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峰的草原:草原的雪本溫柔,奈何風將它化成利刃,削著我的離腸


蕭峰的草原:草原的雪本溫柔,奈何風將它化成利刃,削著我的離腸

金庸武俠中,為大家所熟知的俠之大者有兩個,一是郭靖,二是蕭峰。怎可惜,英雄終究難逃悲劇收場,郭靖殉城襄陽,蕭峰自戕在雁門關外,一代豪傑隕落江湖,讓人唏噓不已。

郭靖蕭峰頗為相似,好像鏡中倒影。郭靖本是中原人士,家破人亡之際流落草原,後又從草原迴轉中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子,歷盡艱辛,最終闖出了好大的名頭。蕭峰與之恰恰相反,他本遼人後裔,卻生長在中原,由天下第一大幫的高位跌落,迴歸草原,做了個南院大王。

每思及此,我不僅感慨金庸先生如椽大筆,把個人生百態寫得順遂通暢。正所謂人各有命,誰也逃不過最後那個“土饅頭”,英雄也好,俗人也罷,不過是江湖一點水,終須歸入海。

此種文弱情懷,未免有些悲觀傷感。若是從人生意義上講,郭靖蕭峰當為吾輩楷模,義之所至,當仁不讓,俠義精神躍然紙上,令人心生敬仰。

少年時代,尤喜郭靖。但見他質樸善良,一路上貴人相助,佳人相伴,逢山開山,遇水擋水,最後兒女滿堂,真是白手起家的夢幻典範。

歲至而立,嚐遍心酸。方知蕭峰那般從高處跌落而心不死之人,才真正算得上男兒本色。順風成長,只需恪守初心;逆風而行,倔強外還需精明。

從這個意義上講,郭靖是屬於被培養而成的“人造英雄”,所以《射鵰英雄傳》的江湖中少不了江南七怪、全真七子、洪七公等一眾俠義前輩;而蕭峰,天生就是英雄,生來就是要孤獨的。


蕭峰的草原:草原的雪本溫柔,奈何風將它化成利刃,削著我的離腸

幫主

《天龍八部》開篇,蕭峰便是丐幫幫主。適時,丐幫乃天下第一大幫,蕭峰正直壯年,武功精絕,人情老練,可謂名滿江湖。

適時,蕭峰還叫喬峰,少室山下農人喬三槐之子。從一個農民的兒子到丐幫幫主,蕭峰經歷了什麼磨難,不需作者描述,我們便可得知。

也許是蕭峰血脈裡遼人的天性,他豪爽、仗義、一言九鼎、好酒成性,沒有一點文武雙全的翩翩模樣。這樣的形象,與丐幫正好相得益彰。丐幫是什麼?一群叫花子。除了幾個首領人物,其他弟子在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情況下,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俠義”二字。

可是,這樣也有個不好的地方,一旦丐幫中有人違背了俠義道,幫眾很容易就會產生對立情緒,不問青紅,只論黑白。所以,儘管蕭峰愛護幫眾,帶領他們在江湖中做下了偌大的基業,也會在自己遼人背景莫須有的之時,瞬間孤立無援。

如此說來,蕭峰雖然和幫中眾人天天稱兄道弟,其實他始終是一個人在戰鬥,憑藉一己之力支撐著丐幫。

事實上,丐幫幫主真的不好當。縱觀金庸武俠,除了早早遊離江湖的洪七公之外,其他丐幫幫主,沒有一個能夠善終。


蕭峰的草原:草原的雪本溫柔,奈何風將它化成利刃,削著我的離腸

阿朱

蕭峰真正對草原心馳神往,是因為阿朱。

喜歡蕭峰的女子不少,馬伕人、阿紫愛他愛得發狂。蕭峰動心的女子只有一個,便是阿朱。

馬伕人也好,阿紫也罷,她們對蕭峰的愛,是一種仰視的愛。孤獨的蕭峰,心中早已受夠了仰視,他渴望的情感,是平淡。所以,他和段譽結拜,和虛竹結拜,均是在對方視他為平等之人的情況下真正的欣喜。

阿朱是慕容復的婢女,從地位上看,和蕭峰天差地別,即便是蕭峰落難,也絕不是阿朱可以攀附的。阿朱之所以打動蕭峰,是因為她的敬不卑不亢,她的愛不走極端。於蕭峰而言,這樣的愛最舒服,最能撫慰他孤寂的內心。

阿朱和蕭峰的相遇,彼此間全是歡心。他們約定,一起離開紛擾的江湖,去草原上牧牛放羊。我想,蕭峰可能無數次的暢想著:在廣闊的草原上,他和阿朱騎著馬,一前一後,身邊奔跑著幾隻牧羊犬,潔白的羊群散落在墨綠的地毯上,星星點點,就像江南五月飄落的梨花,他們累了,就下馬攜手,阿朱哼著吳儂小調,蕭峰仰著頭,把醇美的烈酒灌入喉。這一刻,蕭峰屬於草原,阿朱,屬於蕭峰。

可惜,蕭峰是個英雄。英雄有個通病,就是不能受不白之冤,不能影響了自己的名聲。蕭峰的孤獨在他被丐幫拋棄後無限放大,大到了執拗,大到了怨念。

為了自己的執拗和怨念,蕭峰失去了阿朱。這時候,他是宋人還是遼人已經不再重要,最重要的人和情,被他親手扼殺。塞上牛羊空許約,老天爺,註定讓蕭峰一個人走。


蕭峰的草原:草原的雪本溫柔,奈何風將它化成利刃,削著我的離腸

歸宿

蕭峰終是來到了草原。不是一個人,卻是一顆心。

一顆已經死了的心。

身邊的阿紫不斷的吵鬧著,蕭峰耐心地對待,這是他欠阿朱的。雖然他知道,欠阿朱的永遠不可能償還。

草原確實很遼闊,蕭峰在這裡遇到了完顏部落,遇到了耶律洪基。他也在這些人身上明白了,草原不只是有著烈酒和壯歌,還有著和中原一樣的名利爭奪。只不過,草原的爭鬥,更痛快一些。

蕭峰留在了草原,當起了遼國的南院大王。不是他貪圖榮華,而是在他心中,阿朱就在這裡,他便也在這裡。至於南院北院,不過是他喝酒的一個場所。

蕭峰好酒,天性使然。整部小說裡,蕭峰無時不在喝酒,僅在聚賢莊心灰意冷之時醉過一回。草原配酒,本是一副英雄畫面。自阿朱走後,這畫面始終沒有出現。身在草原的蕭峰,那個原本把酒當水的蕭峰,回到了自己的國度,反而把酒當成了酒,嚥進肚裡,全都化作苦鹹。

酒是蕭峰的一個重要標誌。當生命所需變為生命所渴之時,蕭峰的註定的命運來了。

英雄做不了帝王,帝王殺得了英雄。蕭峰在面對耶律洪基南侵大宋的兵馬時,就已經下定了決心。他要走了,要離開生他的大遼,養他的大宋。酒已經不醇,阿朱已經不在,蕭峰要做最後一件事,一件只有英雄才能做到的事,他就解脫了。

雁門關外,蕭峰自戕在宋遼軍前,以悲壯的形式結束了自己。他終於可以和阿朱相會在夢中的草原。那個草原的雪本溫柔,就像你微笑的臉,奈何風把它化作利刃,一點點削著我的離腸。你走了,雪融了,我知道自己,也該去牽你的手了……


請關注風舞鷹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