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FOX“α-T”接受預定 解析北汽新能源自主高端的進階之路

4月22日,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旗下首款量產車ECF定名為“α-T”(α:阿爾法)並正式接受預定,預售價為28萬元起。

“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但就是缺少高端的、中國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去年3月5日,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日內瓦車展上說道。

如今,“α-T”這款預計於今年二季度投產、8月之前上市銷售的高端智能純電動中型SUV,將成為北汽新能源的自主高端新能源汽車的落地產品。

“裂變”從研發開始

從北汽藍谷近日公佈的2019年財報可窺一二。

2019年,北汽新能源銷量達15.06萬輛,全年實現營收235.89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30.39%,遠高於同期銷量增速;淨利潤920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54%。

還有兩組數據,2019年研發投入15.45 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為6.55%;A級以上車型銷量佔比超過80%,與上年同比提高了64個百分點,已售產品均價超過12萬元,同比增長超過50%。

“其盈利的增加離不開產品利潤的提高,而產品利潤又靠產品結構的調整,但歸根結底是研發賦予了產品的高品質。”一位資深觀察人士說道。

據熟悉北汽的業內人士總結,北汽藍谷這兩年投入大量財力人力,其研發能力轉化在新一代新能源汽車平臺、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子電器控制、智能化、試驗驗證等五方面。

截至2019年底,北京新能源研發隊伍已達1600餘人,授權專利2740項,授權發明專利611項,制定企業標準1855項,主導、參與發佈外部標準38項。

北汽藍谷一份募集資金使用報告中稱,僅2019 年度,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北汽新能源 EU系列 車型、EX系列車型、ARCFOX高端車型等項目中已累計投入募集資金超過8億元。

為保證新車開發進度、質量、成本、目標的要求,北汽新能源不僅建立了滿足新產品研發特點的整車開發管理流程,2019年7月,投資20.51億元,具備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輕量化、整車應用六大領域的試驗能力的北汽新能源試驗中心也落成啟用。

2018年3月,由北汽牽頭建設的中國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成立,這是一個對新能源汽車領域共性、前沿關鍵技術進行重點攻關的創新策源地。

“在總體嚴控人工成本的情況下,全年新增400多名員工,幾乎全部給了研發。”北汽新能源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表示。

“這兩年其研發投入使得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帶動品牌向上的效果明顯。” 業內知名汽車人士評論道。

變化也反映在了市場端。2019年上半年,EU5 成功替代EC系列成為北汽新能源的銷量支柱,也成為國內年銷量突破10萬大關的新能源車型。北汽新能源2019年也再度入榜“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品牌價值同比增長23%,徹底改變了北汽新能源多年來因低端產品結構帶來的低利潤和負面品牌口碑的影響。

IMC架構

勾勒廣闊的產品版圖

除了重資投入核心技術的研發,北汽新能源還注重整合行業優勢資源,與奔馳能源公司、華為、百度、韓國SK集團、哈曼國際等多領域的領先企業展開戰略合作,實現聯盟化發展,在產品研發、高端製造、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數據處理芯片等方面,開創全產業鏈的創新合作模式。

剛剛發佈的ARCFOX“α-T”便是多年研發投入後的集大成者,也是重金打造的IMC智能模塊標準架構的首款量產車型。這個5G技術加持的IMC架構是由ARCFOX聯合戴姆勒、麥格納、華為、博世、西門子、SK、哈曼等全球汽車巨頭共同打造,集合了各方技術精華。

作為全球領先的商業搭載5G技術的平臺,IMC架構擁有 42 個核心模塊、127 個功能模塊,具有超級拓展、超級智能、超級交互、超級進化四大優勢,打造了世界上先進的智能系統平臺。藉由該平臺的超級拓展性,ARCFOX會以更長的產品線跨度,勾勒出比TNGA架構更廣闊的產品版圖。

“有了這個架構,便掌握了涉及傳動、動力輸出、底盤的研發製造閉環。隨後的降本增效,則成就更多產品研發的空間與主動權。”上述觀察人士說,“而這也必將促進北汽新能源的全系車型的產品力提升。”

按照規劃,未來,ARCFOX將打造“高性能賽車”+“中高端智能家用車”+“無人駕駛智能終端”的高顏值、高智能、高性能全家族化產品矩陣。

北汽新能源方面表示,今年將繼續沿著“二次破局”的戰略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資源聚焦研發,狠抓降本增效,補齊各項短板,在智能製造、智慧出行等領域再上新水平。

“十餘年新能源造車技術和經驗的積累、持續巨資的投入,再加上全球優質資源的參與、清晰的戰略藍圖,將是北汽新能源向上的有利背書,在未來智能化汽車革新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通行證。”上述觀察人士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