018年上升4.03个百分点。

——扶贫扶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线”。去年,我市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对个别辍学儿童进行劝返复学,发放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和政府补助5268万元,受助3.77万人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9921笔发放贷款逾1.45亿元,贷款总量居全省前列。

这是一曲“不等不靠”

的动人乐章

春茶吐翠,茶农欢笑。在柘荣县楮坪乡石咸村,已脱贫的吴青梅看着郁郁葱葱的茶园,满脸喜悦。

“今年还要继续扩大白茶种植面积,去年仅茶叶一项我就收入了12000多元,比务工收入更多,生活越来越美好。”一片小茶叶变身脱贫“大产业”,吴青梅尝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今年他再接再厉又补种了8000株,白茶种植面积将达到6.5亩。

曾经山村穷,如今气象新。产业兴旺是脱贫攻坚的重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宁德,立足实际,以培育发展富民产业为突破口,抓好产业扶贫到户“五个一”工作,探索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子,下足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改穷业”。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柘荣太子参喜获丰收 郑婷婷 摄

兴项目。依托“8+1”特色产业,我市优先把贫困群众纳入当地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全面开展“一户一增收”行动。2019年新落实产业项目1.45万个,实现96%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都有产业就业增收项目,确保稳定增收。

强龙头。2019年新发动314家合作社、107家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通过吸纳就业、产品收购、帮带分红等模式带动贫困户3659户,带动户均增收4515元。

送资金。2019年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1亿元、扶贫小额信贷3亿元以上,为11228户贫困户落实扶贫产业保险(占总户总数的56%),保险总额1.5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柘荣富溪岭后生态茶园 魏发松 摄

拓市场。全市建立乡村电商服务站点的行政村达419个,其中贫困村站点45个,组织开展培训85场5953人次,进一步拓展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提技能。每年组织实施“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和就业培训1万多人次,实现转移就业2000人以上。县、乡两级还“量身”安排近3000个公益性岗位,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

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在闽东这片希望的热土上,350多万人民拧成一股绳,聚成万钧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面小康的实现,一定有闽东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 宁德市2020年春季学期各学段开学公告

■ 宁德三大公园停车示意图公布

■ 宁德招募80名服务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志愿者

■ 宁德这6个县乡村教师可获补助!

■ 5月6日零时起恢复全国收费公路收费

[ 这里是闽东日报,感谢您的阅读 ]

闽东日报移动端矩阵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小康梦在春天里升腾——写在我市6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之际

“你说我办”新闻报料热线:28767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