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或將反轉的三個行業

最近這幾天,很多投資者和我交流,好的一面咱就不說了,畢竟大家都開始回血或者賺錢了嘛。


但還是有不好的一面。


通過交流我發現竟然大部分人是這樣的狀態:


1,前段時間一直看空沒上車或者倉位小的朋友,最近踏空,開始著急了。


2,雖然自己賺錢了,但是看見別人比自己賺的更多,心理不舒服。


表面看,這兩個問題的性質是不一樣的,但如果你細細品就會發現,它們的共同點都可以用一句話回答,為什麼我不可以賺的更多?


更近一步,說白了,就是想賺到市場中全部的錢,知道很多道理,但你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投資就是一場修行,是對人性的反覆考驗和磨練!


*****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問我銀行,保險,地產,這三個行業,原因很簡單,它們看起來很低估但就是不漲,大家最擔心的還是接下來何去何從的問題。


如果大家細心觀察的話,疫情這一波,這三個行業被錘得最厲害。


它們共性是什麼?就是高槓杆性的企業。


高槓杆型企業的特點在經濟極端的環境情況下,是有潛在利空的,因為經濟一崩盤,高槓杆型的企業第一個倒下。


而股票的漲跌說白了就是個預期問題,在疫情這種大環境下,對於未來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是很大的,所以,這是我認為這些行業短期被壓制的主要一部分原因。


但是,我們明眼人都知道,國內的疫情控制的很得當,尤其昨天出了兩個大新聞,一個是5月22日召開兩會,一個是北京防疫從一級將為二級。


這明擺著就是向全世界宣佈我們國家的抗疫成果,就是告訴你,我們已經接近馬上就要勝利了。


所以,我個人認為從昨天開始到節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市場的風格會從疫情受益的行業,慢慢轉向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的行業。


很多人,說保險跌這麼多是因為它壽險改革的問題,但我個人覺得這裡面最大的原因只不過碰巧行業改革又碰巧碰上了疫情,有點“戴維斯雙殺”的意思,所以股價跌這麼多。


股價跌了,大家把所有下跌因素都歸到行業自身,說改革不利,轉型不好,業績承壓.........


而地產呢,說實在話,地產行業儘管你說千般這不好,那不好,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行業格局變化之年,地產龍頭更佔優,而且也在緩慢穩步經營著。


最後是銀行,銀行可是萬業之母,銀行今年年初來看,不論是負債端還是資產端,都相比往年有一個很明顯的提高,今年疫情這麼嚴重,一季度報告明顯好於預期。


我知道很多人會擔心,這有什麼,現在低估,未來還會更低估,到時候不照樣賺不到錢?


我知道大家的顧慮,也知道大家所想的。


估值說到底是預期和情緒的博弈,所以才使得一家公司的估值呈現不同大小的波動,但你要知道,估值始終會維持一箇中樞來上下波動。


如果你的假設成立,也就是說,現在低估未來還會更低估,低估還有地下室,那麼唯一的一個大前提就是,估值中樞下降。也就是說公司原有的估值體系已經崩塌。


但估值中樞下降或者上升有個更為重要的驅動力就是核心基本面的變化。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家公司之前是幹機場生意的公司,但是突然一天在機場生意的基礎之上有幹開了免稅生意,這時候因為你的基本面相比之前的基本面要更加優質,免稅的生意模式成長性盈利能力更加優於傳統機場的模式,所以過去的估值體系顯然衡量不了現在公司的估值,從而使得公司估值中樞上移。


過去我們是以傳統機場的視角來給公司估值,現在呢我們用消費股的視角來給公司估值。


在舉個例子,某家仿製藥的公司,一直經營的好好的,每年25%以上的ROE,突然,啪,來了個帶量採購,一下就把公司原有的經營體系打亂了,之前的高毛利的生意一去不復返,未來的核心基本面也會不同於現在,所以這時候這些公司的估值中樞就會下移。


如果你理解了這個,你在回過頭看我們說的這幾個行業,尤其是地產和銀行,是不是能品出點什麼了,至少我還沒有找到,使得它們估值中樞下降的可能因素,

更何況人家還每年4%~5%的股息供著各位大爺。


*****


因此,今年金融(主要指保險,銀行)地產這一塊,至少20年下半年,最遲也就21年,我不敢說漲多少吧,但至少很難跌。


你可能說這裡面有的公司不行了,或者行業不行了,但我和你說的是,就算他不行,哪怕只需要迴歸到正常的估值範圍我們的收益都是非常可觀的。


我今天說這三個行業,並不代表未來一定大漲,也不代表它們怎麼怎麼樣。因為最近很多朋友都在後臺留言說XX行業是不是完了,估值會不會更低,所以今天文章的主要目的,我是想給大家理清一個看公司估值的思路,而不是自己嚇自己。


感受時間的玫瑰,祝大家五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