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劳特《定位》理论在产业园定位中的应用

产业定位是产业园区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园区后期的建设和配套体系的构建,它决定了一个园区的生死存亡。

一个成功的产业园定位要像一颗钉子一样,犀利、坚定、准确的在企业家的头脑中占据一个有价值的位置,非你莫属。

产业园的定位就是一个园区的发展战略,首先你要想清楚自己的“取”和“舍”是什么。

产业园的定位就是一个园区的护城河,日积月累护城河越挖越深,形成一个不断叠加的复利的力量。

对于一个产业园的操盘手,要有军事家一样的眼光,能在在茫茫黑夜中发现一束微光,并且具备紧紧追随微光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定力。

我国产业园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大而不强、集而不聚、同质竞争、定位不明”等问题。定位是品牌管理的重中之重,能够帮助产业园区识别出那些受到目标市场认可且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差异的营销属性,进而刺激企业产生入驻诉求和行为。

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指出:你的市场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占领市场就是占领预期客户的心智。给产品定位,就是确保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地位。

品牌定位理论自1969首次提出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演化,定位的内涵已从“利益”延伸至“属性、利益和价值”;定位的外延也从广告扩张至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营销组合的全部要素;同时,定位的研究视角、应用主体也不断拓展。

虽然在前人研究中没有涉及“产业园区品牌定位”的概念,但定位理论体系已经相对完善,这为产业园区品牌定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品牌定位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只要和产业园区的营销属性充分结合,就一定能得出适用于产业园区的品牌定位理论。

进化君认为:产业园区的品牌定位就是精确找到园区营销组合要素中的某一属性,此属性对于园区自身是真实可信的,对于目标企业是必需的,对于竞争对手是独特强势的。

从实操角度出发,建议按照三大参照系、三大评价维度的模型分析确定。

三大参照细:产业园区自身的能力资源、目标企业的利益诉求和竞争对手的发展态势;

三大评价维度:真实可信、客观存在、独特强势。

特劳特《定位》理论在产业园定位中的应用

按照上图模型进行产业园品牌定位操作时,有以下五点值得注意:

第一,要精准识别目标企业的利益偏好。在园区规划阶段,产业园区都会规划主导产业,但是这种产业规划仅能指明园区招商的大致方向,却不能切实吸引那些目标企业入驻园区。

第二,要深度挖掘园区自身的优质资源。盲目追随企业的利益偏好或是模仿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都容易导致产业园区间的同质化竞争,进而限制产业园区的长期战略发展。因此,在选取产业园区品牌定位点时,其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应当作为定位点的首要基准。

第三,要从多个营销要素中开发品牌定位点。产业园区所提供的基础配套、产业支持类产品等是影响企业入驻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把产品要素视为品牌定位点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一种正确而明智的选择。

按照“属性-利益-价值”结构,可以层次分明的地将产业园所能提供的核心价值展现出来,从而有效引导其产生入驻行为。最终使目标企业更易信服本园区有能力提供满足其利益诉求的产品,同时,也让目标企业在消费园区产品的过程中更易获得价值与情感满意。

第五,要善于设计富含人格魅力的品牌定位主张。产业园区还要把移情化和理念化思维融入品牌定位主张,使之具有生动鲜明的人格体系。比如“助力企业成功的引擎”这一运用比喻修辞的表述,能够以生动的方式更加直观地表达园区的价值主张,使其更加易于理解,而且也会使得企业对于产业园区的特征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因此,也更容易接受园区的价值诉求。

进化君建议阅读:《社会科学家‖产业园区品牌定位点开发模型构建及其应用》,作者钱明辉,陈丹,王玉玺。

文中未尽之意尚多,在本人过往顾问服务、走访调研的1000+园区中,成在定位、败在定位的案例颇多,但更多的园区根本就没有定位,这是最让进化君痛心的现实。

欢迎园区界的朋友们参与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