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跟脾腎虧虛有關!用肉蓯蓉、龜板等補腎氣,炒白朮、黨 參、陳皮等健脾

據統計,全球約有 5000 萬人患有痴呆,每年有近 1000 萬新增病例,預計到 2050 年,痴呆總人數將達到 1.52 億。我國痴呆症患者超過 1000 萬人,其中有 60% 為阿爾茨海默症。65 歲以上人群發病率為 5%,80 歲以上發病率超過 30%。中醫古籍無“老年性痴呆”專論,病因病機可歸納為虛實兩端。虛包括髓減腦消、或陽氣不足;實包括痰蒙於竅、或瘀血阻滯,而導致神機失用。傳統中醫理論對老年性痴呆的認識在形神皆病方面已十分全面,其病機分析多建立在有形病理因素基礎之上。


痴呆跟脾腎虧虛有關!用肉蓯蓉、龜板等補腎氣,炒白朮、黨 參、陳皮等健脾


“補先天 固後天 先後天同調”


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 痴呆已成為一個日益嚴重 的公共衛生問題。血管性痴呆已成為導致痴呆的第 二大病因,僅次於阿爾茨 海默病。血管性認知障礙 涵蓋了從血管性輕度認知 障礙到血管性痴呆的整個 過程,已逐漸被認為是有血管因素參與的綜合徵, 當前無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中醫藥的整體觀念以及辨 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在治療 中發揮重大優勢。


脾腎虧虛、痰瘀互阻 為主要病機


血管性認知障礙屬於 中醫“呆病”範疇,表現 為“ 呆、 傻、 愚、 笨”, 常見於老年患者。結合筆 者從參與國家“九五”重 點科技攻關項目,到科技 部的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 項目,以及多年臨床經驗, 總結認為“脾腎虧虛,痰瘀互阻”是血管性認知障 礙的主要病機。腎主骨生 髓,主志;脾主運化氣血, 主思。脾腎虧虛,則人體 補養乏源,腦髓失充,機 竅失司,而脾失健運,腎 氣失司,水液代謝紊亂, 氣血運行失調,而致痰濁、 瘀血內生,日久則凝為痰 瘀,阻塞腦竅,神機失用, 表現為呆而不靈。


分期辨證論治 注重脾腎調護


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發生發展存在平臺期、波動 期、下滑期,在不同時期 都應注重脾腎調護,應始 終重視先天與後天關係。平臺期病情相對穩定,此 時脾腎虧虛為主要矛盾, 以補益脾腎為中心,先後 天同調;波動期病情相對 進展,此時痰瘀互結為主 要矛盾,以活血化痰為主, 兼顧脾腎固護;下滑期病 情相對加重,此時肝腎虧 虛與痰瘀互結同時為其主 要矛盾,正虛邪實,治療 當以扶正祛邪。


在臨床診治過程中, 要儘可能延長平臺期,抓 住波動期,及時挽救下滑 期。應根據各期側重,健 脾補腎,先後天同調,活 血化瘀,其中補腎當健脾, 健脾當補腎,以脾氣運化 之氣血作為腎氣來源之基 礎,以腎氣溫煦之動力作 為脾氣運轉之根基,同時 適時祛邪以活血化痰而不 傷正,治療當用益智仁、 肉蓯蓉、山萸肉、龜板等藥調補腎氣;炒白朮、黨 參、陳皮等健運脾氣;同時佐以石菖蒲、遠志、黃 連、竹茹、川芎等藥以化 痰開竅,清熱活血。從而 使腎充脾健,痰消瘀化, 延緩病程進展,改善症狀, 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