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跟脾肾亏虚有关!用肉苁蓉、龟板等补肾气,炒白术、党 参、陈皮等健脾

据统计,全球约有 5000 万人患有痴呆,每年有近 1000 万新增病例,预计到 2050 年,痴呆总人数将达到 1.52 亿。我国痴呆症患者超过 1000 万人,其中有 60% 为阿尔茨海默症。65 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 5%,80 岁以上发病率超过 30%。中医古籍无“老年性痴呆”专论,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虚实两端。虚包括髓减脑消、或阳气不足;实包括痰蒙于窍、或瘀血阻滞,而导致神机失用。传统中医理论对老年性痴呆的认识在形神皆病方面已十分全面,其病机分析多建立在有形病理因素基础之上。


痴呆跟脾肾亏虚有关!用肉苁蓉、龟板等补肾气,炒白术、党 参、陈皮等健脾


“补先天 固后天 先后天同调”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 痴呆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 的公共卫生问题。血管性痴呆已成为导致痴呆的第 二大病因,仅次于阿尔茨 海默病。血管性认知障碍 涵盖了从血管性轻度认知 障碍到血管性痴呆的整个 过程,已逐渐被认为是有血管因素参与的综合征, 当前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中医药的整体观念以及辨 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治疗 中发挥重大优势。


脾肾亏虚、痰瘀互阻 为主要病机


血管性认知障碍属于 中医“呆病”范畴,表现 为“ 呆、 傻、 愚、 笨”, 常见于老年患者。结合笔 者从参与国家“九五”重 点科技攻关项目,到科技 部的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 项目,以及多年临床经验, 总结认为“脾肾亏虚,痰瘀互阻”是血管性认知障 碍的主要病机。肾主骨生 髓,主志;脾主运化气血, 主思。脾肾亏虚,则人体 补养乏源,脑髓失充,机 窍失司,而脾失健运,肾 气失司,水液代谢紊乱, 气血运行失调,而致痰浊、 瘀血内生,日久则凝为痰 瘀,阻塞脑窍,神机失用, 表现为呆而不灵。


分期辨证论治 注重脾肾调护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存在平台期、波动 期、下滑期,在不同时期 都应注重脾肾调护,应始 终重视先天与后天关系。平台期病情相对稳定,此 时脾肾亏虚为主要矛盾, 以补益脾肾为中心,先后 天同调;波动期病情相对 进展,此时痰瘀互结为主 要矛盾,以活血化痰为主, 兼顾脾肾固护;下滑期病 情相对加重,此时肝肾亏 虚与痰瘀互结同时为其主 要矛盾,正虚邪实,治疗 当以扶正祛邪。


在临床诊治过程中, 要尽可能延长平台期,抓 住波动期,及时挽救下滑 期。应根据各期侧重,健 脾补肾,先后天同调,活 血化瘀,其中补肾当健脾, 健脾当补肾,以脾气运化 之气血作为肾气来源之基 础,以肾气温煦之动力作 为脾气运转之根基,同时 适时祛邪以活血化痰而不 伤正,治疗当用益智仁、 肉苁蓉、山萸肉、龟板等药调补肾气;炒白术、党 参、陈皮等健运脾气;同时佐以石菖蒲、远志、黄 连、竹茹、川芎等药以化 痰开窍,清热活血。从而 使肾充脾健,痰消瘀化, 延缓病程进展,改善症状,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